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6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6份)

资源简介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折耗/折中 舍弃/退避三舍 差强人意/差之毫厘
B.供应/供词 当场/安步当车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颤音/颤栗 载体/载歌载舞 大处落墨/大大落落
D.散漫/散步 倔强/强弩之末 靡靡之音/望风披靡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D.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晚,我市新落成的艺术中心上演了第一场高雅音乐会,基本爆满的上座情况为我市领导和市民挣足了面子。
B.班主任要张烨负责出一期庆祝国庆的黑板报。这个任务,对于重理轻文的张烨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
C.李辉解这道数学题的方法很有新意,可是他很不自信,一次又一次找老师确认,老师不胜其烦。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①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注释: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数:计算,列举
C.道其风俗之美 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
6.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耸然而特立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辟地以为亭 不然,籍何以至此
C.盖天下之平久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 )(3分)
例句: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颍考叔,纯孝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来,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以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也”“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3分)
②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简要赏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4分)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 ,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师者, 。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风雅之美
无论是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还是灵异,应该说中国的所有戏曲形式都对这些有所涉及,但是“风雅”二字大概是只属于昆曲的特质。
大家看昆曲会发现,几千年的浩荡沧桑、一个人的命运起落,有可能都凝聚于一时一地,展现在一个空空的舞台之上。昆曲之美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是人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审美是一种眼光,一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同样的审美高度。一个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发现美的人,当他去看昆曲的时候,所把握住的美一定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昆曲的风雅就在于它没有边界,你会在一种既定的审美引导下去配合它完成一种默契的想象。昆曲表演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扇胸是非常风雅的,巾生一般都穿着长褶子,长衫颜色浅浅淡淡,扇子在胸前飘飘逸逸,儒雅风流,这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气质的。无法想象,一个巾生把扇子拿在肚子上会是多么的可笑。武者身形高大,气魄较强,如果他的扇子缓缓在胸部扇动,那反倒显得拘泥了,所以武行扇扇子一定扇在腰上,令人感觉整个人气势是阔大的。丑诙谐幽默,扇子扇到肚子上,这本身就具有喜剧感。媒婆扇子扇到肩上,展现的是她们阿谀逢迎、八面玲珑的个性,将扇子拿得高高的,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一种有点轻浮的、油滑的市井中说媒拉纤的形象。“僧扇手心,道扇袖”则反映的是出家人与凡俗的不同。一把扇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学问,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但是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
中国戏曲的写意之大,可以大到三步五步走过千里万里。昆曲舞台上的《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大英雄赵匡胤在路上搭救了赵京娘,又送她回家的故事。两个人在台上走走唱唱,三转两转,千里之路已经走完了。林冲夜奔,不过是听到舞台上几声更鼓,已经一夜天明。
这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写意。跑圆场也好,听更声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溶入在人的生命故事里,一个人的生命背景、教养出身,会决定他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风范,这些风范又会在一些归类的人身上凝聚成一些大体相同的程式。
其实,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总在发展之中。任何一个个体学习一出代代相传的戏码时,他都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进行自己的个性处理,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处声腔,还可能是行头打扮甚至是舞台布景。比如现在大家很熟悉的舞台上的白素贞的形象,一身素白,头上一个红绒球,这是梅兰芳先生确定下来的装扮。一身缟素是她冰清玉洁的象征,鲜红的绒球犹如画龙点睛,她不同凡人的身份一下子就呼之欲出了。从个性化的处理到最终成为一种程式,正是一代代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种程式化一定是变化的、流动的,在规矩与创新之间。
在中国戏曲中也有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这一说法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格律诗时谈到的,意思是说格律诗的创作受到限制在于它有格律,但是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些规矩,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反而更有铿锵的节奏,更有力度和韵致。戏曲也是一样,如果完全受到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那么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大艺术家,都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戴着镣铐起舞,舞出一种极致的无可替代的美。
(节选自《于丹·游园惊梦》,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得5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这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所共有的特点。
B.观赏昆曲需要审美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敏锐发现美的人,才是具有高度审美眼光、能够领略昆曲风雅美的人。
C.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物的命运起落,都有可能在虚拟的有限时空场景中展现出来。
D.诺大的舞台,三两个人物,简单的动作,几声更鼓,这就是所谓戏曲的写意,它注重人物的态度风范,注重故事。
E.戏曲表演的程式是艺人个性化创作与无数艺人不断努力探索、完善的结果,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13.下列对有关“戴着镣铐跳舞”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但凡创作,都有形式问题,古诗尤甚,所以“镣铐”说法最为恰当。
B.中国的戏曲离不开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这就是它的“镣铐”。
C.规矩未必就是戏曲表演负重的“镣铐”,关键还在于能否灵活运用。
D.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距”,也就达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理想境界。
