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6物质的组成、化学式 考点归纳 物质的构成 1. 分子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构成单质,也可以构成化合物。如氢气,氧气,金 刚石是由分子构成的;水、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概念与理解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式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对概念的理解: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 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需要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4)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体积很小,如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5)分子的构成与表示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可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CO2),既可表示二氧化碳,也可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多个分子时在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数字即可。 (6)用分子观点解释现象 ①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热胀冷缩,体积变化等。 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溶解,扩散。 ③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运动状态和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蒸发,电解水的区别。 (7)分子种类是否单一来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宏观: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微观:纯净物由同种分子组成,混合物由不同分子组成。 2.原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铁,铜)、稀有气体单质(氦气,氖气)、金刚石、硅等非金属单质。 (2)原子的概念及理解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 理解:①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保持的。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3)原子的性质:质量,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之间有间隔。 (4)原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氧原子。在元素符号,前添加数字,则只表示某几个原子。 (5)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电子环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6)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小结: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非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7)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为基准,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 (1)核外电子排布:每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n2;先排满第一层,,第一层满后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2)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金属:最外层少于4电子,易失去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非金属:一般多于4电子,易得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最外层已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而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3)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分类:阴离子/阳离子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原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4.元素与同位素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同位素概念: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元素、同位素的比较 元素 同位素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研究范围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 原子 同一种元素中,中子数不相同的 原子 特性 具有相同质子数,其带的电荷数 可以不同,具有的化合价可以不 同,所以具有的性质也不同 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所以质量数不同,但同价态的同 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实例 如:Fe、Fe2+、Fe3+为铁元素, 为氮元素, 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如:——氢元素三种 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特别提醒: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 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 ② 质子数相同、化合价不同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 ③ 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粒子,如Cl-与Cl原子都属于氯元素。 ④ 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即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三不同是:中子数不同、原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5.元素周期表 (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2)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