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知识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学案+知识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知识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学案+知识训练)

资源简介

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学案
知识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课程标准: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
主要朝代
)
(
朝代更替时序
)
(
知识点
15
)

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
原始社会:BC2070年夏朝建立之前
奴隶社会:BC2070---BC476(夏朝到春秋晚期)
封建社会:BC475--1840年(战国初年到鸦片战争前)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夏金并立
明清
(
(大一统)
)
(
(多元文化
民族融合)
)
(
(开放
革新、繁荣)
)
(
(封建社会
由盛转衰)
)
(
(封建社会
的形成)
)
(
(政权分立
民族融合)
)
朝代歌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中主要朝代
1.BC221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分裂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并立
3.盛世:(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4.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
);清朝(

5.我国古代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同一时间、开过皇帝
朝代
统一时间
开国皇帝
影响
秦朝
公元前221年
(
)
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
西晋
280年
司马炎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隋朝
589年
杨坚
结束了东晋南北朝以来南北分裂的局面
元朝
1279年
忽必烈
结束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和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6.隋朝和秦朝类似,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短暂而又重要的王朝,两朝相似之处:
都开创了重要的制度:秦朝首先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隋朝首先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都修建了重大工程: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统一,但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东汉三国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唐朝后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向南转移。
(3)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苏湖熟天下足”)
8.中国古代社会的清明治世:
盛世名称
朝代
皇帝
繁荣的共同原因
启示
文景之治
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善于改革。重视人才;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君民关系的改善,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注重吏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
重视农业、重视民主,减轻人民负担;注重法纪,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富民强。
光武中兴
东汉
汉光武帝
开皇之治
隋朝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朝
(
)
贞观遗风
唐朝
武则天
(
)
唐朝
唐玄宗
康乾盛世
清朝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9.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1)政治:多个民族政权并立。
(2)文化:农牧文化交融。
(3)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0.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疆域版图扩大。
11.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朝代
政治制度
朝代
政治制度
西周
(
)
战国
县制(

秦朝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皇帝制、郡县制
汉朝
推恩令、刺史制度
隋朝
三省六部制
元朝
行省制度
明朝
内阁制、厂卫制
清朝
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
知识梳理答案:
二、
1.秦
3.西汉
东汉
唐太宗
唐玄宗
清朝
4.蒙古族
满族
5.嬴政
只是短暂的统一
8.唐太宗
开元盛世
11.分封制
秦国
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是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一项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请问这项措施是指(????
)
A.?车同轨?
???????????????????????????????B.?书同文?????????????????????????????????C.?度同制???????????????????????????????D.?衡同准
【答案】
B
【解析】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使文字进一步整体简易;有利于文化的统一和传承。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书同文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
【答案】
A
【解析】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郾城大捷发生在114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
A项甲—乙—丁—丙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排序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请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态势。???
?
(1)上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请问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名称是________,成画时间是________。
(2)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________改革。
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________。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________。
④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________制度。
⑤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________国家。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
【答案】
(1)《清明上河图》;北宋
(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
(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
【解析】(1)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2)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改革。①据所学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通过管仲改革,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铲除贵族特权,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宣布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3)本题考查唐朝政府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重农政策包括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依据题干信息“稻米流脂粟米白”,可以获取到唐代主要盛产的粮食是稻米、粟米;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创新工具有筒车、曲辕犁,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与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北宋。
(2)管仲;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洛阳;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国家。
(3)重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
1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学案
知识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选择题
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别是(????
)
???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
③儒家思想?????
④道家思想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
B.?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
C.?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
D.?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
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阅读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小题。
(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
A.图1建筑风格是向图2学习的
B.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
C.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D.两者完全相同
(2)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图中所示的是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一项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请问这项措施是指(????
)
A.?车同轨?
?????????????????B.?书同文?????????????????????????????????C.?度同制???????????????????????????????D.?衡同准
5.(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
?????????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
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
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2021七下·柯桥月考)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
8.(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这场革命”和“新学说”指(?
)
A.?法国大革命----人民主权
B.?美国独立战争----三权分立
C.?“光荣革命”----人民主权
D.?德意志王朝战争----三权分立
9.(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10.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有“无缴不成镇”的说法。这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B.?商品经济发展?????????C.?手工业技术进步????????????????D.?自然经济的瓦解
11.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秦汉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2.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都对1368—1840年的历史特点进行了概括,正确的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高度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故宫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它见证了明清两朝政治风云的变幻。图1中a、b两线所示距离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保密等级的提升???????????B.?行政效率的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大臣权力的增大
14.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
)???????????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忽必烈
15.如图是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君权加强????????????????B.?政权分立???????????????????????????C.?地方割据???????????????????????????D.?思想禁锢
非选择题
16.(2017·台州)“和合”思想的内涵是“尚和合、求大同、和而不同、和谐相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通商易货和文明交流之路
①香料、药物、象牙、玛瑙:
________
②佛经、良马、核桃、葡萄:
________
上述物品主要通过我国古代哪条交流之路传入中国?
(2)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
两位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并列举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各一项。
(3)材料三:
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和合圣地。
寒山、拾得笑呵呵,
我劝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寒山、拾得(台州和合文化代表人物)
推动和合文化标志地、传播地建设,将其融入城市发展和地方产业品牌,建设一批主题公共设施。把和合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文化传承、对外交流等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
——摘自《2017年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寒山、拾得表现出怎样的生活态度?依据材料三,谈谈我市推广和合文化的意义。
17.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
开始实行的朝代
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


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明史》
改土归流

材料二:实物资料
(1)阅读材料一,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目前我国政府在西藏实行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3)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①人物:?
▲?
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认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
②人物:?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
③人物:?
▲?
【探究历史事件】
(1)阅读历史信息,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从①人物到②人物观点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简要评价③人物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
(3)导致出现图中现象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知识训练答案
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C
B
B
C
D
B
B
B
题目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A
非选择题
16.(1)郑和航海路(郑和下西洋);古丝绸之路
(2)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乾隆时期利用宴饮等手段联络少数民族首领(或设立伊犁将军;确立金瓶掣签制;继续修建避暑山庄及周围的喇嘛庙等)。
(3)友善(与人为善)、宽容或乐观。
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设施;提升台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①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等。②建立行省制度。
册封达赖;设立驻藏大臣;实施“金瓶掣签”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
(2)册封达赖;设立驻藏大臣;实施“金瓶掣签”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
18.(1)韩非子?
卢梭?
秦始皇(或:嬴政)
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
(2)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焚书坑儒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
(3)开辟新航路。
扩大了海外市场,加强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