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溶液(课件53页+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溶液(课件53页+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目标
1.记得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能判断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2.记住溶解过程的放热(如氢氧化钠)和吸热(如硝酸铵)现象;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能正确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概念;
4.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能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学会溶解度曲线的简单应用。
5.了解气体溶解度的含义,能用气体溶解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对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并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复习目标
知识网络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汽油、酒精等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溶解过程:放热(如氢氧化钠)和吸热(如硝酸铵)
分类:①按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的多少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②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分
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
知识网络






定义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
100
g溶剂
③饱和
状态(饱和溶液)④质量单位“g”
②影响因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点: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溶解度曲线:交点:相同温度时两种或几种物
质溶解度相等
线:反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知识网络


定义要素:①一定温度
②101
kPa
③1体积水中
④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外因:温度、压强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性质
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他:如体积比
×100%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
溶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
。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是最常用的溶剂。
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气压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析出
稳定 
均一 
混合物 

考点分析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放热
①  
  (固)、
②  
 (液)等
通常会引起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变化
吸热
③    (固)等
无明显现象
氯化钠(固)、蔗糖等
氢氧化钠 
 浓硫酸
硝酸铵 
考点分析
3.乳化现象(1)乳化: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乳化成能随着水流动的
细小液滴。
(2)应用: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去除衣服、餐具上的油污。
乳化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考点分析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溶液都是无色的。(  )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3.在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而溶剂只能有一种。(
)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
【分析】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显蓝色。
【分析】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
√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
√ 
5.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

6.将CaO固体加入水中会放热,这是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
7.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固体。(  )
8.密闭容器内物质溶解时,若吸收热量,则会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若放出热量,则会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
) 
?
√ 
【分析】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考点分析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 
√ 
溶液
溶质
溶剂
稀盐酸
石灰水
稀硫酸
白醋
75%酒精溶液
碘酒
硫酸亚铁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
HCl
Ca(OH)2
H2SO4
CH3COOH
C2H5OH
I2
FeSO4
H2O2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C2H5OH
考点分析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1.[2020云南昆明]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氢
B.面粉
C.泥沙
D.冰块
2.[2020辽宁大连]下列过程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
B.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
C.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表面的油污
C
A 
体验中考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3.(2018·百色)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芒果汁
B.牛奶
C.玉米粥
D.糖水
体验中考
4.(2020·百色)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D
B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5.(2019·百色)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体验中考
B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6.
(2020·百色)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做好自身防护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家庭和学校常备洗手液、酒精、一次性口罩、温度计等。
(3)医用酒精是75%酒精溶液,其溶剂是_______
体验中考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归纳总结
除油污原理
原理
举例
溶解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乳化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化学反应
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油烟机
归纳总结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一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判断方法
考点分析
溶解度
考点二
不饱和 
饱和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加溶剂
升温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③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4)溶质结晶方法
①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的物质,如KNO3;
②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降温结晶法
蒸发结晶法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2.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
该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饱和状态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影响因素
内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
主要是温度(温度越高,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越大(熟石灰等物质除外)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越小 
越大
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一部分气体会从溶液中逸出。
打开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用气体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冷汽水人体内受热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从体内通过口腔散发出来。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用气体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
加热时,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气体从水中逸出。
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用气体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温度较高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鱼把头露出水面吸空气中的氧气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用气体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
整理归纳
(1)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
g溶剂”;③状态:“饱和状态”;④单位(g):“溶解的质量(溶质)”。
(2)固体溶解度(20
℃时)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举例
碳酸钙、氯化银
熟石灰、硫酸钙
碳酸氢钠、硼酸
硝酸钾、氯化钠
难溶 
易溶
考点分析
溶解度
考点二
考点分析
溶解度
考点二
3.有关溶解度计算
(1)计算依据: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计算方法
关系式法: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一定温度)
溶解度
+
100g
=
100+溶解度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36g
+
100g
=
136g
(三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例:20℃时NaCl溶解度为36g
4.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    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   
;③曲线上的点对应的物质溶液为饱和溶液。
线
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①曲线上方: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②曲线下方: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氢氧化钙
相等 
氯化钠 
硝酸钾 
考点分析
溶解度
考点二
温度
1.t3℃时A的溶解度为

