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主题道理类素材:诚信(附:真题解析)名人名言1.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2.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3.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4.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5.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7.信不足,安有信。――《管子》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9.诚信不是一种销售,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诚信不能拿来销售,不能拿来做概念。——马云1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1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12.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晏殊的诚信———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宋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宋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解析★这是一个古人的例子,比总写商鞅好一点。标题可以写,太平宰相晏殊:诚信可赢天下,真实方得始终?。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晏殊用自己的言行宣示了诚信的可贵,为后世树立了光辉榜样。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诚信不但是个人的立根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02———无人售馍———郑州有个馒头摊主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大家都称她张大娘。她的馒头摊经常无人看守,只在白色的泡沫箱子上贴张纸条:“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掀开盖子可以瞧见箱子里用塑料袋裹着的一袋袋馒头。“啥时候饿了,就把摊子撂这儿回家,可放心了。”张大娘脸色红润,嗓门洪亮,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堆成了朵花。“不怕人拿了馒头不给钱?”“没有吧,我也没查过。吃几个也不碍事。”张大娘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解析★这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可以在论述结尾稍微联想一下。道理论证:我们应该感谢张大娘,她的纯朴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她对社会的信任,才给予社会和公众一个考验诚信的机会。在诚信缺失的今天,张大娘的“无人售馍摊”,本身就是一个诚信之举。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自行付款的顾客,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公德并没有消失殆尽。真题解析2015年内蒙古通辽中考作文题目材料1商鞅变法之初,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便在城南门立一根木头并贴出告示说:“能将此木移至北门者,赏十两黄金。”开始百姓议论纷纷,都不相信,因为移木轻而易举。商鞅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有一人半信半疑地将木头移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了赏金。百姓这才相信朝廷信守诺言,这就是“立木取信”的故事。材料2“市无二价,童叟无欺”这是商家的诚信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海枯石烂心不变”,这是情侣的铮铮信言;“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成了人们为人处世得准则和高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诚信也面临危机,接受着挑战。认真阅读材料,读出你对诚信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真题解析第1则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这句告诉我们,人只有在至诚的状态才能明白什么是天命,到此境界则修道之功毕矣。在用的时候要强调诚信是一切的本源,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诚信,一切皆是水中月,镜中花,无从谈起。写的时候直接用《中庸》里谈到“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唯有本着一颗真心,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才能在至诚的交往状态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第2则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这句话考生在谈的时候要将诚信与人际交往结合起来谈,这里的诚信是有一个回应的,意思是我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我。这个不妨做一个分论点来谈诚信,用上这句话作为道理论证来佐证你的分论点,分论点就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准则,主要在段内体现这种准则是相互的,彼此都适用,人人都讲诚信,可以构造一个诚信社会。第3则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葛洪是晋代的一个人,他说一诺胜过千金,这个比较好用,可以用在论文的开头,做一个引论。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引用名言)任何人都不能与诚信撒手而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解读名言)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凭诚信赢得民心,奠定秦王扫六合的霸业。可见,“一言之美,贵于千金”,中华民族讲的就是言信行果,诚信为人之本。(提出论点,强调论点)第4则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这句是说,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卢照龄这句话是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牢固在于彼此信任,因为有了信任,心意相通,距离不成问题,这是古人君子之交的一种提现。在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放在文章中,或与其他诗句构成排比,整段来论述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纽带作用。李白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三杯两盏,便慷概许诺,愿为知己两助擂插刀,一诺重于泰山;卢照邻说“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即便天各一方,也能毫无保留彼此信任。一言以诺,千山来赴,古人眼中的诚信到了一个不用白纸黑字的契约就能践行的高度。二、真题解析2011年全国卷Ⅱ高考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第1则诚信不是一种销售,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诚信不能拿来销售,不能拿来做概念。——马云马云强调诚信就要言出必行,强调要从实际行动践行诚信。同时也告诉我们诚信不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诚信有实际意义,不是空洞的字眼。考生可以先从诚信的意义展开论述,再将意义落笔于践行诚信之上。将此则名言运用在关于诚信意义,诚信行动的材料中。第2则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这是两则关于诚信的影响力,诚信的重要性的名言。孔子告诉我们,诚信是立人之本,为人诚信才能在社会立足,一个人可能因为小小的事情的失信身败名裂,无法立足社会,足以显示诚信的重要,一个不诚信的人是不被信任的,在社会寸步难行,足以显示其影响力,运用此名言可以论证说明诚信的重要。第3则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真诚的人,真诚做事能影响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事情的结局。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方使得天下归心;大将廉颇以诚负荆,幸得刎颈之交;李密陈情一表,字字涕零,攻破晋武帝之心房。蒙田曾言“淳朴与真诚在任何时代总是何时宜的”,从古至今,真与诚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诚信待人待事往往能够收获不错的结果。这则名言可以作为叙述真诚的文章中,作为道理论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