14.“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却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请以扇子的表演为例,说说昆曲程式中主要的“密码”是什么。(4分)
15.从文意上看,昆曲的“风雅之美”具体指什么?(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与历史亲近的时刻
高 鹏
一个梦,一个不曾长大的梦,如一片枫叶含在稚童的书页唇间,如一个笑靥旋在少年的睡中,如老人们述说娓娓的童话,印在夏夜纳凉蒙童神往的双眸中。
然而,在6月渐渐炽热的暑气挟带着风沙侵袭京城时,我却让这个成长了几十年的梦,瓜熟蒂落为一个圆满的现实。
北京,这个旧时多少帝王希冀天下平安、四海平安、万世平安的首都,沉淀和爬伏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苍苔;天安门这个耳熟能详、几近圣明的名词,已不再是仓颉所造方块字的抽象,我终于走近了您,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
气屏住了,脚牵住了,目光凝住了,血凝住了,这就是千百回在画中、课本中、报纸中、广播中、影视中连连轰炸过大脑屏幕的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般的天安门么?梦境与现实仅几步之遥,其后却逶迤了30余个台阶,而每一个台阶就是整整365天,就是整整一轮春夏秋冬!我身临其境,心境正如同美食家面对美味佳肴,总先停箸止叉,细细品尝食物的美色和诱人的醇香以及它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温馨;旅游家不急于接近山水的极致,只是远远地陶醉那迷离青黛色的山影在天边划下的连绵千里的际线和悬在其上的晚霞的壮美,细细体味由此所带来的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一样;面对天安门,我如仓猝上阵的士卒,急急调整装备着心境,真正舍不得那样快地接近这个曾经为之梦萦魂绕的圣殿,只是眼含热泪远远地伫立,目光所及,将天安门城楼的每一堵红墙,每一握栏杆、每一块琉璃、每一个雕梁摩挲,并陶醉于由它所带来的一波波激动、眩晕和不可捉摸的虚幻感。而当我真正走进天安门时,我竟举止失措、如痴如呆地用我的十指一寸一寸地盲人摸象般地抚遍了弧弧曲桥、峙峙华表、朱红厚墙、锃亮门叩。唯有肌肤之亲,一切的虚幻才不再虚幻了。
我知道,我正在亲近天安门,正在亲近一部浩浩渺渺的中国历史。刮过几个世纪的朔风,羌鼓依然隐隐可闻:幡旗猎猎,狼烟四起,马蹄沓沓,滚过了秦关汉堞,驮来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射向大漠渺渺,雕落之处,便隆起了一座巍峨大都,便腾飞了大漠龙蛇。又过了几世纪,凤阳布衣,揭竿再起,披甲穿铠,轰隆隆哗啦啦烧坍了百里流金的故都,凤凰火中涅槃再生,重又垒造了个威凛凛加四海、剽悍悍震天下的北平之都。历史真是太沉甸,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
墙,朱红的;烽火,朱红的;鲜血,朱红的;和平,朱红的;灵魂,朱红的: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朱红的。荒蛮远古,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力竭而倒,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邓林为芳菲;精卫填海,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昼夜不息,矢志不改……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秦风汉月、唐诗宋词元曲离骚赋,也分明在琉璃鳞瓦上流韵溢彩,天安门任人仰视为一条七彩的虹。历史悠悠,华夏煌煌。当历史的巨剪并不酣畅淋漓地剪去曳在清朝脑后的长辫之时,也剪开了近代历史的帷幕,长辫怦然掉地,中国也怦然掉地,这个雕琢了5000年的精致瓷器,一时四分五裂,五裂四分。直至1949年那个宜人的深秋,一个湖南伟人弯下他魁梧的身躯,收拾金瓯一片,用他的巨手重新聚合了这个古老的瓷器,并将它高高地举过了头,让世人重新炫目了它四射的芒刺。
登临天安门城楼的台阶,短短地只需几分钟,而历史地整整踯躅徘徊了成百年。铺着红地毡的台阶呵,曾目睹了多少帝王将相的沉浮荣辱,也谛听了共和国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笑声。站在天安门城楼,我努力地去贴近去还原那个曾经发出过“从此站起来”的巨吼的地方,去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我扫视了辽阔广场,历史有如片片浮云,聚拢而来,作铜钟大吕之声。此刻我进一步领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我知道,我就站在历史的中心,就站在历史的巅顶,俯瞰四海五洲。
16.文章开头所写的“梦”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梦”写起?(4分)
17.作者在“与历史亲近的时刻”,经受了哪些“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请结合全文分条表述。(5分)
18.“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一句中“民族魂、民族气概”指的是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内涵,结合现实谈谈要如何体现这种精神。(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8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20.温州高铁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埋车头盖土是为了便于抢险,“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句话被作为“高铁体”在微博、论坛等大量传播,受到网友热议。这句话迅速蹿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点评。(4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身处海滨城市的你,对大海一定不陌生。它也许牵动过你的记忆,也许触动过你的情绪;它也许是你学习的榜样,也许是你前进的动力……
请以“面对大海”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7.C(A使动用法,B为动用法,C意动用法,D形容词作名词)
8.A(原文“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9.(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错两处扣1分)
(2)①向滁州人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诸、近各1分,句意1分)
②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刺史)的事情。(以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10.(1)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2分)。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出征将士早已阵亡成为无定河边凄凉的白骨;闺中少妇(少女) 却仍做着年轻英俊的丈夫(情人)归来团聚的美梦,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分)。
(2)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分),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1分) , 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灾难(1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仲尼厄而作《春秋》(必须有书名号)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12.【信息整合】(5分)C E(A 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等并非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共有的特点。B 原文的意思是审美能力高的人,则对昆曲美的把握会比别人多些。 D 原文并没有说到戏曲的写意是注重态度风范,注重故事。)(错一个扣3分)
13.【概念理解】(3分)A(“镣铐”的说法是针对格律诗而言,并非指所有古诗,“古诗尤甚”一说与文意不符)
14.【句意理解】(4分)
借助特征性的动作表现人物(2分),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动作也不同(2分)。
15.【要点归纳】(4分)
写意式的舞台表演带给观众美妙的幻化想象(2分);看似简单的程式传递生活深厚内涵,令人怦然入心、过目不忘(2分)。
16.特点:珍贵、甜美而又令人神往。
原因:①因为有梦,才有圆梦的企盼和入梦的行动;②为下文叙写走近北京、走进天安门的所见所思所感作铺垫。(特点2分,原因各1分)
17. ①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②中国历史的分裂之痛和聚合之喜;③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④领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一点1分,能分点罗列写满4点得5分)
