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位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2.宣告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的事件是(????)A.?华约组织解散???????????????????B.?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3.苏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主要针对(????)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苏共党内派系斗争C.?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D.?经济停滞的状况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原因是(???)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5.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水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B.?罗斯福新政??????????????????C.?邓小平改革??????????????????D.?列宁新经济政策6.“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7.匈牙利在全国的推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A.?1936年???????????????????????????????B.?1935年???????????????????????????????C.?1953年???????????????????????????????D.?1968年8.苏联解体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苏联模式的失败?????????????????????????????????????????????????D.?列宁主义的失败9.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是一年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这些现象反映的是()???????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欧洲结盟???????????????????????????D.?中东战乱10.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这种看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东欧巨变,苏联解体???????????B.?欧盟成立???????????C.?科索沃战争爆发???????????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材料二:“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百度百科(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2)材料二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3)从俄美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2.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基辛格1993年的说话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新的世界格局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1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节选自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讲话材料二:材料三:2014年,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摘自《环球时报》材料四:近20来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中国所受到的国际压力有增无减。近年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也来势汹汹,且逐强渐猛,这是帝国主义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冷战”。???(1)据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主要因为照搬他国模式而给本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的是指什么事件?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带来了哪些启示????(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正在走的什么道路????(3)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材料三中中国现实国际力量格局的位次焕然一新主要取决于什么?中国这个位次的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4)据材料四,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以及新“冷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如何应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改革与解体的有关知识。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将国家权力和核密码箱移交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结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点评】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2.D解析:本题考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的有关知识。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点评】理解冷战的背景、历程。3.A解析:本题考查五六十年代苏联的改革。根据九下教材《苏联的改革与发展》一课描叙,苏联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主要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选A。?????【点评】掌握五六十年代苏联的改革4.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随后,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苏联解体。A项苏联解体是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和“红旗悄然落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熟记苏联解体的有关内容。5.A解析:据“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判断,他评论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是题干评说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评说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苏东艰难探索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由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也就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重点发展重工业,在农村推行集体化,过度剥削农民,导致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匈牙利在全国的推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在1968年。【点评】掌握匈牙利改革的时间。???8.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苏联解体相关知识。苏联的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级格局的冷战落下帷幕。现在世界上仍然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代表国际工人运动失败,也不代表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的模式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状况,最终解体。故正确答案应该选C。【点评】理解苏联解体相关知识。9.B解析:本题考查的东欧剧变的表现。1989年下半年,东欧国家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权利,在短短是一年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国家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历史上称为东欧剧变。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东欧剧变的表现。???10.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称霸世界。材料所指的就是这一事件。故答案为:A。【点评】解答此题,要首先抓住题干中时间点“20世纪最后10年”,然后依据题干信息分析理解。解答时,一定要扣住关键语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二、材料分析题11.(1)新经济政策(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3)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俄国的新经济政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等知识。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战后的新经济政策有关;材料二中的时间是“1929年”,“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罗斯福新政。从峨眉两国的经济改革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点评】掌握俄国的新经济政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等知识。12.(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3)大国综合国力。解析:(1)本题考查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界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本题考查新的世界格局确立的因素。当前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还在强化,多极化格局的建立最终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对比。故答案为:(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3)大国综合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两极格局、当今政治格局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13.(1)东欧剧变。启示:结合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2)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大为提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解析:(1)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后导致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建设要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2)从图片上可知我国从1978年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和我国经济总量都增长了,可以得出结论是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发展,这得益于我国正在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从材料中可知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提高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的史实。(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图片分析的能力。(3)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分析的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