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 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今天的工厂里机器轰鸣,种类繁多。可有谁知道,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鼻祖却是一台小小的纺纱机,这台纺纱机的名字叫( ) A. 飞梭 B. 骡机 C. 水力织布机 D. 珍妮机 2.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3.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率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 B.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 C.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 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的国家 4. 1765 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 “他”指的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史蒂芬孙 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材料中,瓦特“转动了世界”是指他( ) 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了相对论 C.改良了蒸汽机 D.发明了内燃机 6. 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7. 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爱迪生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孙 8. 凡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由此可见改进蒸汽机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 B.促进大城市的出现 C.提高工业人口的比重 D.促进农业的发展 9. 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10. 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查理打电话去问候好朋友 11. 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富尔顿 B.瓦特 C.凯伊 D.斯蒂芬森 12.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13.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和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的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电灯的发明 D.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14. 随着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5.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对这场“变革”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场变革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③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彻底性 ④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为英国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 材料三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则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40%,1867年则超过50%。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动力机”是指什么?这种“新动力机”的广泛运用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二反映英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存在的社会现象。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1670年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三 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当时英国发生怎样的变化? (4)材料三中促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进入了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以上现象,就本质上而言,是什么样的变化使人类进入崭新时代?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来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源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一大好变化的源头。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分析材料一所示示意图,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最重要历史信息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上述探究,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BC 6-10ACDCA 11-15DDBCD 二、非选择题 16. (1) “新动力机”:蒸汽机。时代:蒸汽时代。 (2)趋势:城市化发展。 (3)社会现象:贫富分化加剧。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但英国政府忽视了公平分配。社会影响: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影响社会稳定。 17. (1)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等工业品产量增长很快。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2)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 (3)1670年以来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迅速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 (4)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手工劳动变为机器生产为主。 18. (1)最重要原因: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直接原因: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业一系列发明。 (2)因果关系。 (3)材料二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积极影响:如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促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随之建立;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密切等(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负面影响: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悬殊,工人相对贫困,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 (4)结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