18. ①开拓精神;②牺牲(或追求)精神;③奋斗(或矢志不移)精神。
(第一问3分,一点1分;第二问3分,能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19.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
(一句2分,共8分)
20.此句话迅速蹿红表面上看是人们对王勇平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的不满,(2分)从深层次看表达的是人们对漠视生命、推脱责任的不公现象的强烈不平和愤懑。(2分)
译文: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本试卷共7页,8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D.血浆、淋巴液、淋巴
2.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 D.淋巴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
A.钠离子 B.葡萄糖 C.血浆蛋白 D.呼吸酶
4.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是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6.可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无机离子是
A.K+ B.Na+ C.Ca2+ D.HC03-
7.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8.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9.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10.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12.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
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 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13.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是
A. 传出神经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感受器
14.静息时和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w.w.w.k.s.5 u.c.o.m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1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1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可导致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17.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某部分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觉神经中枢 C.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
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 B.刺激 C.反射 D.条件反射
1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小脑 C.皮肤 D.大脑皮层
2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 ②钱塘江滩涂的全部生物 ③天目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西溪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2.幼年生长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A.巨人症 B.甲亢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23.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 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
24.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2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6.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这种调节方式为
A.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体液调节
27.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A.汗腺 B.肾 C. 大肠 D.肺
28.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 骨髓 B. 胸腺 C. 脾脏 D.小脑
29.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30.下列细胞能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起作用的是
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31.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3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33.下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作用范围 比较广泛 较局限
D.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34.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35.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 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 溶菌酶杀死细菌 D.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36.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37.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
38.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
39.下列植物的运动中,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A.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 B.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
C.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 D.水平放置的幼苗的根向下生长
40.将燕麦的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经过一段时间后将
A.向左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弯曲 D.无规律弯曲
41.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能产生向光性,其感受光刺激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的尖端和尖端的下面 B.尖端的下面和尖端
C.都在胚芽鞘的尖端 D.都在尖端的下面
42.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43.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促进光合作用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D.促进细胞伸长
44.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4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D.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4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甲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用琼脂块乙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47.在进行月季扦插繁殖时,常选择带芽的插枝,这是因为芽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48.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下列哪种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的左右?
