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氧气能支持哪些物质的燃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能支持哪些物质的燃烧。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其中氧气支持燃烧性质的学习是重中之重,是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基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有所了解,但认识较为感性,不够深入。实验方面,具备基本实验技能,但较高层次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学生方面,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而且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实验教学目标:3.实验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并让学生学会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进一步掌握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铁丝、木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探究。5.实验内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为氧气能支持哪些物质燃烧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实验,发现问题,优化探究方案,进行创新实验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6.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知识。7.教学过程7.1引入课题播放“找朋友”歌曲。氧气能支持燃烧的物质都是氧气的好朋友,那氧气的好朋友有哪些呢?请阅读课本33页-34页实验2-4以熟悉的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中来。通过预习,学生对实验会有基本的了解。7.2合作实验7.2.1铁丝、木炭燃烧“要完成这些实验都需要的一种物质是什么呢?”,“那你们发现你们桌上有氧气吗?”由此引出改进实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进行氧气支持燃烧性质的探究时,每组至少需要收集三瓶氧气,一个班至少需要二十瓶,这样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往集气瓶中加入一勺二氧化锰,然后倒入双氧水至刻度并盖好玻璃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氧气并用于实验,从而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让实验更方便进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光或者火焰、燃烧剧烈程度、是否放热、生成物等内容。以下是实验过程:播放实验视频。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7.2.2硫燃烧课本的硫燃烧实验整个过程都在开放的空间进行,会带来很大的污染。为了减少污染,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进行演示。以下是实验过程:播放实验视频。改进后,通过用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罩住燃烧的硫,并将生成的气体和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从而减少了污染。同样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7.3交流讨论接着让学生小组间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铁丝、木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2)上述实验中有些同学成功了,有些同学失败了,你觉得影响实验成败的原因有哪些?(3)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改进实验呢?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理解:氧气的浓度会影响反应剧烈程度。而在学生实验中实验失败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铁丝燃烧的实验,因为铁丝的粗细,瓶内氧气含量少,点燃火柴后,如果伸入太快则会消耗瓶内过多的氧气;但如果伸入太慢铁丝的加热又不充分,这些都会导致铁丝不能燃烧。而木炭燃烧时,木炭的表面积小,瓶内氧气含量少等会使木炭燃烧的现象不明显。同样硫燃烧,也会因为瓶内氧气含量少而现象不明显,同时会带来较大的污染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找出这些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同时我及时的作出评价。7.4演示改进实验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会发现其实每个实验最关键的是氧气的含量,如果氧气能源源不断的提供,那实验的成功率将会大大的提高,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改进实验。这是实验装置,左边是氧气的发生装置,分液漏斗中装7%的双氧水,集气瓶中装有少量二氧化猛,右边是三口烧瓶,一个口用来通入氧气,另一个口用来放入燃烧物,最后一个口套上气球,烧瓶内装有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以下是实验过程:播放实验视频。这个实验把三个实验集合在一起,操作简便,用时短,实验现象明显。同时由于氧气源源不断的提供,在铁丝燃烧时,当点燃火柴时,就可以立刻伸入瓶内,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证铁丝受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也可以明显观察到瓶内石灰水变浑浊。而硫燃烧时用一个橡胶塞形成密闭的空间,防止生成物逸出,其中气球起到平衡瓶内压强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污染。现在氧气已经找到了三位朋友,但是他还想认识更多的朋友,你能向其他人介绍一下氧气吗?通过让学生介绍氧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还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本节课愉快的结束!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氧气能支持哪些物质的燃烧1.改进实验①铁丝燃烧②木炭燃烧2.创新实验③硫燃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