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复习课件(7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复习课件(76张PPT)

资源简介

(共76张PPT)
笔记要点
第一单元——写景
状物
散文
一、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毛泽东
文眼:
心里颇不宁静
游踪(景)一幅描绘诗意的淡墨水彩
心境(情)一次叩问自由的心灵轨迹
通感:将视、听、嗅、触、味、感觉相通的一种特殊的比喻
例如:“笑得真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线索:
北京清华园的
颇pō不宁静/
乘chéng凉/大乘chéng佛法/史乘shèng/万乘shèng之君
抿mǐn嘴而笑/曲qū折/是非曲qū直/曲qū意逢迎/委屈qū/委曲qū求全
歌曲qǔ/曲qǔ高和寡/曲qǔ终人散
煤屑xiè路/琐屑xiè/不屑xiè一顾/
幽僻pì/僻pì静//精辟pì/辟bì邪/复辟bì/辟pì谣/开辟pì/手臂bì/譬pì喻/媲pì美/睥pì睨/巨擘bò
蓊wěng蓊郁yù郁/瓮wèng中之鳖
阴森sēn森/
踱duó步/揣度duó
/沧cāng海桑田/仓促/仓皇出逃
独处chǔ/处chǔ世/住处chù/办事处
弥mí望//弭mǐ谤
弭mǐ除/
亭亭tíng玉立/游艇tǐng/铤而走险/
点缀zhuì/惴zhuì惴不安/累赘zhuì/辍chuò学/辍chuò笔/掇duō一条凳/气息惙chuò然/啜chuò泣/绰chuò号/袅niǎo娜nuó/袅niǎo袅炊烟/枭xiāo雄//
羞涩sè/
缕lǚ缕清香/条分缕lǚ析/褴褛lǚ/屡lǚ次/屡lǚ见不鲜xiān/屡lǚ试不爽
颤chàn动/颤chàn抖/颤zhàn栗
渺miǎo茫/虚无缥缈miǎo/藐miǎo视//
霎shà时/
脉mò脉的流水/脉mò脉含情/脉mài络luò/
宛wǎn然/宛wǎn转/宛wǎn如/
委婉wǎn/温婉wǎn/凝níng碧/凝níng固/怀疑yí/
一泻千里/宣泄xiè/水泄不通/
薄bó薄的青雾/薄bò荷/薄báo板、薄báo饼、情分不薄báo、酒味很薄báo/
练习簿bù/
脉搏bó/博古通今/赌博
朗lǎng照/朗朗乾坤/明朗/
琅láng琅书声/书声琅láng琅/朗朗上口/
铁榔láng头/
锒láng铛入狱/
稂láng莠yǒu不分/
酣hān眠/酣畅淋漓/
参cēn差//
斑驳陆离/
峭qiào楞léng楞/倩qiàn影/
梵fàn婀ē玲/梵fàn文/婀ē娜多姿/
空kòng隙xì/初来乍zhà到/
丰姿/风韵/
树梢shāo
/船艄shāo/稍shāo逊一筹/捎shāo带/
没精打采cǎi神采奕奕/
蝉chán声/蝉chán联/貂蝉chán/婵chán娟/
媛yuán女/櫂zhào/擢zhuó升/纤xiān腰束素/纤qiàn夫/
碧波万顷qǐng/
敛liǎn裾jū/眼睑jiǎn
嬉xī游/
xī嘻嘻哈哈/恭贺新禧xǐ/晨曦xī/惦diàn着江南/惦念/掂diān量/踮diǎn起脚尖.
衣衫shān/衣裳shang
饱尝cháng/品尝/偿还/
凋diāo落/雕diāo琢/雕梁画栋/碉diāo堡/稠chóu密/绸缎chóu/倜tìtǎng傥/
厦Xià门/大厦shà/
混hùn混沌dùn沌/混hùn浊zhuó/混hún水摸鱼/
潭柘zhè寺sì/拓tuò展/开拓/
皇huáng城人海/惶恐/巧舌如簧/装潢huáng/凤凰/
一椽chuán破屋/驯xùn鸽/训xùn练/训xùn诫
落蕊ruǐ/花蕊/
细腻nì/
落寞mò/寂寞/祭奠diàn/
嘶sī鸣/嘶sī叫/嘶哑/厮sī打/厮sī守/厮杀/耳鬓厮磨/撕sī裂/撕毁/斯sī斯文文/
穿着zhuó/着zhuó陆/着zhuó手/着zhuó想/棋高一着zhāo/着zháo凉/着zháo迷/上不着zháo天,下不着zháo地/睡着zháo了/灯着zháo了/
/悠yōu然自得/性命攸yōu关/平仄zè/歧qí韵/歧qí视/歧qí途/歧qí异/歧qí路/
岐qí山/岐qí黄/误入歧qí途/
橄gǎn榄/门槛kǎn/
椭tuǒ圆/堕duò落/坠zhuì落
颓tuí废
萧xiāo索suǒ/萧xiāo瑟sè/潇xiāo洒/洞箫xiāo/
/辰巳sì午未/
廿niàn四桥/普陀tuó山/陀tuó螺/沱tuó河/大雨滂pāng沱tuó/折shé本/打折shé(断)了腿/折zhé旧/折zhé叠/骨折zhé/折zhē腾/
拆chāi散/木柝tuò
/房檩lǐn/
靓liàng丽/靓liàng女/靓jìng妆/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9岁的
郁达夫