A.乙烯 B.赤霉素 C.青鲜素 D.-萘乙酸
49.在栽培番茄的过程中,要使枝多、花多、果多,达到增产的目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A.除草松土 B.加强灌溉 C.适时摘心 D.多施氮肥
50.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进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CO2 B.乙烯 C.脱落酸 D.生长素
5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 C.迁出率和迁出率 D.出生率和死亡
52.在下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D
53.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54.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55.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56.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57.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闻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
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58.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那一因素有关
A.食物种类 B.光照强度 C.湿度 D.温度
5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60.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61.对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62.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缩手反射 C.膝跳反射 D.小狗算数
63.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64.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下列哪些组成
A.突触小泡 B.突触前膜 C.突触间隙 D.突触后膜
65.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66.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的身体变化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增多 D.汗液分泌减少
67.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68.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示意图(A和B代表激素,①②③④代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下丘脑
B.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D.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通过③④过程抑制A、B激素的分泌
69.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
70.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原体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71.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
7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7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
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74.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下图①--⑤所示的处理:①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若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
7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其K值会变小  B.种群生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种群增长不受资源和空间限制        D.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常呈“S”型
76.下列哪一项是种群的特征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年龄组成 D.空间配置为水平结构
77.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直接达到的目的是
A.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B.降低蝗虫出生率
C.降低蝗虫死亡率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78.下列生物中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A.牛与羊 B.蚂蚁和体内的鞭毛虫 C.小麦和杂草 D.噬菌体和细菌
7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80.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
D.捕食可发生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A
B第Ⅰ卷(选择题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各大洲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南美洲地势呈三个南北纵列带
C.非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欧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东南亚地区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多雨 B.市场前景好 C.土壤深厚肥沃 D.种植历史悠久
3.当前世界上天然橡胶和油棕的最大产地在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拉丁美洲 C.南亚 D.东南亚
4.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不同的地理特征有
①多火山、地震 ②群岛国家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国家中,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最有利的是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读图,A为著名的古代建筑,B为某区域图。据此回答:6~9题。
6.图B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7.著名建筑物A的建筑材料按成因分属于
A.喷出岩 B.大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8.近几十年来,建筑物A遭受严重的侵蚀,其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气候变暖 C.酸雨危害 D.沙漠化
9.下列名胜古迹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与A建筑物相同的是
①敦煌莫高窟 ②自由女神像 ③四川乐山大佛 ④埃及金字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据此回答:10~12题。
10.中亚能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水源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11.与其他区域相比,中亚棉花质量好的有利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光照充足 C.热量充足 D.水源丰富
12.日本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棉花,其自然原因是
A.平原狭小 B.多地震 C.阴雨天多 D.河流短小
欧洲是世界经济和旅游业发达的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旅游和商务考察。
据此回答:13~14题。
13.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你可以告诉他那里一般
A.冬季气温比北京高 B.冬季雨雪天比北京少
C.冬季黑夜比北京短 D.冬季太阳辐射比北京强
14.下面所示四图为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建筑与所属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德国、希腊、英国、意大利 B.俄罗斯、希腊、法国、意大利
C.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 D.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
冰岛是联合国称之为“最宜居国家”。据此回答:15~16题。
15.目前,该岛主要采取风力发电提供照明,该岛盛行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6.①处海滩有一迷人的海滨浴场,但始终生意清淡,其
原因最可能是
A.附近海域常有鲨鱼、白熊、海象出没
B.地处迎风岸,风浪太大
C.周边地区经济落后,旅游市场狭小
D.夏季降水多,日照弱,气温偏低
读某区域简图。回答:17~19题。
17.造成E处沙漠沿海岸线延伸2000多千米的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18.F气候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19.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与秘鲁渔场类似,主要是因为
