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第13天 二氧化碳的制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第13天 二氧化碳的制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天:二氧化碳的制取
考向1:气体制取的装置
考向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例题1】【2019.北京】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例题2】【2020山西阳泉】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1、【2019山东德州】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
?
B.收集?
?C.干燥?
?D.验满
2、【2018山东泰安】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
3、【2019山东省潍坊一模】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18浙江湖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5、【2020福建】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6、【2018江苏扬州】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

A.
H2
B.
N2
C.
O2
D.
SO2
7、【2019江苏苏州】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8、【2018山东威海】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9、【2018年北京】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江苏无锡】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5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6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CO2能溶于水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1、【2020青海】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12、【2020陕西】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4)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C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A
B  
 
C
D
2、下列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是(  )
A.确定所制气体的反应原理
B.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
C.明确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
D.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
3、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d_________.
(2)收集干燥的气体,可选用_________(填“C”或“D”)戴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氢气时,用B装置代替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命题考向
经典聚焦
考前模拟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天:二氧化碳的制取
考向1:气体制取的装置
考向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例题1】【2019.北京】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答案】A
【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该实验方
案不合理。故选A。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以及验满、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题2】【2020山西阳泉】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2).;(3).碳酸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合理即可);(4).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溶液中含有盐酸(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
【方法技巧】熟悉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以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制取与收集装置等,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注意一一对应。
1、【2019山东德州】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
B.收集?
?C.干燥?
?D.验满
【答案】D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洗气装置遵循“长进短出”原则;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故选D。
2、【2018山东泰安】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
【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无需考虑是否具有可燃性。
3、【2019山东省潍坊一模】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图示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A不正确;
B、图示为使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进气导管未伸入浓硫酸中,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通过浓硫酸,未达到干燥的目的;故B不正确;
C、图示为气体的收集装置,集气瓶瓶口向下,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正确;
D、图示为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伸入试液中的导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D正确;
故选D。
4、【2018浙江湖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答案】A
【解析】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b口进气,由a口排出水,故方法不正确;
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下端被排出,所以氢气必须从b端进入,使空气从下方排出,故方法正确;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由a口排出水,故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所以二氧化碳必须从a端进入,使空气从上方排出,故方法正确;。
故选A。
5、【2020福建】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6、【2018江苏扬州】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

A.
H2
B.
N2
C.
O2
D.
SO2
【答案】A
【解析】A、H2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B、N2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但密度与空气相近,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D、S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19江苏苏州】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答案】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错误;
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错误;
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8、【2018山东威海】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答案】B
【解析】A.
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故选B。
9、【2018年北京】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aCO3+2HCl=CaCl2+CO2↑+H2O;(2).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
【解析】(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0、【2019江苏无锡】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5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6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CO2能溶于水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1).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通过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2).CO2+Ca(OH)2=CaCO3↓+H2O、
CO2溶于水、振荡、ac
【解析】(1)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D:,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
③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因为反应在继续进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增大,锥形瓶内的液体就会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液面下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
④与A装置相比,
C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还可以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因此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通过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2)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烧瓶乙中注入的是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和其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②曲线1表示的是水加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压强的变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因此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CO2溶于水;振荡增大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使溶解更充分,溶解速度加快,瓶内压强减小就加快,因此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
③不管是曲线1还是曲线3,开始一段瓶内压强增大是气体中加入液体短时间内体积增大造成的。经过短暂的压强增大后,瓶内压强都逐渐变小。曲线1表示的是水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瓶内的压强减小,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当然,二氧化碳在溶于水时有没有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中不能得出结论,需要补充一个证明碳酸的实验。通常情况下一体积水中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如果氢氧化钠不跟二氧化碳反应,只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瓶内压强减小应该跟曲线1相似,而实验中曲线3注入二氧化碳中瓶内压强减小幅度远大于曲线1,说明二氧化碳除了溶于水,还跟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ac。
11、【2020青海】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答案】(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
CaCO3+2HCl=CaCl2+H2O+CO2↑;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的大
【解析】
【详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可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D;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物理性质。
12、【2020陕西】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4)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C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1).锥形瓶;(2).A;;(3).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n口处,小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4).④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利用过氧化氢溶于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从m口进,n口出。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n口处,小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二氧化碳气体从长管进,短管出,即m口进,n口出时,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行。
②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所以C中盛烧碱溶液时,从长管进,短管出,即m口进,n口出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行。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C中盛浓硫酸时,从长管进,短管出,即m口进,n口出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可行。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不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因为没有对比试验,不可行。故选④。
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A是固固加热型,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浓硫酸来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正确;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即C,正确;
D、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A。
2、下列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是(  )
A.确定所制气体的反应原理
B.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
C.明确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
D.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用一个什么反应来生成这种气体,即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气体,不需要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d_________.
(2)收集干燥的气体,可选用_________(填“C”或“D”)戴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氢气时,用B装置代替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答案】(1).分液漏斗、集气瓶;(2).C、防倒吸;(3).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解析】(1)仪器a是分液漏斗,仪器d是集气瓶。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选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与G装置中。
(3)B装置中用了隔板,可以使固体和液体随时分离,故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由b管通入。
命题考向
经典聚焦
考前模拟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