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华东师大版二轮复习 专题10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知识归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科学华东师大版二轮复习 专题10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知识归纳

资源简介

10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考点归纳
溶液的鉴别问题:
1从色、挥发性等物理形态上判别。
2通过酸碱指示剂鉴别(只能判断酸碱性,不能确认是酸或碱)。
3通过加入其它试剂反应得到的现象来鉴别(沉淀,气泡等)
4多种物质共存时,原则上按以上顺序先易后难,依次鉴别。
5已鉴别出来的物质,可以作为试剂来使用。
6若只能相互反应,不添加新的试剂,要特别注意用排除法。
气体的鉴别问题:
1熟悉各种气体的特性和鉴别方法
2当有多种气体混合时,注意将化学反应后有新气体产生的物质排在后面,以防干扰。
O2:带火星木条复燃,并产生CO2。
H2: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产生H2O(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浓硫酸吸水后增重)
CO:燃烧产生CO2。
C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燃烧木条熄灭。
N2:燃烧木条熄灭。
CH4:燃烧产生CO2和H2O
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颜色及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
无水CuSO4、CuSO4.5H2O(蓝色)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FeO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
②碱: Cu(OH)2:蓝色 Fe(OH)3 :红褐色 其余碱: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Cl2(黄绿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 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物质之间的转化和反应
常见离子的检验
1、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钠离子: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其火焰呈黄色。
3、钾离子:焰色反应,火焰浅紫色(需通过蓝色钴玻片观察)。
4、钡离子:先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5、镁离子: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6、铝离子: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7、银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溶解于过量氨水;②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能溶于氨水。
8、铵根:向溶液中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9、亚铁离子:(初中只依据溶液浅绿色判断)①向溶液中滴加K?Fe(CN)?,生成蓝色沉淀;②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
10、铁离子:(初中依据黄色或棕黄色溶液判断)①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成血红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11、铜离子:①溶液显蓝色(浓的CuCl?溶液显绿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向溶液中加入铁片(或Zn片)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12、氢氧根:向溶液使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或蓝色)。
13、氯离子: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的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14、溴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淡黄色沉淀不溶解。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显红色。
15、碘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黄色沉淀不溶解;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和淀粉,溶液变蓝。
16、硫酸根: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无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17、亚硫酸根:①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与BaCl?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碳酸根:滴入B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硝酸(或盐酸),沉淀溶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