A.气候条件好 B.上升流影响 C.暖寒流交汇 D.河流的流入
读大西洋某岛屿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比较适合建港口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若在①城市建设一座大型水泥厂,其最佳的
厂址应选择在
A.城市的东南郊 B.城市的东北郊
C.城市的西南郊 D.城市的西北郊
22.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油橄榄 D.棉花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某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回答:23~24题。
23.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24.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B.运输环节 C.加工环节 D.销售环节
下图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25~27题。
25.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26.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7.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B.丙、丁两国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
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8~29题。
28.②地位于赤道地区,但居民却家家安装壁炉,
其主要原因是
A.冬季寒冷 B.夜晚寒冷
C.多暴风雪 D.受寒流影响
29.乙地(虚线以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其原因是
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②受沿岸暖流影响 ③地处迎风坡 ④多锋面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也是太阳能利用较多的国家。据此回答:30~31题。
30.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港口 C.能源 D.原料
31.澳大利亚回归线某地安置太阳能热水器,为提高利用效率,下列时间热水器安置方式
最合理的是
A B C D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32~33题。
32.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 据此回答:34~35题。
34.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35.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桥”——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B.乙“桥”——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C.丙“桥”——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丁“桥”——干旱地区比较常见
第 Ⅱ 卷(非选择题30分)
36.(11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中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特点有 ,
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和 。(4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B处的年降水比A处 ,
其理由为 。C处的年降水量比B处
,其理由是 。(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3分)
37.(8分)分析世界著名三角洲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A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使A地该季节形成了
的气候特征。(2分)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2分)
① ②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是 。(3分)
(4)B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 化进程。
(1分)
38.(11分)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1分)
(2)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有 、 和
其补给的季节特征是 季、 和 季。(6分)
(3)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是 运输。本区域环
境承载力 ,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为 。(4分)
30°
30°
西经 0° 东经
南回归线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已知,且则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⒉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⒊若椭圆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则该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4
⒋“”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⒌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 )
A 1 B C D
⒍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且它的一个顶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⒎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⒏等差数列中,,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
A.15 B.16 C.17 D.18
⒐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在轴上的射影是,点,则的最小值是 ( )
A.1 B.2 C.3 D.4
⒑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双曲线左支上
一点,若的最小值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⒒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⒔设命题p:,命题q: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⒕设是和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⒖(12分)在锐角△中,已知a、b、分别是三内角、、所对应的边长,且.
⑴求角的大小; ⑵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值.
⒗(12分)已知命题p:曲线与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命题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若“p且q” 是假命题,“p或q”是真命题,求取值范围.
⒘(14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2)设,若<,求的取值范围。
⒙(14分)一校办服装厂花费2万元购买某品牌运动装的生产与销售权.根据以往经验,每生产1百套这种品牌运动装的成本为1万元,每生产(百套)的销售额(万元)满足:
(1)该服装厂生产750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可获得利润多少万元?
(2)该服装厂生产多少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利润最大?此时,利润是多少万元?
⒚(14分)已知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且经过、、三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①若,求的长;
②证明: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直线上.
⒛(14分)在数列中,,且对任意k,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
⑴求;
⑵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⑶记., 证明:.
⒗(12分)命题为真 … 3分
若命题为真 … 5分
“p且q” 是假命题,“p或q”是真命题 一真一假 … 7分
若真假,则 … 9分
若真假,则 … 11分
综上,或 … 12分
17. (12分)(1)由于
当时,
当时,
又当时,
数列项与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为
…8分
(2)由(1)知 …9分
…11分
由得即 …13分
又 且 …14分
18. (14分)解:(1),
所以,生产750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可获得利润万元…………………………………4分
(2)由题意,每生产(百件)该品牌运动装的成本函数,所以,
利润函数 …6分
当时,,故当时,的最大值为. …9分
当时,,
故当时,的最大值为. …13分
所以,生产600件该品牌运动装利润最大是3.7万元 …………14分
19. (14分)解:(1)设椭圆方程为 ……1分
将代入椭圆E的方程,得
,解得 ∴椭圆的方程 ……3分
(2)
……5分
①若,则
又 ……6分
=
= ……8分

因此结论成立.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住直线上. ……14分
20. (14分)
解:⑴证明:由题设可知,,,,……3分
⑵解:由题设可得
所以
.
