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国和德国 B.德国和法国 C.美国和德国 D. 英国和俄罗斯
2.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
A.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B.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3.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
5. 目前,在历史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近代历史上,导致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A. 政权更迭 B. 外来侵略 C. 国共合作 D. 军阀割据
7.“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美国在野党批评,总统访问核爆地广岛是“谢罪外交”。中国媒体认为日本更应该来南京;美国媒体认为日本首相也要来……才行。“……”处应是( )
A.华盛顿     B.波士顿 C.纽约 D.珍珠港
9.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西安事变 ②南昌起义 ③新文化运动 ④黄埔军校的创办 ⑤重庆谈判
A.③④②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⑤①② D.①④②⑤③
10.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B.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11.“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中国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号角 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3.1942年6月1日,蒋介石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封面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C.“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但曙光已经微现”
D.“十四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
14.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选择不同,但他们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D.唤醒国人与列强抗争
15.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付诸实施以来,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②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我国每年都召开科技奖励大会,重奖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这表明( )
A.社会财富都是由科研人员创造的 B.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C.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强调“共同富裕”是因为(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社会生产力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8.浙江省杭州市在全面率先推出健康码并迅速推广,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据此,你对创新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领先世界各国 ②技术创新增加社会财富
③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9.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下列做法有助于民主决策的是( )
①市水务集团召开税费价格调整听证会 ②广州某村未征求村民意见就强制拆迁
③某工程方案出来后通过媒体向社会予以公示 ④某区就古镇保护建设咨询专家意见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1.(8分)材料一:“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高举红旗进北京。” ——摘编自“红色旅游解说词”
材料二: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
结合材料一,指出解说词中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2分)并说说“燎原烈火向天明”与“高举红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2分)
根据材料二年代尺所示,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开始”和“新纪元”的理解。(4分)
22 .(10分)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一中称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1分)“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华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分)
材料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同本宣言签字国的政府合作,而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1分)“本宣言签字国政府”为打败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军事上分别进行了哪些合作?(4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3)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23.(10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穿越历史沧桑巨变,回望9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继续战斗”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3分)
材料二: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2)据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是指什么?(3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和文字,概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4分)
24.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
材料一: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摘自二零一八新年贺词
相关链接:改革开放40年,我国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到2017年的827122亿元,年均增长9,5%;我国经济总量由1978年居世界11位,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年均实际增长8.5%。
结合相关链接,从改革重要性角度谈谈“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由。(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但这条复兴之路还很艰巨。
2017年的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进联合国决议,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2012-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7000万;到去年年底,贫困人口还剩3000多万,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依然深;
在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提升至第17位,比上年提升1位,美国继续占据首位,日、韩分列第2、第4。
结合资料卡,评析“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但这条复兴之路还很艰巨”这一观点。(5分)
材料三: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等地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投诉举报难等问题,从优化审批流程入手,推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善于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出路、找办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3分)
25.(10分)创新让未来的生活变得更方便、舒适、美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到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举世瞩目!中国的科技自信一次次被点燃。
材料一反应我国科技领域怎样的现状?(2分)这得益于我国哪些发展战略的实施?(2分)
材料二:国内某通讯公司是一家生产智能手机的企业,在是否自主研发手机芯片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A:手机芯片是手机的“大脑”,核心技术应该自主研发!
B:全球化时代再牛的企业也不能包打天下,手机芯片的研发风险大,投入高,造不如买!
(2)假如你是该公司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创立,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3)根据材料三和图一,谈谈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C B D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B C D C A A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2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2分)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的独特道路。
(2)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分)
22.(1)甲午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联合国家宣言》;
政治上: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召开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问题;召开德黑兰会议,研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三国将共同击败德国,迫使它无条件投降;苏美英波茨坦会晤,商讨对日作战。(两点即可)
军事上: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支援中国抗战;中国派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两点即可)
(3)斯大林格勒战役
和平来之不易,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挑战。(言之有理即可)
23.(1)南昌起义(1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
(2)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分)
(3)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加速了全国的解放。(2分)
24.(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分)。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因此,要将改革进行到底。(2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影响力提高,扶贫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3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扶贫工作仍然艰巨,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等,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还很艰巨。(2分)
(3)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在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任选三点)
25.(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
(2)自主研发(1分);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2分)
(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3分)
8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