物易人非的老北平,

人生如寄的悲凉美。
文眼:
北国的秋:清、
静、
悲凉。
(清闲)(
细腻)
(落寞
、萧条)
3、清晨静观、
4、落蕊轻扫
5、秋蝉残鸣
6-7、秋雨话凉
8、佳日秋果
手法借鉴:
一、镜头拼接法(形散神聚)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9岁的
郁达夫

物易人非的老北平,

人生如寄的悲凉美。
文眼:
北国的秋:清、
静、
悲凉。
(清闲)(
细腻)
(落寞
、萧条)
南国之秋
VS
北国之秋
正像是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
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手法借鉴:
二、对比与比喻兼用法
味道醇厚
硬实、充沛
肥美流油
规模阔大
2、《故都的秋》郁达夫
梦想,只是一个工具。
正如筷子之于米饭,书籍之于知识,
梦想永远不能代替自己的心。
南国之秋
VS
北国之秋
正像是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
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二、对比与比喻兼用法
味道醇厚
硬实、充沛
肥美流油
规模阔大
手法借鉴:
2、《故都的秋》郁达夫
听写与订正
1凋谢
2混沌
3椽子
4陶然亭
5息列索落
6严厉
7萧索
8廿四桥
9普陀山
10峨眉山
3、《囚绿记》
陆蠡
管窥蠡测

空隙
瞥见
涸辙之鲋
急不暇择
移徙
揠苗助长
猗郁
蕈菌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qiàn

piē
hézhé

xiá



xùn
cōng
lóng
茂盛的样子
涸,水干。辙,车轮压出的沟痕。鲋,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助的人。
3、
《囚绿记》
陆蠡
一、线索:
寻绿
(1-4)
观绿
(5-7)
囚绿
(8-12)
放绿
(13)
怀绿
(14)
二、手法:托物言志
特点
象征义
蓬勃
中国人的生命力
向阳
向往光明
固执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自从落地扎根,
就时刻不忘,
如何站成
顶天立地的汉子。
任凭鸟雀聒噪去吧,
看我独臂擎起,
一片天空!
小花
墙角的花儿,
你孤芳自赏,
天地就小了。
蜡烛
站不端的,
必然泪多命短!




3、《囚绿记》
陆蠡
听写与订正
1管窥蠡测
2涸辙之鲋
3常春藤
4脉络
5淅沥
6婆娑
摩挲
7葱茏
8猗郁
9揠苗助长
10繁茂苍绿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湖畔
伴随
绊子
拌和
B.远眺
轻佻
征兆
挑唆
C.澄清
澄澈
瞪眼
凳子
D.遨游
鏖战
敖包
佶屈聱牙
解析:A.“湖畔”的“畔”读“pàn”,其余均读“bàn”;B.“眺”读“tiào”,“佻”读“tiāo”,“兆”读“zhào”,“挑”读“tiǎo”;C.“瞪”“凳”读“dèng”,其余均读“chéng”;D.均为“áo”。
答案:D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弛名远近
驰骋
蹂躏
揉合
B.融解
溶会
葱郁
深邃
C.尉蓝
踪迹
俯瞰
幽净
D.魅力
峰峦
蜿蜒
追溯
解析:A.弛名远近—驰,揉—糅;B.溶会—融会;
C.尉—蔚。
答案:D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
B、颤动(zhàn)
落蕊(ruǐ)
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
C、涸辙(hé)
蕈菌(xùn)
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
深邃(suì)
黑魆魆(xū)
混混沌沌(dùn)
D
(A.踱duó;B.
颤chàn,;C.揠yà)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
幽辟
弥望
缕缕清香
B、缈茫
宛然
歧韵
平平仄仄
C、嘻游
瞥见
镶嵌
急不暇择
D、嫩绿
攀缘
峻峭
恍然大悟
D
(A.
幽僻;B.
渺茫;C.
嬉游)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风”有十五国风,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通“非”
qiān拖延
qiāng请,愿
登上
倒塌的墙

灾祸
财物
通“吁”
通“毋”
润泽的样子
沉溺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________
_________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________
_________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落下
cú往
溅湿
过错
有二心