2.
P点的含义:在该温度时,
的溶解度相同。
3.
N点为t3℃时A的
溶液,可通过
、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
考点分析
80g
A和C
不饱和
加入A物质
C>B>A
降温结晶
溶解度
考点二
6.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降温到t1℃时,会析出晶体的是
,无晶体析出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7.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用
法,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用
法,
考点分析
A和B
C
A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溶解度
考点二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  )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3.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可以通过升温变成饱和溶液。
(  )
4.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
5.搅拌能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6.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
考点分析
溶解度
考点二
【分析】 饱和溶液是相对于某溶质饱和,对于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如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仍能溶解适量硝酸钾。
? 
? 
√ 
√ 
? 
? 
【分析】没有指明温度。
【分析】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例1
(2019·烟台)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型示例
D
溶解度
考点二
1.(2018年百色)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2)p点表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
(填“>”或“<”或“=”)。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4)t2℃时,将60g
b物质加入到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
=
b>a>c
150g
体验中考
溶解度
考点二
2.(2019年百色)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2)t1℃时,取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
填“A”或“B”)。
(3)P点对应的B物质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不饱和
加溶质
体验中考
溶解度
考点二
C
3.
(2020年百色)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
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
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
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
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
D
体验中考
溶解度
考点二
4.
(2019年百色)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
(4)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

体验中考
加热时,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气体从水中逸出。
溶解度
考点二
5.
(2020年百色)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体验中考
压强
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一部分气体会从溶液中逸出。
溶解度
考点二
6.[2020浙江嘉兴]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D 
体验中考
溶解度
考点二
A 
7.[2020广东]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
℃升温到60

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
成不饱和溶液
体验中考
溶解度
考点二
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烧杯中液体温度
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原
因是 
          

(2)试剂A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钠固体(或浓硫酸、
氧化钙等,合理即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练一练
溶解度
考点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质量与 
 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1)所有溶液:
(2)饱和溶液:
溶质 
溶液
考点分析
2.溶液的稀释
原理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计算公式
m(浓)×a%(浓)=
m(稀)×b%(稀)
m(浓)+
m(水)=
m(稀)
m(溶液质量)=V(溶液体积)×ρ(溶液密度)
考点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配制溶液
考点分析
(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烧杯、   、    

(2)操作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用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   
 )。
④溶解: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    不
断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胶头滴管 
玻璃棒 
量筒 
托盘天平 
胶头滴管 
玻璃棒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⑤装瓶: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3)注意事项:①用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②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
      
     
保持水平。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考点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1)所需仪器: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与用固体配制溶液相比,少了   
、   。
(2)操作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
药匙
托盘天平
考点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m(浓)×a%(浓)=
m(稀)×b%(稀)
m(浓)+
m(水)=
m(稀)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③混匀: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
杯中,用玻璃棒搅拌;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3)误差分析
误差
原因
举例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质的量偏少
①溶质中有杂质;②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且用到游码;③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④转移药品时有撒落(或称量纸上有药品残留);⑤溶质没有完全溶解
溶剂的量偏多
①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②配制前,烧杯或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即仪器内原来就有少量水
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的量偏多
①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②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
溶剂的量偏少
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洒出
考点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相关数据的变化分析:
1.溶质质量增大。
(  )
2.溶剂质量减小。
(  )
3.溶液质量减小。
(  )
4.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
5.溶解度不变。
(  )
6.加入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小后增大,最终和加入
生石灰之前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分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质量减小,恢复到原温度后,溶质质量减小。
? 
√ 
√ 
√ 
√ 
√ 
考点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体验中考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1.[2020重庆A卷]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解析】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浓溶液和水→混匀→装瓶,该过程中不需要天平。
D 
2.[2020北京]从下图选择仪器,配制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  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 
(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
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6 
100
mL量筒、胶头滴管 
1∶9
体验中考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3.[2020山东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体验中考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4.(广西梧州市)关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广口瓶中
B
体验中考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记得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能判断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2.记住溶解过程的放热(如氢氧化钠)和吸热(如硝酸铵)现象;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能正确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概念;
4.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能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学会溶解度曲线的简单应用。
5.了解气体溶解度的含义,能用气体溶解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对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考点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2)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是最常用的溶剂。
(3)特征:①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气压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析出。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如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如

