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5生殖、免疫与健康 考点归纳 绿色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花的结构 3003556731000 left6350花 花被 花萼 花瓣 花蕊 雄蕊 花药:有许多花粉 花丝 雌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珠被 卵细胞 极核 花 花被 花萼 花瓣 花蕊 雄蕊 花药:有许多花粉 花丝 雌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珠被 卵细胞 极核 29908504191000 (二)传粉和受精 植物开花后,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1.传粉:指花粉从花药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根据外力不同的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2.受精: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过程:花药中的一个花粉粒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出花粉管的同时形成两个精子,精子通过花粉管进入子房中的胚珠内,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最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种子的胚乳.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作用完成后,花被,雄蕊及雌蕊的柱头与花柱一般都萎谢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种子中的胚 受精极核→种子中的胚乳 珠被→种皮 17272026670种子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种子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根 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大多由于植物没有,但蓖麻等有胚乳 种皮:保护作用 单子叶植物种子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根 子叶:一片 胚乳:贮存营养 种皮:保护作用 种子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种子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根 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大多由于植物没有,但蓖麻等有胚乳 种皮:保护作用 单子叶植物种子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根 子叶:一片 胚乳:贮存营养 种皮:保护作用 (四)种子 3257550104140-10414059055 2.种子的萌发 ①萌发过程 胚芽──→茎和叶 胚根──→根 胚轴──→根与茎相连接的部位 469455512128500 3429000 内因 具有生命活力,且完整的胚 子叶或胚乳,能为胚的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 内因 充足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②萌发的必要条件 内因 具有生命活力,且完整的胚 子叶或胚乳,能为胚的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 内因 充足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②萌发的必要条件 (五)生殖方式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繁殖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特点是是繁殖出的新个体得到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过程才能结果,生产上的应用,人工传粉. 1231900260985方式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分裂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分根、压条、扦插 方式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分裂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分根、压条、扦插 2.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其特点是产生出的新个体中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的完全相同. 应用:由于营养繁殖能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43561001651000 人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8783301485902051050-1905睾丸:主要的生殖器官位于阴囊内, 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睾丸:主要的生殖器官位于阴囊内, 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一)人的生殖与发育. 2040890190500附睾:位于睾丸背后,能贮存和输送精子. 附睾:位于睾丸背后,能贮存和输送精子. 1.生殖系统. 2040890182880输精管: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1174750125730内生殖系统 内生殖系统 98425038102040890175260精囊和前列腺:分泌液. 精囊和前列腺:分泌液. 1954530158115阴囊 阴囊 17399043815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462280019050男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男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1839595742951155700121920外生殖系统 外生殖系统 194437019050阴茎 阴茎 注:一个精子就是一个雄性生殖细胞,长约,依靠尾部游泳. 4431665-14859000 -508051435女性生殖系统 内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外阴 卵巢: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运输卵细胞.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生的通道. 女性生殖系统 内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外阴 卵巢: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运输卵细胞.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生的通道. 459740024765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right1016000注:一个卵细胞就是一个雌性细胞,直径为0.1μm以上,几乎可以用肉眼看得到,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其细胞质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2.生殖过程.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受精卵是生命的起点. right99060排卵、受精、着床示意图 排卵、受精、着床示意图 (2)怀孕: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慢慢地移到子宫内,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地中,这就是怀孕。此过程中,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 (3)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直到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生出为止的整个过程叫胚胎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养料和氧气通过脐带与胎盘从母体吸取,并将CO2等废物排出母体血液. (4)分娩:妊娠到40周左右时,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胎儿及胎盘、胎膜、脐带、羊水等附属物自子宫内排出的过程叫分娩,这过程的完成意味着胚胎发育的完成,胎后发育的开始,胚后发育的初期,婴儿以母乳为食,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因此应提倡母乳喂养. (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3258801924051473200160020完全变态:指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蚕、蚊、蝇. 完全变态:指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蚕、蚊、蝇. 24130171451.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1.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570865111125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1443990135255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如蝗虫、蟋蟀.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如蝗虫、蟋蟀. 2.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卵生. 青蛙的发育:水中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和皮肤呼吸.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卵的结构:卵壳,外层卵壳膜,气室,内层卵壳膜,卵,卵黄,胚盘. 注:鸡卵不是鸡的受精卵或卵细胞,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构成的.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注:鸟的生殖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 免疫的作用及类型. 1.免疫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异己物质的机能,主要指机体对病原生物感染的抵抗能力. (2)作用: 免疫保护、免疫监测和自我稳定。 11430099060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自身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针对某种抗原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 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自身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针对某种抗原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 2. 3. 免疫的类型. 1238250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自然免疫(自然获得性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自然免疫(自然获得性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3429000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如人体皮肤屏障作用.体液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等 特异性免疫: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如人体皮肤屏障作用.体液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等 特异性免疫: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714500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所发生的免疫反应.与B淋巴C有关. 细胞免疫:抗原被相应的T淋巴细胞消灭所发生的免疫反应,与T淋巴细胞有关.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所发生的免疫反应.与B淋巴C有关. 细胞免疫:抗原被相应的T淋巴细胞消灭所发生的免疫反应,与T淋巴细胞有关. 123825-5715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即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使人获得免疫. 计划免疫:如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还有我国儿童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即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使人获得免疫. 计划免疫:如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还有我国儿童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 457200-99060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二道:吞噬细胞,溶菌酶.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二道:吞噬细胞,溶菌酶.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4. 十六、传染病的防治与健康 一、传染病. 1.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3.传播的在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受人群. 5、人类传染病的种类(见下表) 种类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空气 流感、白喉、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食物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蛔虫病、蟯虫病、脊髓灰质炎 血液传染病 血液、淋巴 吸血的节肢动物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出血热、丝虫病、黑血热 体表传染病 皮肤及体表黏膜 接触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沙眼、疥疮、癣、急性也血性结膜炎 二、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异常等引起的人类疾病,叫遗传性疾病。 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等. 三、生活健康常识 1、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这间的比例合理,并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平衡。 3、毒品有很强的成隐性,吸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我们必须远离毒品。 4、香烟中的焦油、烟碱一氧化碳会引发人体多种疾病。 5、几种非传染性疾病 (1)冠心病 病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其内膜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发生血栓,导致心肌缺血,发生心胶痛,心律紊乱和心肌梗死。 病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 预防:控制肥胖,不吸烟,吃低盐食物以控制高血压,少吃太油腻的食物,防高血脂。 (2)恶性肿瘤 病因:a.外界制癌因素:化学致癌因素(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聚氯乙烯、香烟、酒精等)、物理致癌因素(如辐射)、生物致癌因素(如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b.内在因素:遗传、免疫、激素等。 预防:不吸烟,多食素、少食腌熏食品、不食霉变食品,不酗酒,装修使用环保材料。 (3)糖尿病 病因: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控制病情方法: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钦食,适当锻炼。 6、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触电:①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用干木棒或其它绝缘体拨开电线、关掉电源开关。 ②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者(有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其步骤如下:a.松衣解带;b.清理口腔;c.对口(或鼻)吹气:口对鼻吹气时频率成年人16-20次/分,儿童18-24次/分,若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下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时80-100次. (2)溺水急救:①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 ②控水:头低、脚高的体位 ③人工呼吸 (3)异物堵塞气管急救——呕出异物 (4)蛇虫咬伤急救 ①结扎: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结扎(每隔半小时放松一分钟) ②清洗: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清洗 ③排毒:切开伤口排出毒液,紧急时用口腔(口腔须无溃疡)吸出毒液 ④送医院治疗 7、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粮食不足、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