使……不专一
没有

顺心满足

无实义
伤心
一齐
通“畔”
快乐
真挚的誓言是那样地诚恳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薇菜冒出地面
通“暮”
无暇

茎叶变老
阴历十月
休止
很痛苦
lài回家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花盛开的样子
高大的战车
胜利
遮蔽
行列整齐动作熟练
通”急“
无实义
yù下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后人也因此将《诗经》
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最长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
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
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
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通假字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错”通“措”,措施
“圜”通“圆”,圆形
“章”通“彰”,明显
“郁邑”通“郁悒”
忧愁苦闷
“反”通“返”,返回
“离”通“罹”,遭受
古今异义
1,謇朝谇而夕替
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宁溘死以流亡兮,
4,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5,民生各有所乐兮
6,岂余心之可惩????
古义:贬斥
古义:阻塞不通
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古义:随水流而长逝
古义:指古代君子从政
或归隐
古义:人生
古义:受创而改变
一词多义
回朕车以复路兮

朕为始皇帝
凡物有朕,唯道无朕
退将复修吾初服
余独好修以为常

修守战之具
茂林修竹
乃重修岳阳楼
古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代词,秦始皇后皇帝专用
名词,征兆,迹象
动词,整治
名词,指美好的修行
动词,修造
形容词,高
动词,修建
动词,研究学习
竞周容以为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物换星移几度秋
名词,法度,准则
动词,揣度,推测
量词,表示次数
词类活用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謇朝谇而夕替
亦余心之所善兮
鸷鸟之不群兮,
屈心而抑志兮
步余马于兰皋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名作动,流眼泪
为动用法,为……悲伤
名作状,在早晨,在晚上
形作动,崇尚,喜爱
名作动,合群
使动,使……受委屈
使动,使……步,缓行
使动,使……高,加高
使……长,加长
文言句式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被动句,“解”表意念上的被动
宾语前置,“不吾知”就是“不知吾”
定语后置
关键实词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进不入以离尤兮
苟余情其信芳
本来;善于取巧
背向,违背
违背准则
苟合取容
忧闷
突然
责骂,忍受侮辱
守,保持
本来;推崇,赞许
指责
只要;确实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写的诗歌集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全诗共有353句,1785个字。
乐府的发展历程
音乐机构——诗体名称
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和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
作合称为“
”。
《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
《木兰诗》
注音
徘徊(     )
箜篌(     )
公姥(     )
姥姥(     )
槌(     ) 
伶俜(     )
腰襦(     )
葳蕤(     )
奁(     ) 
玳瑁(     )
自缢(     )
纨素(     )
pái
huái
m?
kōng
hóu
lǎo

wēi
ruí
lián
dài
mào

wán
chuí
líng
pīng
拊掌(     )
否极泰来(    )
与府吏要(    )白鹄舫(     )
踯躅(     ) 踟蹰(     )
賫(     )  鲑(     )
聘礼(     )
磐石(     )
冥冥(     )
摧藏(     )
奄奄(     )
仕宦(     )
哽咽(     )
窈窕(     )
便言(    )
络绎不绝(   
 )
 fǔ
 pǐ
 yāo
 zhí
zhú
 chí
chú
 jī
 xié
pìn
pán
míng
zàng
y?n
huàn
gěngyè
yǎotiǎo
biàn
luòyì
 

fǎng
重点字释义

1.
xiāng
adv,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
 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
 代“你、我、他、它”等等。
2.
xiāng adv,表示互相、彼此。
3.
xiàng n,①相貌,②官名,宰相、丞相等
4.
xiàng v,①观察
,②辅助
枝枝相覆盖
黄泉下相见
儿已薄禄相
伯乐相马
无物以相之
会不相从许
及时相遣归
副词
互相
副词
互相
命相
观察
帮助
偏指一方,你
偏指一方,我
相见常日稀
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渐见愁煎迫
见面
用在动词前,相当于人称代词,译作“我”

大人故嫌迟
知是故人来
故作不良计
故遣来贵门
仍旧/总是
旧的
故意
所以

否泰如天地
泰山北斗
泰然自若
好运气
山名
从容

始尔未为久
尔卜尔筮
作计乃尔立
君尔妾亦然
无义 助词
你 代词
这样 代词
这样 代词
幸复得此妇(3)
汝岂得自由(4)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阿母为汝求
为仲卿母所遣




