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012年社会思品热点专题复习课件热点导入(1)这三幅图片分别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2)请你为上述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中国近代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 一 直在进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指出下列历史人物的探索主张。地主阶级思想家 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 领导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 领导戊戌变法,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辛亥革命 ,走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热点导入回顾基础考点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以上图片都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2)请结合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叙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孙中山(3)请结合有关史实对孙中山进行简要的评价。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不久他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4年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回顾基础考点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这一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事件?(2)它们之间的有何联系?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随后各地纷纷响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回顾基础考点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武昌3、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材料1:回顾基础考点观察图片、资料,分析说明: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了哪些变化?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于结束。黄龙旗:朕即国家五色旗: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平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材料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日是时矣。”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回顾基础考点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经济引发哪些变化?材料3: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诛之”。——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整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回顾基础考点辛亥革命使当时中国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4: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改变: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礼服,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在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逐渐开始流行,它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回顾基础考点材料4:观察下列组图、阅读材料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文明的鞠躬、握手礼。——摘自《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历史)》根据以上组图、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社会习俗引发哪些变化?革除旧风(剪发辫、易服)、陋习(废止缠足、废除不平等的称呼、礼仪等)回顾基础考点根据以上分析,你能完成下列表格吗?辛亥革命的影响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社会习俗方面对社会性质的影响回顾基础考点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成果)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影响)革除旧风、陋习:剪发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文明的鞠躬、握手礼。取消不平等的称呼,代之以平等的称呼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故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4、结合孙中山的名言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孙中山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孙中山题词:回顾基础考点辛亥革命留下的精神财富: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2、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和斗争精神;3、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4、勇于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民主、追求进步的精神;……回顾基础考点考点延伸分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考点延伸一 考查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次巨变、三大理论知识链接1、三位伟人三位伟人 最大的历史功绩考点延伸分析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醒过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考点延伸一 考查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次巨变、三大理论知识链接2、三次历史巨变三次历史巨变 事件第一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第三次历史巨变考点延伸分析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考点延伸一 考查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知识链接毛泽东思想三大理论 作用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考点延伸分析3、三大理论考点延伸分析考点延伸二 考查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史知识链接1、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代表性事件 共同的积极影响(一)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考点延伸分析考点延伸二 考查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史知识链接2、近代化起步的四大运动比较事件 领导阶级 目的 性质 口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考点延伸分析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大解放运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考点延伸二 考查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史知识链接3、四大运动在近代化起步中的地位事件 地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考点延伸分析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当时的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考点延伸二 考查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史知识链接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启示比较事件 失败原因 启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考点延伸分析仅仅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仅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从根本上动摇清朝腐朽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顽固派实力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考点延伸三 考查思想解放运动知识链接2、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考点延伸分析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②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①严复的《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②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③孙中山等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④张謇提出“实业救国”⑤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①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③邓小平南巡讲话考点延伸三 考查思想解放运动知识链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3、世界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考点延伸分析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的法国是中心,宣扬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受它影响的运动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1848年诞生,受它影响的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成果考点延伸四 考查资产阶级革命知识链接考点延伸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点延伸五 考查辛亥革命首发地武汉的历史知识链接5、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考点延伸分析1、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在武汉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2、1911年辛亥革命首义地点;3、1926年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攻克汀泗桥、贺胜桥之后,攻占武昌;4、1927年,广东革命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考点延伸六 考查有关国共合作的内容及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链接1、国共两次合作考点延伸分析时 间 成 果 破裂及结果第一次合作第二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1927—1937年双方对抗,进行长达10年的内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两党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协定,进攻解放区,双方内战至1949年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启示1924—1927年1937—1945年考点延伸六 考查有关国共合作的内容及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链接2、海峡两岸的交往(1)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一国两制”。(2)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4)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考点延伸分析考点延伸六 考查有关国共合作的内容及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链接2、海峡两岸的交往(5)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标志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6)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它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考点延伸分析3、目前,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目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哪些?(1)党的正确方针;(2)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3)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等。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4、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从此民国取代帝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对上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5、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②旗帜鲜明地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斗争 ③要求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④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中考演练D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中国)“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答: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意识。元明清都是大一统朝代。中考演练材料二 “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唆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材料三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革命纲领。大会分析了中国国情后,重申……;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摘自八年级上册第10课(2)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答: ①要实现国家统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考演练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考演练(3)当前,我国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有何意义?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意义: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③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使中国走上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