乳化现象:
(1)乳化: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能随着水流动的细小液滴。
(2)应用: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去除衣服、餐具上的油污。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溶液都是无色的。(  )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3.在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而溶剂只能有一种。(
)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
5.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

6.将CaO固体加入水中会放热,这是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
7.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固体。(  )
8.密闭容器内物质溶解时,若吸收热量,则会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若放出热量,则会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

[体验中考]
[2020云南昆明]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氢
B.面粉
C.泥沙
D.冰块
2.[2020辽宁大连]下列过程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
B.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
C.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表面的油污
3.(2018·百色)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芒果汁
B.牛奶
C.玉米粥
D.糖水
4.(2020·百色)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5.(2019·百色)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6.
(2020·百色)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做好自身防护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家庭和学校常备洗手液、酒精、一次性口罩、温度计等。
(3)医用酒精是75%酒精溶液,其溶剂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B
6.水
考点二:溶解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判断方法: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③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4)溶质结晶方法
①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的物质,如KNO3;
②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
2.溶解度
?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  ? 时所溶解的质量?
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内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
主要是
(温度越高,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越大(熟石灰等物质除外)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用气体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打开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4)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固体溶解度(20
℃时)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举例
碳酸钙、氯化银
熟石灰、硫酸钙
碳酸氢钠、硼酸
硝酸钾、氯化钠
3.有关溶解度计算
(1)计算依据: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计算方法
关系式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一定温度)溶解度
+
100g
=
100+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    变化的曲线。
(1)基本意义:
点: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交点:表示两种或几种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等;③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物质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为过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
线:曲线方向向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多数物质。如KNO3)
曲线方向不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少数物质,如NaCl)
曲线方向向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极个别物质,如Ca(OH)2]
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简单计算
例1:
(2019·烟台)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体验中考]
1.(2018年百色)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2)p点表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
(填“>”或“<”或“=”)。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4)t2℃时,将60g
b物质加入到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2019年百色)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2)t1℃时,取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
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A”或“B”)。
P点对应的B物质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的方法是 

3.
(2020年百色)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
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
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
4.
(2020年百色)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5.[2020浙江嘉兴]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6.[2020广东]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
℃升温到60
℃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
(1)
a
(2)=
(3)
bac
(4)150g
(1)C
(2)A
(3)
不饱和
(4)加溶质
D
压强
D
A
考点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质量与 
 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所有溶液:

饱和溶液:

2.溶液的稀释
计算公式: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配制溶液
(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烧杯、   、    

(2)操作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用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   
 )。
④溶解: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    不断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⑤装瓶: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
中称量)。②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
保持水平。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所需仪器: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与用固体配制溶液相比,少了   
、   。
(2)操作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
m(浓)×a%(浓)=
m(稀)×b%(稀)
m(浓)+
m(水)=
m(稀)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
③混匀: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
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3)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1)溶质的量偏少:①溶质中有杂质;②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且用到游码;③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④转移药品时有撒落(或称量纸上有药品残留);⑤溶质没有完全溶解。
(2)溶剂的量偏多:①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②配制前,烧杯或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即仪器内原来就有少量水。
◆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溶质的量偏多:①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②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
溶剂的量偏少: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洒出。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相关数据的变化分析:
1.溶质质量增大。
(  )
2.溶剂质量减小。
(  )
3.溶液质量减小。
(  )
4.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
5.溶解度不变。
(  )
6.加入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小后增大,最终和加入
生石灰之前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体验中考]
[2020重庆A卷]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2.[2020北京]从下图选择仪器,配制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  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 
(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
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3.[2020山东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4.(广西梧州市)关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广口瓶中
[参考答案]
1.D
2.(1)6
(2)100mL量筒、胶头滴管
(3)1:9
3.D
4.B
复习目标
知识网络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汽油、酒精等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溶解过程:放热(如
)和吸热(如

分类:①按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的多少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②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分为




①定义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
100
g溶剂
③饱和状态(饱和溶液)④质量单位“g
②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点: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溶解度曲线:
交点:相同温度时两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线:反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定义要素:①一定温度
②101
kPa
③1体积水中
④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气体体积
②影响因素:外因:温度、压强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性质
溶解度
溶液组成的
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他:如体积比
考点分析
36g
+
100g
=
136g
(三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例:20℃时NaCl溶解度为36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