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 下册 教材同步复习 第六章 认识区域 第四节 青藏地区 我国的海洋国土 知识要点·归纳 1.世界屋脊 (1)位置与范围 考点1 区域特征 四川 (2)地形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__________”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3)气候: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气候,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资源丰富,拉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4)河流与湖泊: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其中,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世界屋脊 高山高原 日光城 “高”“寒” 青海湖 2.高寒农牧业 青海 西藏 牦牛 青稞 1.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青藏地区________,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 (2)生态环境问题: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显,生物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如过度采挖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盗猎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考点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海拔高 多样性 (3)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桥代路,草皮移植等。 (4)三江源地区 长 澜沧 2.资源开发 (1)丰富的自然资源 ①矿产资源: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钾盐及锂、镍、金等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②清洁能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多姿多彩的旅游业: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和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观光、探险。__________的全线通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著名景点如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等。 煤 铁 水能 太阳能 地热能 青藏铁路 1.辽阔的海域 (1)世界海洋大国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它们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 ①渤海: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岛和__________环抱,面积最小。 ②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海水呈黄色而得名。 ③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 考点3 我国的海洋国土 辽东半岛 ④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⑤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和灾害性海浪频繁。 (2)漫长的海岸 ①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北起______省的鸭绿江口,南到________________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②大陆海岸类型:主要有平原海岸和山地海岸两大类,大致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两类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则基本上是山地海岸。 辽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 (3)众多的岛屿 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屿。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屿。崇明岛:我国第三大岛,也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岛。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的群岛,附近的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渔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属于我国东海海域。 冲积 舟山渔场 种类 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海底油气资源、航运资源、空间资源和景观资源等 利用 发展捕捞(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和________渔场)与养殖业、制取海盐(著名盐场:______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制药、采掘油气、修建港口和航道、__________、发展旅游等 重要性 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2.海洋利用与保护 (1)海洋资源种类、利用及重要性 北部湾 长芦 填海造陆 (2)海洋环境的保护 ①问题:我国部分海域海水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赤潮与海岸侵蚀等灾害频发。 ②原因:由于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过度利用、某些海洋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当、陆源污染物排放、船舶及海上机械溢油、人工废弃物倾倒等。 ③保护措施:综合整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强化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力度;注重海洋生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识图专项·训练 青藏地区 (1)在横线上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山脉 B.______山脉 C.______山脉 D.______湖 E.______铁路 F.______(城市) (2)三江源:______、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喜马拉雅 昆仑 横断 青海 青藏 拉萨 长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