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一历史试题2021.4考生须知1.本试题分为卷I和卷II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填在规定位置。3.请将你选出的选择题答案填凃到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卷I(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5个)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影响因素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自然和历史环境的不同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2.依据下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A.法兰克王国B.奥斯曼帝国C.古罗马帝国D.俄罗斯帝国3.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算起。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文献史料并不可信B.考古发现推动历史研究C.考古发现价值更高D.多种史料得到相互印证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材料反映了波斯帝国国王是正义的化身B.注重社会教化国王权力来自于神D.实行君主专制5.下图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A.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B.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C.阿拉伯商人活动广泛D.巴格达是世界最大城市6.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材料主旨是A.地理环境影响非洲历史B.殖民侵略造成了非洲的落后C.殖民扩张促进美洲发展D.非洲黑人对美洲开发做出贡献7.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从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材料可用来研究A.新航路开辟的动因B.新航路开辟的对英国的影响C.航海家们的冒险精神D.新航路开辟的曲折历程8.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A.彻底解除了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思想D.大力张扬人的个性9.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带来的实际效果是A.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B.调整了人与上帝的关系C.调整了人与人的关系D.调整了人与社会的关系10.大革命时期,仍旧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会遭到嘲讽。大革命后,衣着华丽者几乎有反革命的嫌疑,而下层民众简单、朴素的服装样式却成为时尚潮流。服饰不再是等级制度的鲜明外衣,而是法国人民政治立场的表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政治参与的强化B.经济基础的变革C.基础教育的发展D.理性精神的传播11.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填入处最恰当的应是火车B.瓦特C.成果D.工厂12.在英国,大约从1760年开始,棉纺织技术出现诸多创造,打破了纺织生产的瓶颈。在此影响下,一个新的发明浪潮席卷而来,各类新式机械装置的发明轮番登场,专利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A.纺织技术突破引领技术创新潮流B.世界市场形成推动技术创新C.政府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强动力D.工业革命推动专利制度产生13.一项调查显示: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是开始于哪一时期的现象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四五十年代D.1500年前后14.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材料表明A.技术发展推动妇女角色转变B.民主政治促使女权意识增强C.社会分工细化助推妇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加剧男性离乡15.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16..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者”“《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建立及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17.1851年,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诞生;1863年,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诞生;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第一国际”。这表明A.工人运动出现联合斗争的趋势B.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C.工人斗争从自觉走向自发阶段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了现实18..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由此可知A.资产阶级摧毁了各国的民族工业B.世界市场缩小了各国的差距C.资产阶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市场推动了贸易制度化19.史论是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以下内容中属于史论的是①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②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展示了工业对人类的馈赠。③展览会上,大批观众前来欣赏工业产品,像英国纺织品、铁制品等。④参观者对水晶宫的展览大为惊奇,对工业社会的成就赞不绝口。A.①B.②C.③D.④20.下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发展滞后B.工业成为经济主导C.牺牲农业为工业服务D.英国经济比例失调1841年1877年21.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材料说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压迫B.民族意识的觉醒C.工业被彻底摧毁D.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22.1595年后,荷兰民间陆续成立了一批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1602年,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些公司在政府干预下合并成为联合公司,并获得议会授权,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获准与其他国家签订正式条约,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这说明荷兰商业资本主导国家的内外政策B.工业资本急需开拓海外市场C.政府在殖民活动中起重要作用D.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23.如图反映的是15﹣19世纪近四百年间的某一历史现象,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亚洲人民遭受劫难C.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D.导致了欧洲阶级关系变化24.马克思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了价值。”这折射出奴隶贸易A.提高了殖民地的国际地位B.促进了殖民地的整体发展C.直接引发了欧洲工业革命D.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25.在今天拉美国家中有些地名带“圣”字,如圣胡安、圣塔菲、圣地亚哥等,这和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宗教信仰有关,也有一些以人名来命名的地名,如哥伦比亚城、麦哲伦海峡等。可见,美洲地名A.宗教色彩极其浓厚B.受到殖民扩张的影响C.打上种族歧视烙印D.来源于本地传统文化卷II(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26.(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发达。这里的人们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史料1史料2(1)依据材料一,构建“字母文字”发展结构图,(2分)并指出其说明了什么。(2分)(2)史料1和史料2研究阿拉伯文明的视角有何不同?(2分)并说明其共同的价值。(5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对金银财富和新市场的追求日益迫切。西欧人在长期的航海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及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传入都为航海活动提高了条件。15世纪末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许多新的航路得到开辟。新航路开辟大大提升了世界贸易发展。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与阿拉伯商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欧洲人在大西洋贸易中开辟出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其中欧洲人也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新航路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世界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整体世界开始。-------摘编自《世界史》依据材料认识历史的史观和方法,评述工业革命。28.(17分)阅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回答问题。学习情境一(7分)(1)某同学建构了学习图,请帮助其完成上图.指出①②应填内容(2分)依据学习结构,谈谈你对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认识。(5分)学习情境二(10分)英国宪章运动19世纪在英国煤矿工作的童工1824年欧文在美国进行“新和谐公社”试验(2)上面三幅图可用来研究什么问题?(2分)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2分)(3)综合三幅图,对其反映的历史进行解释。(6分)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5年伊朗(时称为“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到: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瞒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编者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能纯粹归于偶然”的因素。(4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的意义。(6分)县区学校姓名准考考号密封线密封线县区学校姓名准考考号密封线《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运来的茶叶;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黑奴等。---(美)菲利浦.希提,马坚《阿拉伯通史》人文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武器(14世纪---18世纪)①近代科学②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7世纪---19世纪资产阶级改革密封线PAGE高一历史第=12-1页共8页高一历史第=12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BCBDCAACBD11121314151617181920CABAADACAB2122232425DCCD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1分)(1)示例:(2分)说明:字母文字的源头是腓尼基字母;文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2分)(2)史料1从经济视角,史料2从文化视角。(2分)共同价值:(1)为研究阿拉伯文明提供了实证史料。(1分)(2)史料都说明了阿拉伯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发展。阿拉伯商人与亚非各地贸易发达,推动了各地经济交流与发展;阿拉伯文化吸收了各地文化成果,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亚非文化。(4分)27.(12分)评述:示例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急需生产方式变革。政局稳定,政府鼓励,资本积累,重视教育提供了工业革命的条件。(2分)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1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生产力飞跃发展,管理方式也重大变革;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工业革命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3分)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两大阶级;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工人运动蓬勃发展。(2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加剧,亚非拉人民遭到殖民侵略。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4分)28.(17分)(1)①新教②理性主义。(2分)认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历史的进步。欧洲反封建斗争首先从思想领域进行。人文主义、新教、近代科学和理想主义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其推动了历史发展。(5分)研究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2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影像史料等。(2分)(3)解释: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本主义弊端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2分)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1分)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公正理想社会。(1分)这些斗争和探索虽然都失败,但其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分)29.(10分)(1)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亚洲各国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4分)(2)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历史.doc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