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1.2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2.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谱反映了(??)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3.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湘军的进攻???????????????????????B.?洋枪队的助剿???????????????????????C.?北伐的失利???????????????????????D.?天京事变4.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A.?《虎门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瑷珲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丧失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6.反映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的文献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天演论》?????????????????D.?《海国图志》7.2013年6月25日晨,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运抵北京。这两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曾经雄伟壮丽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处历经风雨依然伫立的残垣断壁,像在控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劫掠者的暴行。当年的劫掠者是(??)???????A.?英法联军???????????????????????????B.?德法联军???????????????????????????C.?英日联军???????????????????????????D.?美法联军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大的不同点是(???)A.?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B.?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C.?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同???????????????????????????????????????????D.?失败的直接原因不同10.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二、简答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颁布于哪一年?(3)材料二文件颁布于哪次运动中?文件中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出运动失败的原因吗?(4)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12.读图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1)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3)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乔”为什么笑了????(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5)观察四幅图片,联系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想????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本题可能直接选择A项,因为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于浙江慈溪一带,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肯定是发生在台湾,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于京津地区,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北京,然后波及到全国。故答案选A。【点评】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2.B解析: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洋布涌入中国市场,取代土布,土布难以售卖,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不符合题意;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回答。解答时,可以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如果这样难度大,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3.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了一次公开的分裂,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天京事变”,天京变乱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是天京事变。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故B符合题意;《虎门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故A不符合题意;《黄埔条约》是中法签订,与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天津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要对比识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5.D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太平天国的相关知识。题目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说明太平天国受到外来反动势力的镇压;它们与清政府共同镇压体现了中外反动势力共同勾结。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与题目所述不符,故不选。【点评】知道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6.A解析: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反映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的文献是《资政新篇》。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天平天国”、“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符合题意。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火烧圆明园等史实。本题结合时事,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中的重大史实的掌握,阅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鼠首和兔首原属于圆明园,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故正确答案是B。【点评】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火烧圆明园等史实。8.A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所以正确答案是A。??【点评】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9.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A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B项说法不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C项说法不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本身具有局限性失败的,D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要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来分析。10.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最主要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二、简答题1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南京条约》,1842年。(3)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陈化成吴淞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抗日。解析:(1)本题考查1840年以来三次列强的侵华战争,要求具备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是指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2)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要求具备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3)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及《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具备理解与识记能力。结合材料二中“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观是因为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上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要求具备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陈化成吴淞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抗日等都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南京条约》,1842年。(3)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陈化成吴淞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抗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相关知识。要求准确识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12.(1)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2)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3)因为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4)“一国两制”方针。(5)旧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导致外交失败(弱国无外交);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威望提高,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图片,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南京条约》的签订发生在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问,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图片,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二签署《凡尔赛和约》时,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因为在和约里有“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的内容。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指的是,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四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顺利进行,是因为,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题主要讲的是,新旧中国的外交,新旧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从不独立不自主,到和平、独立、自主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旧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导致外交失败(弱国无外交);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威望提高,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