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天:质量守恒定律考向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应用考向2:微观反应示意图【例题1】【2020山西】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A.H2OB.H2C.COD.N2【例题2】【2020青海】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题3】【2019湖南益阳】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填空)。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1、【2020辽宁抚顺】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A.NO2B.COC.NOD.N2O52、【2018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2019青海西宁】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有机化合物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5、【2020河北】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6、【2020黑龙江龙东】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4255反应后质量/g0x521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的值为18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D.丙一定是催化剂7、【2019广西桂林】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8、【2019甘肃天水】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x=2B.d是催化剂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9、【2020辽宁营口】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10、【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11、【2020云南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12、【2019.深圳】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13、【2020湖南邵阳】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14、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15、【2020黑龙江哈尔滨】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H4B.C4H4SC.C4H6SD.C4H8S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4、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命题考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天:质量守恒定律考向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应用考向2:微观反应示意图【例题1】【2020山西】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A.H2OB.H2C.COD.N2【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1个氮原子、5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A。【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例题2】【2020青海】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D【解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据此解题即可。A、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正确;B、反应前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不为零,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不正确;C、反应前分子的种类是氮分子、氢分子,反应后是氨分子;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反应后是2,分子种类和个数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正确;故选D。【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例题3】【2019湖南益阳】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填空)。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答案】(1)分子,3:1,A;(2)A;(3)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020辽宁抚顺】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A.NO2B.COC.NOD.N2O5【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A。2、【2018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3、【2019青海西宁】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有机化合物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答案】B【解析】由2C2H5SH+9O24CO2+6H2O+2X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8个,反应后应该是1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2;A、X是二氧化硫,不含有碳元素,表示有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100%=50%,该选项说法正确;C、X中不含有碳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32:32=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4、【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不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选项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C正确;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5、【2020河北】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6、【2020黑龙江龙东】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4255反应后质量/g0x521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的值为18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D.丙一定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乙的质量为:x=34+2+5+5-(0+5+21)=20,故甲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为20,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0-2):(21-5)=18:16=9:8,说法正确;D、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说法错误。故选:C。7、【2019广西桂林】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答案】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0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个分子变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过程不能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故正确。故选:C。8、【2019甘肃天水】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x=2B.d是催化剂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a由6.4变为5.2,减少1.2,为反应物;c由4.0变为7.2,增加2.8,为生成物;d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或催化剂,B项不正确;根据参加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判断b参加反应的质量=2.8-1.2=1.6,进而判断x=3.2-1.6=1.6,A项错误;c为生成物,且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判断c一定是化合物,C项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项正确。故选D。9、【2020辽宁营口】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A、生成物是水与二氧化碳,两者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故A正确;B、甲即为乙醇,则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3:8,故B正确;C、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即:(3×16)(2×44)=54:88=27:44,故C错误;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甲和乙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故D正确;故选C。10、【2018山西省】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A。11、【2020云南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一开始,a=5g、b=17g、c=6g、d=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14g、b=0、c=6g、d=10g,故反应后,a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是6g,不符合题意;B、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a、b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7g-0)=9:17,符合题意;D、参加反应的a、d的质量比为:(14g-5g):(10g-2g)=9:8,但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19.深圳】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答案】D【解析】A选项中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选项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C选项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13、【2020湖南邵阳】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因为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B。14、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答案】(1)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2)白烟;瓶塞飞出;没有。【解析】(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液体飞溅;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填: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瓶塞飞出;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这是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故填:白烟;瓶塞飞出;没有。15、【2020黑龙江哈尔滨】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1)见下图。(2)氧化汞分子发生再分分成氧原子和汞原子;(3)见下图。【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图C中应补充一个氧分子,如下图::(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氧化汞分子发生再分分成氧原子和汞原子;(3)图中非金属原子是氧原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H4B.C4H4SC.C4H6SD.C4H8S【答案】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B。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故选C。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故选:D。4、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答案】(1).H2O;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2).CD【解析】(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错误;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正确。故选D。命题考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天 质量守恒定律(原卷).doc 第9天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