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表课题:《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科目:物理学生年级:九年级课时: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沪科版第十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介绍的是关于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本节涉及主要知识有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以及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前面磁的基本知识学生小学或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所以磁场和磁感线作为教学的重点,贯穿着全章的核心内容。按照《课程标准》本节不仅要求学生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还要求学生能够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为下一节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作图分析、类比研究磁场,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图片、做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策略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沪科版第十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介绍的是关于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本节涉及主要知识有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以及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前面磁的基本知识学生小学或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所以磁场和磁感线作为教学的重点,贯穿着全章的核心内容。按照《课程标准》本节不仅要求学生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还要求学生能够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为下一节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的现象并不陌生,所以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潜知识提升到物理的知识层面上。但是对于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却是全新的、较为抽象的知识。若学生程度相对较高,应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磁场以及磁场的描述上。三、设计理念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磁的基本知识和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意识。2、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通过提问、质疑、动手做实验等教学手段,重构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提高学习能力。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描述磁场。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置疑,引入新课:这是一个相框,它为什么能够悬浮在空中呢?关于磁,在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磁?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是什么,从永磁体谈起。(二)新课过程:一、磁的基本知识在小学时,大家也了解了一些磁的知识,但是这些都是对磁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深入的研究磁的几个问题: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2、磁铁各个部分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有何不同?3、怎样做使铁钉也能也吸引回形针?打开塑料袋,大家动手实验。师生总结知识: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天然,人造条形,蹄型)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演示实验,磁体的指向性:磁南极、磁北极演示实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小铁钉原本没有磁性,靠近或接触磁铁后,内部结构重新排列,所以就具有有了磁性。二、磁场.在讲台的两边,分别放置了甲乙两个盒子,甲乙周围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有些物质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研究它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小磁针静止时指南指北,将它放在乙的周围空间,依然指南指北,将它放在甲的周围空间,怎么不指南北了呢?小磁针偏转要受到力的作用,这说明甲物体周围空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小磁针施加了力的作用。这种物质存在于什么周围?(揭开盒子)磁体1.磁场: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研究:磁场这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怎么去研究它呢?生活中也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比如气流,气流吹动旗帜飘动,根据旗帜的飘向,可以明确气流的方向,那么磁场对谁有力的作用?磁针,我们就利用磁针来研究磁场实物展板:出示一条形磁铁,在它周围磁场内放入一小磁针,转动后指向依然,更换后指向依然,换其他位置呢?指向不同。小磁针在相同位置有明确的指向,在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磁场具有方向性。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我们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磁场方向:某点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确定某几点的磁场方向,并连线)这样我们大致知道了这条线上的磁场方向是这样的。如果要知道其他点的磁场方向,如何确定呢?学生作答但是磁场中的点一共有多少个?无数个。那需要多少个小磁针?但是这么多磁针放不下,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呢?提示一下:那就需要小磁针特别的小,小到什么程度,出示(铁屑),铁屑不像磁针,它没有磁性,如何使它获得磁性?磁化示范:条形磁铁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将小瓶中铁屑少量均匀洒在磁铁周围,并轻敲几下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纸上用线条形象的表示出来。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规定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条形磁铁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将小瓶中铁屑少量均匀洒在磁铁周围,并轻敲几下桌面,观察铁屑分布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纸上用线条形象的表示出来。学生分组实验(一组做条形,一组做U型)甲(内有条形磁体)乙(内有一记号笔)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些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性质和特征,叫做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学生打开塑料袋,动手实验。师生总结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磁感线:1.磁场真实存在,而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虽然从图片中看磁感线是平面图,但磁场是在立体空间内存在的。2.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3.磁场方向: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越密表示该点的磁场最强。图片展示:两同名磁极磁感线分布,两异名磁极磁感线分布。激趣置疑,引入新课动手实验,亲身感受,加强理解与记忆放手给学生展示内容加深理解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磁是什么一、磁的基本知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二、磁场1.真实存在的特殊物质。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规定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三、磁感线1.假象的曲线2.外部:N出S入3.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七、教学反思1.学生能参与课堂教学,大部分自己动手做实验;2.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能理解,例如:什么是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3.学生一些抽象的概念难理解,例如: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