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压力压强 考点归纳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当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对支撑物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即F=G=mg。 2.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的物体,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4.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其中受力面积S是指两者实际接触的面积,计算时F的单位一定为N,受力面积的单位一定为m2,这样求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帕斯卡)。 5.当固体是规则性物体时,可以使用p=ρgh来计算压强或者进行定性判断。 6.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 7.液体内部的压强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和所处深度成正比,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压强相等。 8.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只能使用公式p=ρgh(其中ρ的单位为kg/m3,h的单位是m)进行计算,其中h是最高液面到所处位置的距离。计算液体内部压力往往是先计算压强再使用公式F=ps进行求解。 9.托里拆利实验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大小为。在试管密封性良好且试管不离开液面的情况下,不管试管上提或者下降,亦或者倾斜都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 10.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11.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15密度、浮力 考点归纳 1.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记作。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单位有kg/m3和g/cm3。 2.密度的计算公式,其中m的标准单位为kg,V的标准单位是m3。1000kg/m3=1g/cm3。 3.液体对漂浮或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4.浮力的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浮力=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浮=F向上-F向下) (2)称重法:浮力=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拉力。(F浮=G-F2) (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不包括沉底),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F浮=G) (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空气)所受到的重力。 (F浮=G排=) 5.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2)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3)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沉底(下沉)状态,此时浮力小于重力。 6.当实心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时,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满足条件:。 7.当实心物体在液体中处于全部浸没状态(悬浮或沉底)时,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满足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