由,得 ,从而.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或写为,。 ……7分
⑶证明:由⑵可知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8分
易知时,. 不等式成立。 ……9分
又当为偶数且时,
……11分
,从而,不等式也成立。……12分
当为奇数时,
=一、单项选择题I :本大题共50 小题,每题1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
A.上午8点上班 B.列车l6点30分发车 C.考试在11点结束 D.课间休息10分钟
2.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功 D.电场强度
3.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千克、秒、牛顿 B.克、千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克、米
4.在下列研究中,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分析乒乓球的“弧旋球” B.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C.研究车轮旋转情况时的车轮 D.研究某同学骑自行车回校的速度
5.18世纪的物理学家发现,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有关,跟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发现这个规律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法拉第
6. 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汽车通过汕头海湾大桥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
7.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8.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 )
A.0     B.1N   C.5N    D.7N
9.小球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共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0.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但物体仍然保持静止,这表明( )
A.拉力小于静摩擦力 B.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C.拉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D.拉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11.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12.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笛卡尔 D.伽利略
13.如图所示,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14.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大
B.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小
C.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D.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5.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写成m=F/a,对某个物体来说,它的质量m ( )
A.跟合外力F成正比 B.跟合外力F与加速度a都无关
C.跟它的加速度a成反比 D.跟合外力F成反比,跟它的加速度a成正比
16.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变速运动—定是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定是变速运动
C.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 D.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17.一个重50N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物体受到的水平力应为( )
A.0 B.50N C.15N D.5N
18. 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顺利飞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神七”在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翟志钢跨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当他出舱后相对于飞船静止不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处于平衡状态 B.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他的加速度不为零 D.他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19.一个物体受到4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2m/s2,那么这个物体在6N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 )
A.1m/s2     B.3 m/s2    C.5 m/s2  D.6 m/s2
20.不考虑空气阻力,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A.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 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C.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加速度 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21.一个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滑动,有四位同学作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2.将一个物体由处移到处,重力做功( )
A.与运动过程是否存在阻力有关 B.与运动的具体路径有关
C.与运动的竖直高度有关 D.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23.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先着地 B.速度小的先着地
C.质量大的先着地 D.两石同时着地
24.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25.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奥斯特 C.库仑 D.伽里略
26.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
27.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B.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多,其电容越大
C.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低,其电容越小
D.电容器的电容只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
28.电子通过磁场时会发生偏转,这是因为受到( )
A.库仑力的作用 B.万有引力的作用
C.洛伦兹力的作用 D.安培力的作用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30.如图所示的下列各图中,表示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磁场力的情况,其中磁感应强度、电流、磁场力三者之间的方向关系不正确的是( )
31.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32.两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比为4∶1,则两物体的动能比是( )
A.1∶1 B.1∶4 C.2∶1 D.4∶1
33.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的正弦式交变电流,它的周期和频率分别是( )
A.0.04s,25Hz B.0.08s,25Hz C.0.04s,50Hz D.0.08s,50Hz
34.对于连入不同电路的不同灯泡,亮度较大的灯泡一定是( )
A.通过的电流较大 B.两端电压较大 C.电阻较大 D.消耗电功率较大
35.在真空中有a、b两个点电荷, b的电荷量是a的3倍,如果a受到的静电力是F,则b受到的静电力是( )
A.F B. C.3F D. 4F
36.以下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电荷移动的轨迹
B.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
C.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
D.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37.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a、 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38.有、、、四个小磁针,分别放置在通电螺线管的附近和内部,如图所示。其中哪一个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 )
