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二框 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

第7课 第二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内容主题: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集体中的小群体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时:1课时
年级 课型 学科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课题
七年级 问题综合解决课 道德与法治 赵琼 邓丽娜 节奏与旋律
设 计 思 路 本节课内容的设计围绕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集体中的小群体展开,共设置四个问题,分别是:
1.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2.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3.小群体的积极影响?
4.如何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
从教学方法上设计主要分为:问题导学,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和合作探究,点拨释疑,拓展延伸。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围绕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展示交流(主要是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先让学生组内合作学习,然后展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设计遵循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原则。(学困生尽量参与,学优生积极发言,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教材 分析 第二框《节奏与旋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第三单元第七课。主要介绍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及小群体的作用,在集体生活中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是一节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归纳出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综合以上分析,这一节课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学情 分析 生活背景方面:
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父母把所有的爱倾注于一个孩子身上,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这些孩子个人主义意识比较强烈,不会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情感方面:
家庭对学生的过度呵护使学生的占有欲强烈,他们不能遭受委屈,在集体生活中缺乏必要的奉献、牺牲精神。
认知结构方面: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还比较脆弱,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遭受到委屈,首先反应的就是愤怒、委屈等消极的情绪感受,而不能客观的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目标:
能够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冲突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
明确在不同集体中承担的责任;理解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小团体主义。
重点 难点 1.重点:正确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2.难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 方法 问题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 准备 1.老师准备导学案、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好双色笔、笔记本。
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黄河大合唱》
设问
过渡承转

学生倾听歌曲,思考原因。
通过学生倾听歌曲,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积极 参与到课堂中来。

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生阅读并识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学习 教师提示:同学们对照导学案上设计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结构化预习,快速阅读教材P66-71,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1.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3.小群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4.如何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问题,读课本内容,先在课本上进行勾画,然后概括出答案,完成问题。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学会学习,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
交流点评梳理
展示
交流点评梳理

我在多个集体中
(一)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展示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梳理自己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有多少种,都是什么角色。
过渡: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那么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引出问题一:“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1.播放视频《逆行者》
2.过渡:这些逆行者他们曾经也在各自的集体中扮演着孩子,母亲,丈夫,妻子的角色,但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一切,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扛起了重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那同学们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你会怎么做呢?
3.引出问题二:我们该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三)小群体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1.出示材料:
镜头一:下课时间,几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聊天、讨论题目。
镜头二:班里有几位男生是铁杆球迷,体育课上他们经常一起踢足球。
镜头三:小乐的爸爸妈妈和几个同学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想爸爸妈妈了,就聚在一起交流,关系越来越好。
过渡: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集体生活中,一些个性相似,志趣相投,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引出问题三:小群体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积极展讲,
补充质疑。
答案提示: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②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③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观看视频,
积极展讲,
补充质疑。
答案提示: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分析材料,
积极展讲,
补充质疑。
答案提示:
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通过学生展示答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加强记忆。
通过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明白小群体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学生展示答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加强记忆。
合作探究点拨释疑 合作探究
1.过渡:当然,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小群体……
2.出示材料:年级里有几个同学行动一致,一下课便聚在一起。只要其中一个人与他人发生争端,另外几人马上出手相助。
1.你如何评价材料中这几个同学的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好小群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要求:依托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组内合作探究。组长把讨论的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准备展示。
答案提示:
1题:他们的行为属于小团体主义,小团体主义往往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拉帮结派,没有是非善恶观念,不顾集体利益,我们应该反对这种行为。
2题:①我们尤其要注意防止小群体内的友谊沾染上江湖义气,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②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辩证认识小群体,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展示 交流 教师提示:由小组进行展示,教师给予及时评价(评价量化)和补充。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
2.在展示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展示学生的观点,积极思考并质疑。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胆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 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小结是一节课的灵魂。形成体系,凸显重难点。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有一个清晰地脉络,便于学生掌握
课堂 检测 1.中学生小美在日记中写到:“这段时间我真累呀。家中妈妈生病了,我回家要照顾她;在班上是文娱委员又是班舞蹈队中的领舞,每周要组织训练一次;学习上我的学习小组每天要检查作业……”由此可以看出( )
A.一个人只有当了学生干部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B.关心妈妈是孩子对家庭的唯一责任
C.小美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
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2.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 )
①只关注自己喜欢的集体
②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
③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④顺其自然
②④ B .①③ C?.②③ D.①④
选择题学生抢答 检测学生听课的效果。设置简单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以期今后课堂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布置作业 整理笔记,完成配套练习册 记住作业 形成体系,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测。
板书设计 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我在多个集体中
正确排解角色冲突节奏与旋律
小群体的形成及影响
集体中的小群体
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