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1.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1.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8.1.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选择题
1.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①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
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
③不抵抗政策—南京沦陷????????
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3.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侵略了中国的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
4.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5.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936年,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强加给中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8.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一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欠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一一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9.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
10.2014年4月,大型圆明园主题展——“寻找失落的圆明园”在杭州西溪举行,展览透过高科技重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昔日辉煌,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

A.?英法联军???????????????????????????B.?英美联军???????????????????????????C.?法俄联军???????????????????????????D.?英俄联军
二、简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变法运动—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之后,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维新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
——《维新变法与近代中国》内容简介
(1)材料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哪一派别的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2)“……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你知道表达“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政治要求的上书是什么吗?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讲述维新变法经过时,主讲人讲了这样几句“……维新派都是文人,和军队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在朝廷里面的职位很低。维新派唯一依靠的只有一人,就是光绪皇帝。”从此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李丽同学,详细了解了维新变法之后,写了一篇论文,论述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请您为她至少提供一个论据。
12.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入侵面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抗争。
?
(1)①指的是哪次农民起义?并根据提示说一说这次起义的性质。
(2)②指的是哪次侵略战争?提示二中提到了这次战争中的哪些侵略史实?(不能照抄材料)这次战争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你的理解,给上图取个恰当的标题。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因为“扶清”这个口号壮大了义和团的队伍,同时也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这个口号彰显了民族矛盾,但是由于盲目的排外,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也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2.
D
解析:①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因果联系不正确,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是1900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②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因果联系正确;③不抵抗政策﹣南京沦陷,因果联系不正确,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因果联系正确,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项②④存在因果联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因果联系。
3.
A
解析:此题考查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识。鸦片战争发动的国家为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英法德美日等国。故这三次战争都侵略中国是英国,故答案为A。
【点评】知道近代侵略中国的国家。
4.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使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入了资本输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落为了洋人的朝廷;这三个条约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但是《辛丑条约》并没有割地内容,因此第四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识记。
5.
C
解析:A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错误,《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项1936年,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错误,南京大屠杀时间的1937年12月,不符合题意;
C项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正确,符合题意;
D项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错误,占领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与南京相关的历史大事。
6.
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01年”“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识记能力。
7.
D
解析:A项《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不符合题意;
C项《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D项《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
8.
A
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A项第一次鸦片战争一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因果关系错误,符合题意;
BCD三项因果关系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的重大事件。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9.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的运动,C项符合题意;
禁烟运动的时间是1839年,A项不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B项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虽然发生在1898年,但是不是反抗外来侵略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理解义和团运动。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10.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本题材料选用发生在杭州西溪的大型圆明园主题展,贴近生活,有亲切感。对于火烧圆明园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属识记层次。火烧圆明园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个重大史实,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国为英法联军,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二、简答题
11.
(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2)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维新变法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阻挠,顽固派势力强大。
(4)略
解析:(1)依据材料中“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2)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3)根据“……维新派都是文人,和军队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在朝廷里面的职位很低。维新派唯一依靠的只有一人,就是光绪皇帝。”,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了人民群众,在加上顽固派实力强大,维新变法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阻挠,最终导致变法失败。(4)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的阻挠,最终失败了,但维新派的民主思想影响了中国很多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后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是通过维新变法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故答案为:(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2)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维新变法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阻挠,顽固派势力强大。(4)略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维新变法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理解识记维新变法的史实,最终确定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对公车上书知识的识记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准确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理解公车上书的影响,最终确定答案。(3)本题主要考查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准确理解失败的原因,最终确定答案。(4)本题主要考查实际应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最终确定答案。
12.
(1)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明园、沙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意思相近也可,突出侵略与抗争);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珍惜今日时光。
解析:(1)由“1851年到1864年,农民太平军”可知,①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由“反清抗洋兵”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2)由“1856年到1860年”可知,②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得到的历史史实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中国内地,中国的领土与主权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意思相近也可,突出侵略与抗争。如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启示如: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珍惜今日时光。
故答案为:(1)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明园、沙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意思相近也可,突出侵略与抗争);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珍惜今日时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