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1.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1.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8.1.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选择题
1.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下年代尺,从中我们可知(?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③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战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B.?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住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中国近代历史有(
???)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④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C.?工业革命的爆发???????????????D.?科学革命的开展
5.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7.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被任命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是(???
)
A.?李鸿章?????????????????????????????????B.?左宗棠????????????????????????????????C.?曾纪泽??????????????????????????????????D.?琦善
8.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据此回答小题:
(1)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些开明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李鸿章、奕?等
B.康有为、梁启超等
C.邓世昌、左宗棠等
D.康有为、曾国藩等
(3)与第一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条约相比,第三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设立工厂
C.协定关税
D.开埠通商
(4)第三次战争后,当时中国民间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也增多。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列强减少对中国资本输出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9.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二、简答题
1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三、问答题
12.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B
解析:1931年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所以中国抗战从东北战场开始,①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结合题干信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可知,该战役是平型关大捷;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结合题干信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可知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构成了抗日战争的主流,②正确;从年代尺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历经十四年,③正确;在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④正确。
?B项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
A
解析:此题考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背景。甲午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甲午战争的惨败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从此中国被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随后列强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答案是A。
【点评】知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背景。
3.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的识记。
4.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的“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反映出西班牙人对黄金的狂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寻找黄金。排除BCD,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近代化的西欧探寻世界,进行航线开辟,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难度低。
5.B
解析:根据题干中年代尺的知识点来分析,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一二九运动是北平学生掀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所以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史实。
6.
B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错误。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故选B项。
【点评】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不”字。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可以简单记为:魏晋以前——南轻北重;唐朝中后期——南北平衡;南宋时期——南重北轻;本题还可以改为: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7.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甲午中日战争考点的掌握。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求和。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谈判代表。
8.
(1)A
(2)A
(3)B
(4)A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爆发鸦片战争。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清政府一些开明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即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故选择A。
(3)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是指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设立工厂是《马关条约》出现的新内容,这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新要求,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故选择B。
(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马关条约》的识记,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了解。
9.
C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割占了台湾岛,引起了台湾人民反割台运动,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都没有涉及台湾,所以A、B、D都不选。
【点评】《马关条约》是继《北京条约》以来侵略者强加给中国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
10.
B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有“《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小兵张嘎》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由此分析可知及部作品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B项抗日战争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取材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二、简答题
11.
(1)材料和教材内容双结合得知:材料一来自《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来自《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的,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来自《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疆社会。
(2)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需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辟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而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和极其广阔的市场自然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和“猎物”。所以,英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不是偶然的,它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故英国反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由此逐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赔款4.5亿两白银,增加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严禁华人参与反帝运动,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拆毁大沽炮台、控制铁路沿线,也是为了防止反帝运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1)材料和教材内容双结合得知:材料一来自《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来自《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的,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来自《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疆社会。
(2)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需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辟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而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和极其广阔的市场自然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和“猎物”。所以,英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不是偶然的,它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故英国反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由此逐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赔款4.5亿两白银,增加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严禁华人参与反帝运动,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拆毁大沽炮台、控制铁路沿线,也是为了防止反帝运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三个条约的内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
?
三、问答题
12.
(1)张謇的大生纱厂、(2)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3)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4)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本题要求列举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家及其创办的企业。例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点评】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