A. B. C. D.
39.下列关于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 B.沿磁感线方向,磁场越来越弱
C.所有磁感线都不是闭合的 D.磁感线与电场线一样都能相交
40.德国物理学家( )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A.麦克斯韦 B.爱迪生 C.赫兹 D.法拉第
41.关于点电荷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B.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C.体积较大的带电体,不能看作点电荷 D.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42.灯绳将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下述两个力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43.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 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D.静电复印
44.利用变压器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增大电流 B.增大功率 C.减小电压 D.升高电压
45.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地球上能源永不枯竭
B.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不守恒的
C.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6.关于电磁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法拉第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47.关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电磁波的波长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48.下列情况中,应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A.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 B.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
C.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 D.自动恒温冰箱
49.从调谐电路接受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声音信号的过程是( )
A.调谐 B.解调 C.调频 D.调幅
50.转换电视频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 )
A.调幅 B.调频 C.调制 D.调谐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一个猎人用枪水平射击同一高度的树上的猴子,正当这个时候猴子发现了猎人,在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的瞬间,,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阻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猎人能射中猴子    B.猎人不能射中猴子,子弹击在猴子的上方   
C.猎人不能射中猴子,箭击在猴子的下方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40J,则( )
A.重力势能减小了40J B.重力势能增加了40J
C.动能减小了40J D.动能增加了40J
53.从距地面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石子,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石子抛出时速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C.抛出点高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D.石子在空中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有可能竖直向下
54.关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正确的说法是( )
A.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
B.电荷在电场中不一定受电场力作用
C.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
D.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55.如果家里的微波炉(800W)和洗衣机(400W)平均每天工作1h,电视机(100W)平均每天工作2h,则一个月的耗电量为(每月按30天计算)( )
A.42kW·h B. 40kW·h C. 38kW·h D. 36kW·h
5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57.如图,在距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c点比a具有的机械能大
B. 物体在c点比a具有的动能小
C.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D.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5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盘上的物块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物块的向心力是( )
A. 重力 B. 静摩擦力
C.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D. 离心力
59.如图,用一块磁铁接近发光的白炽灯泡,可以看到灯丝颤抖起来.关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这是因为通电的灯丝受安培力作用的结果
C.如果灯泡中通过的是恒定电流,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D.磁铁靠近不通电的灯泡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60.室内有几种用电器:1.2 kW的电饭煲、200 W的电灯、750 W的取暖器、250 W的电视机和2 kW的空调器。如果进线处只有13 A的保险丝,供电电压为220 V,为用电安全,下列情况下不能同时使用的是( )
A.电饭煲和电灯 B.取暖器和空调器
C.电饭煲和空调器 D.电灯、电视机和空调器
61.如图所示为两个带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则( )
A.A只能带正电
B.A只能带负电
C.若A带正电,则 B肯定是带负电的
D.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正电的
62.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 )
A. B. C. D.
63.在如图的匀强电场中,若一个点电荷从P点由静止释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B.该点电荷一定向右且做匀速运动
C.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64.一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粒子沿纸面竖直向下飞入某一磁场区域,在竖直平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该区域的磁场方向是( )
A.沿纸面水平向右 B.沿纸面水平向左
C.垂直纸面向外 D.垂直纸面向里
65.如图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 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 S ,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 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 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 A 、 B 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A 球在离开轨道后( )
A.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66.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电荷分别处于电场中的A、B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则该处场强大
B.在电场某点如果没有试探电荷,则电场力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C.电场中某点场强为零,则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
D.一试探电荷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所受电场力不同
67.关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磁通量减小,感应动势一定减小
C.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68.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应( )
A.提高输送电压,增大输送电流 B.提高输送电压,减小输送电流
C.减小输送电压,增大输送电流 D.减小输送电压,减小输送电流
69.在远距离输电中,输电线电阻一定,输送电功率一定,如果将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10倍,则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 )
A.10倍 B.1/10 C.100倍 D.1/100
70.如图所示,虚框为某一用电器的金属外壳,a、b、c是三根接线,为了安全,使用时必须与地线相连的是( )
A.a B.b
C.c D.a、b、c任何一个都可以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2 分,少选且正确得1 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71.如图所示,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的是( )
72. 有两颗质量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哪些物理量是相同的( )
A.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C.运动的速率 D.运动的周期
73.重600N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台秤示数为480N,则升降机的可能正在( )
A.匀速下降 B.加速下降 C. 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74.线框ABCD从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穿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有感应电流
B.在匀强磁场中加速运动时,ABCD中有感应电流
C.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时,ABCD中没有感应电流
D.离开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有感应电流
75.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76.大小分别为8N和12N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A.24N B.16N C.5N D.0N
77.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在真空管中自由下落的羽毛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78.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下列使用了电动机的电器是( )
A.电风扇 B.电饭锅 C.洗衣机 D.日光灯
79.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 )
A.摩擦起电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D.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80.小船在200 m宽的河中匀速横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是2 m/s,当小船的船头沿始终正对对岸时,则小船( )
A.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50s B.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100s
C.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100m处到达 D.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200m处到达
v
t
v


t1
0
A Ⅲ
A
B



a
b
c
V0
h
A
B

P

电阻
a
b
c
A.
B.
C.