区区
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
愚蠢无见识
诚挚的样子

处分适兄意
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

令母在后单
县令遣媒来
便言多令才
莫令事不举
适合
出嫁
使、让
官名
美好
刚才
使、让

会不相从许
于今无会因
会天大雨
徒留无所施
留待作遗施
当、一定
相会
恰逢

谢家事夫婿
阿母谢媒人
多谢后世人
辞别
谢绝
劝告


赠送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偏向“姥”,婆婆
偏向“作”,劳作
偏向“兄”,兄长
偏向“母”,母亲
偏向“兄”,兄长
蹑履相逢迎
逆以煎我怀
千万不复全
汝岂得自由
可怜体无比
槌床便大怒
承籍有宦官
处分适兄意
便可作婚姻
叶叶相交通
为仲卿母所遣
寻遣丞请还
渠会永无缘
虽与府吏要
却与小姑别
自作主张
可爱
一种坐具
官宦
处理
两家结成儿女亲家
连接
被夫家休掉
不久

约定
退出来
古今异义
迎接
料想到将来
无论如何
1.
终老不复取
2.
箱帘六七十
3.
蒲苇纫如丝
4.
合葬华山傍
5.府吏见丁宁
取通娶
帘通奁
纫通韧
傍通旁
丁宁通叮咛
通假
短歌行
曹操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吾其还也。”亦去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
从属二主、有二心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出使的人
您,多指男子
边邑,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鄙
婉指秦穆公
离开
那个人
贰于楚也
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今有急而求子
越国以鄙远
敢以烦执事
亦去之
微夫人之力
古今异义
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
,明智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
高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
,供给提供
无能为也已
通“矣”
,了
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夜缒而出(名作状,在晚上,当晚)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作动,驻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形作名远方,边远的地方)
与郑人盟(名作动,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得利)
共其乏困(形作名,缺少的东西)
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动,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重点字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微夫人之力不
及此
吾其还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夜缒而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
疑问代词
为什么
增加
于此
兼词
假如没有,
否定副词
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因为
这(是)
zhuì用绳子栓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已经
凭借,依靠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日以尽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悦”
通“已”
通“返”
通“诀”
通“震”
通“现”
通“环”
通“猝”
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持千金之资币物,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断其左股
伤长者之意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宫廷的侍卫
对待;刻毒
袒露一只胳膊
礼品
遭受
dǐ掷击
大腿
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樊将军
不回头看
秦兵旦暮渡易水
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箕踞以骂曰
群臣怪之
发尽上指冠
太子迟之
其人居远未来
函封之
使使以闻大王
名作状,马上
名作动,穿着白衣戴上白帽
名作动,走上前
名作状,像簸箕一样地
意动用法,以……为怪
名作状,向上
意动用法,以……为迟
形作名,远方
名作状,用匣子
使动,使……听到
词类活用
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将军岂有意乎
荆卿岂无意哉
荆轲有所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为之奈何
有用来……的办法
没有用来……的办法
表疑问,是否……呢
表反问,难道……吗
有……的人(东西)
……的原因
……的原因
怎么办
重点语句: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顾计不知所出耳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5,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太子闻之,驰往
7,不敢与忤视
8,愿大王少假借之
9,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史记》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鲁迅先生曾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选自《史记》



成五采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告以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通“彩”
通“拒”把守
通“纳”接纳
通“邀”邀请
通“背”违背,背叛
(忘恩)
通“俱”
通“早”
通“隙”隔阂,嫌怨
通“座”
沛公居山东时
约为婚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今异义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结为亲家
今:结婚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
古:黄河以北
黄河以南
今:地名
古:······的原因,表因
今:表因果关系,表果
一词多义
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
皆且为所虏
窃为大王不取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军中无以为乐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且为之奈何
何辞为
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
卮酒安足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动词做,担任
介词替
介词被
动词认为
动词是
动词作
介词替
动词出,献
介词对
句末语气词,呢
所以
旧交情
特意
推辞
告辞
计较讲究
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间至军中
(二)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素善留侯张良
秦地可尽王也
籍吏民,封府库
范增数目项王
道芷阳间行
刑人如恐不胜
(三)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
大行不顾细谨
(四)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拔剑撞而破之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此天子气也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被动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籍何以至此
(四)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因击沛公于坐
(五)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居(于)山东时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书。
<<史
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
书>>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离
骚>>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消除,阻止
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能忍受
以目示意,使眼色
这样
这是阻塞
阻塞
疏通水道
通畅
开导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整治,劝诫
违背
从这里
用来……的办法
增多
怎么
赞许的人,同盟者
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
刮目相看
长足进步
肄业
店肆
指摘
干禄
提携
孜孜求学
容有底止
宗旨既乖
放荡冶游
束之高阁
敷衍塞责
当轴
贻误
砥砺
责无旁贷
庶可收切磋之效
开诚布公
相勖
訾詈
视事
旁稽博采
商榷


zhāi
zhóu

cuō

zǐlì
qüè
镣铐
骇人听闻
兑现
缔造
戳子
磐石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蜕变
销声匿迹
浅尝辄止
隐晦
雕虫小技
倭寇
奇技淫巧
liàokào
hài
duì

chuō
pán
yīng
tuì

zh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