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劳动光荣、树立尊重劳动的观念;认识了解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势,分析劳动和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能列举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确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我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制度。2、能力目标 能够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深入地认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 能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准确描述就业市场中的买方市场现象、阐释这一现象的成因、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论证和探讨劳动者如何应对、;在观点的交锋中提高比较鉴别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面肯定每个人选择中的积极因素,认可不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处理好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性面对不同的选择。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劳动平等三、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策略:情景导引(以案例、表格、图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探究(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交流)——知识建构(得出结论)。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四、课前准备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目前国家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学生的职业理想问卷调查。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课前在咱们们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如何呢?认可度最高的有哪些呢?(从调研结果入手,学生反思自己的选择)(投影:调研结果)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投资公司经理、软件设计师、企业营销主管、公务员。对清洁工和推销员的认可度很低,此外创意小店店主和还有支教老师认可度较高。老师:在我们对些不同职业进行选择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劳动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略老师总结:刚才的观点涉及到我们对劳动的理解,劳动是什么?认可度高的职业创造性强、技术含量高、个性鲜明,认可度低的职业普通、简单重复、技能要求低。但都是人类的劳动。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板书)1、劳动劳动的含义。老师:你为什么这样排序呢?学生发言(略)老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在讨论中生成知识)(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收入高赚钱多、地位高、有意义、适合自己、很有个性、个人爱好等等)老师:这些不同形式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发言(略)——获得劳动报酬 满足生存需要。老师总结:在一个公平的分配机制下,更丰厚的报酬应该给予劳动能力强的贡献更大的人。对财富的认可寄托了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说明我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钱对我们确实很重要,可以满足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社会对我们付出劳动的重要认可。但,这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全部。我们还要对社会作贡献、有意义有价值、适合自己等等。劳动,不仅是为了物质需求的满足,更是在追求价值的实现,追求精神的满足 。当我们都这样做时,客观上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便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全部。能不能找到工作?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能否在工作中施展才能?这些问题牵动着中国每个家庭最敏感的神经。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手段。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板书)(2)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老师:在知识经济时代,个性鲜明、创造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的劳动往往更受公众的关注。那些普通、简单重复、技能要求低的劳动,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在大家的选择中,在排序中,清洁工人的认可度很低。我们怎么看呢?(转到刚才的调研结果)老师:咱们的调查问卷中还布置了一个任务,一个感动我的劳动者。那么,这些感动我们在座各位同学的劳动者都是哪些人呢?(多媒体展示)煤矿工人,老师,校园清洁工……老师: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有什么不同?学生:劳动形式不同,劳动分工不同。老师:但他们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劳动光荣。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关注收入高地位高的劳动。但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种劳动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的劳动更是这个社会最基本和最不可缺的。同时,正是这种不同形式劳动才为不同特点的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我们每个不一样的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社会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很多的职业,你可以不选择,劳动形式不同,但劳动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劳动者是平等的。因此,当我们再次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校园时,对于为这个校园而努力工作的每一个劳动者应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尊重。(板书)(3)对待劳动的态度:劳动光荣 尊重劳动 ◆过渡老师:对劳动的尊重,就个人而言,意味着寻找最适合你的方式,获得社会的承认。新的时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多元的就业机会——我们怎样通过劳动去获得尊重?现场调查 (教材42页的图) 你对这四个人的观点怎么看呢 学生回答:略大家的选择如何,暂时不作点评,先来看看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材料二、播放视频 我国未来五年的就业趋势材料三:民工荒 技工荒(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板书)2、就业(1)我国的就业现状①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老师:如何解决我的就业问题?是依靠国家还是靠劳动者自己?学生:略(板书)(2)就业的对策国家角度多媒体显示:自主选择职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自主探究:55页,此处只需这个结论,留给学生课外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这样的就业政策,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让市场调节,而国家在遵循市场调节的前提下,也有促进就业的责任。国家有哪些促进就业的政策呢?(师生共同归纳板书)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结构。合作探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严峻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作为劳动者怎么办呢?(小组讨论要求: ①确定小组的选择依据 ②全体成员出谋划策 ③一人做好记录整理 ④小组发言人发言,老师可以进入学生中了解研讨情况)学生发言:略,(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劳动者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竞争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还坚持“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吗?(老师总结)启示:职业理想必须从社会需求和个人实际出发。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就业的主流。(回到课前调研):发生在我身边的侵权行为( 将学生所了解的侵权行为,进行整理,找出典型事例,并结合分析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多媒体展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老师: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力又处于买方市场的不利情况下,谁来规范企业行为?学生:国家还要加强管理(追问,用什么方式管理呢)——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 。我国有哪些法律呢?(多媒体展示)(板书)3、维权:(1)、权利的内容(2)、如何去维权——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老师:作为劳动者,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权呢?(多媒体展示:暴力维权?跳楼讨薪?还是求助总理?)学生:(可能的回答)起诉?告他?老师:以什么去告? 维权的途径呢?(师生共同完成):同学们的解决方式比图片中行为要理智得多了,我们是法制社会,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知道用合法的手段和合法的去维权,哪些途径能维权呢?课堂总结:劳动: 劳动的含义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对待劳动的态度就业 就业的形势就业的对策(国家和个人角度)维权 权利的内容如何去维权——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劳动者,而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党和政府积极促进外,劳动者也应转变择业观才能找到工作,就业中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成为合格的新时代劳动者。最后,在这里,我祝愿我们全班同学,在将来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好好干,做出成绩,为祖国添光彩!课堂练习:略课后探究:走进生活 体验践行附:问卷调查内容请你给下列随机选择的职业从高到低排序创意小店店主、软件设计师、山区支教的教师、电影导演、清洁工人、投资公司经理、保险推销员、公务员、企业营销主管、汽车维修技工2、你喜欢的职业3、请用一段文字(100字以内)描述打动你的一件事(下列任选其一)一次你劳动的经历、一个感动你的劳动者、发生在你身边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