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天:碳单质及其氧化物考向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考向2: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考向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考向4:温室效应和低碳生活【例题1】【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例题2】【2020湖南邵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例题3】【2020山东临沂】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1、【2019辽宁本溪】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可燃性B.都有导电性C.都是黑色固体D.都有滑腻感2、【2019湖南益阳】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D.碳单质不溶于水3、【2020辽宁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A.水蒸气B.COC.CH4D.CO24、【2020湖北鄂州】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5、【2018广东广州市】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6、【2018湖北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7、【2019山东德州】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8、【2020黑龙江牡丹、鸡西】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9、【2019山东东营】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10、【2019湖北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1、【2019.重庆A卷】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12、【2019重庆B卷】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13、【2020江苏苏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14、【2019湖北宜昌】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15、【2019黑龙江绥化】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___不同。(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用途原因分析A石墨可用作电极石墨可导电B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很大C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碳具有氧化性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命题考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天:碳单质及其氧化物考向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考向2: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考向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考向4:温室效应和低碳生活【例题1】【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答案】D【解析】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碳单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例题2】【2020湖南邵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答案】B【解析】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符合题意;C、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故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不符合题意;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例题3】【2020山东临沂】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答案】(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H2CO3;(3).气球胀大;【解析】(1)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图1实验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故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容器中压强小于外界,故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1、【2019辽宁本溪】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可燃性B.都有导电性C.都是黑色固体D.都有滑腻感【答案】A【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是深灰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墨有滑腻感,金刚石没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2、【2019湖南益阳】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D.碳单质不溶于水【答案】A【解析】A、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B、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故选项错误。C、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碳单质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3、【2020辽宁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A.水蒸气B.COC.CH4D.CO2【答案】B【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阻止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而水蒸气、CH4、CO2均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B。4、【2020湖北鄂州】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答案】C【解析】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A错。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错。C、碳酸钙含钙元素,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C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D错。故选:C。5、【2018广东广州市】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答案】A【解析】A.金钢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A正确;B、自然状态下金钢石是透明正面体晶体,石墨是黑色有金属光泽固体,B错误;C石墨导电,金钢石不导电,C错误;D金钢石硬度大,石墨质软,D错误;故选A。6、【2018湖北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答案】B【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故说法正确。故选B。7、【2019山东德州】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答案】B【解析】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可作散热材料和作新型电池的电极;石墨烯只碳元素组成,是一种单质;石墨烯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B。8、【2020黑龙江牡丹、鸡西】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答案】A【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B错误;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错误;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酸雨的是二氧化硫,D错误;故选A。9、【2019山东东营】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答案】C【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故A说法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B说法正确;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故D说法正确。故选:C。10、【2019湖北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D、上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法不正确。故选:D。11、【2019.重庆A卷】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答案】C【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过程中,由于一氧化碳易爆炸,加热前先CO把装置内空气赶走,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再加热Fe2O3;反应过程中出现红棕色的逐渐变黑;反应后尾气含有一氧化碳气体有毒,需要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污染空气。故选C。12、【2019重庆B卷】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答案】D【解析】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用木炭烤火易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石墨导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故选D。13、【2020江苏苏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答案】D【解析】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和CO2,故错误;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14、【2019湖北宜昌】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CO+O22CO2;(2)CuO+COCu+CO2。【解析】(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放出了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2CO2;(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Cu+CO2。15、【2019黑龙江绥化】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___不同。(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1)排列方式;(2)疏松多孔;(3)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4)C2H2。【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本题。(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应使用碳素墨水笔,是因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用途原因分析A石墨可用作电极石墨可导电B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很大C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碳具有氧化性【答案】A【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石墨来制电极,故正确;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所以可用金刚石来刻画玻璃,故正确;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故正确;D.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焦炭来冶炼金属,故错误。故选D。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杯中水面上升故①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②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答案】D【解析】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用木炭烤火易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石墨导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故选D。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答案】B【解析】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具有还原性,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故选项说法正确;D、活性炭、木炭的主要成分均是碳,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命题考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天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原卷).doc 第12天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