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春夏秋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2)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四季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四季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教学重点】在比较四季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学难点】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四季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展示学生带来的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其他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拍摄的。2.学生汇报,说出自己的线索。3.师引出课题: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这节课一起了解神秘的春夏秋冬。(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考察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迅速引入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本节课总体的活动指向。)二、活动过程1.一年中,大自然有哪些变化?(1)学生初步观察在校园中拍摄的四季的图片,组内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2)学生代表描述每一幅图片和其他图片的差别。(3)教师对季节的顺序、循环进行小结。教师介绍四幅图:在第一幅图中,我们看到了柳树发芽,第二幅图,呈现出荷花绽放的美景,还有一只小青蛙在旁边;第三幅图,我们看到了龙眼树硕果累累的景象;第四幅图展现了冰雪大地。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3.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产生疑问并说出来,就是提出问题。比如:季节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1)学生初步观察图片,在组内交流。(2)学生交流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什么。教师提出观察要求。(3)学生小组内相互观察各种带来的图片,回忆当时是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拍摄的照片,然后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景物特点、人们的衣着和活动等。(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四季中进行的活动。教师: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学生:放风筝,踏青,植树,农民伯伯会耕地播种。教师: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学生:穿短袖,去游泳,吃冰棒。教师:秋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学生:穿长袖,农民伯伯收获果实。教师:冬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学生:穿上厚衣服,吃火锅,打雪仗。(设计意图: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类活动出发,进行初步的对比。)4.在不同的季节,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变化?(1)观察冬天与夏天的小猫。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小猫掉毛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季节性换毛。当春夏到来时,猫咪们要脱去绒毛,换上蓬松的粗毛,帮助猫咪散热及阻挡热气。当秋冬来临时,猫咪们要换上厚厚的绒毛,以帮助它们保暖。当到了猫咪换毛的季节,主人们一定要勤于为猫咪梳理它的毛发。小猫就是这样通过换毛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很多动物有这样的习性。找出猫在不同季节的相同与不同,就是在比较。(2)观察枫树的叶子在春、秋两季时的不同之处。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枫树的叶子在春天是绿色的,在秋天则变成火红色,落在地上时变成深红。除此之外,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大多与季节密切相关。(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的填写。(4)开展“我说你猜”活动,教师出示校园内玉兰树在不同季节时的照片,学生猜测是什么季节拍摄的,并说出线索。(5)教师小结:这种方法也是对比。(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对四季中的动植物进行研究,强化学生对四季影响动植物的知识和比较技能。)三、拓展活动展示4幅相同的桃树树干、树枝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补充四季中这棵树的其他元素。(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板书设计】春夏秋冬1.春夏秋冬的特点2.不同季节,动植物的变化小猫换毛枫叶变红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