D.说明:本试卷由单选题Ⅰ、单选题Ⅱ和双选题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共6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出现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3、我国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确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自耕农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租佃制经营 D.官民合营
5、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6、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A.中唐以后 B.南宋时期 C.元代 D.明朝时期
8、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9、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10、中国近代工业的实践探索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2、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13、一战前后,下列哪一人物创办的企业成为化学工业的代表
A.张謇 B.周学熙 C.荣氏兄弟 D.范旭东
14、“先生”“同志”这些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采用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15、1905年,中国人首次自己摄制电影并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这部电影是
A.《歌女红牡丹》 B.《渔光曲》 C.《风云儿女》 D.《定军山》
16、“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7、为克服1959 ——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8、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A.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 B.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 D.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
20、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4年宪法的通过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1、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公司制、股份制 B.发展乡镇企业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22、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地中海区域
23、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确立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4、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
A.棉纺织业 B.采矿业 C.化学工业 D.交通运输业
25、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26、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轻工业为中心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范围更加广泛 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7、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8、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纺织机械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9、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自由放任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0、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斗争扩大
31、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改革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2、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
社会保障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输出劳动力 C.以工代赈 D.调整工业生产
33、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最深远意义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D.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4、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
A.杜鲁门 B.丘吉尔 C.凯恩斯 D.马歇尔
35、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
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
36、下列不属于“新中间阶层”的是
A.富裕资本家 B.技术管理人员 C.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D.白领工人
37、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的相同点是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9、在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40、下列不属于欧洲共同体经济政策的是
A. 建立关税同盟 B.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C. 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D. 启用欧元
4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4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庄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
43、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44、“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
A.“无为”的思想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齐物”的思想    D.“逍遥”的人生态度
46、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英雄的价值观来自于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4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
48、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
A.心即理也 B.致良知 C.天理 D.格物致知
49、宋代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5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归纳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1、在数学史上,圆周率的精确度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我国科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成果在世界领先一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沈括 C.李时珍 D.祖冲之
52、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方程》
5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54、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55、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使绘画作品颇具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萱 D.郑板桥
5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该诗句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B.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C.批判黑暗现实 D.与世无争
57、同属于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
A.经济条件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5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诗 B.赋 C.词 D.散曲
59、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0、春节快到了,一些农村家庭仍然在贴那些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年画,这些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的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1分,共3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61、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62、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63、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攘。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6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 B.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65、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小农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6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67、20世纪初,清政府曾颁发渝旨:“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由此可推出
A.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商政策 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C.清政府将实行振兴工商业的政策 D.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68、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带有一个“洋”
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
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69、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
7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7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72、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戈尔巴乔夫
7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74、“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75、阅读右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科技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76、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77、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78、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
79、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
80、法国总统戴高乐20世纪6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它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美苏冷战的爆发
81、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8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8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一流派
A.道、儒、墨、法w.w.w.k.s.5 u.c.o.m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84、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8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8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87、汉字的演变脉络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草书
C.隶书—小篆—楷书—草书—行书 D.甲骨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88、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出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先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
89、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90、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中的“风骚”原指
A、唐诗和宋词 B、《诗经》和《离骚》 C、 楚辞和汉赋 D、 国风和大雅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91、重农抑商和禁海闭关政策的影响有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D.防范了外敌入侵和人民的反抗
9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条件是
A.劳动力市场 B.商品市场 C.国际市场 D.技术条件
93、“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
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
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发展乡镇企业 C.统购统销 D.设立经济特区
94、下面四位航海家中横渡大西洋的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95、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
A.汽轮 B.汽车 C.火车 D.电灯
96、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下列新变化中,深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出现
97、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9月7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助理、新闻发言人王锦珍表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加强,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除东盟外,世界上的经济区域集团还有
98、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道 C.礼 D.德
99、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农工商皆本 D.民主共和
100、中国古代历来有“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战国时期思想家在伦理观上持相反观点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范围:必修3 命题人:杨丽然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就是指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B.氧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可视为进入内环境
C.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2.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及其发现者是
A.促胰液素,沃泰默 B.生长激素,巴甫洛夫
C. 甲状腺激素,沃森和克里克 D.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4.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
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B.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C.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
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导致
①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pH的调节只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D.人体总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因为人体具有调节能力
10.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11.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
12.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13.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14.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
A.叮咬过病毒携带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B.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15.炼钢炉边工作的工人,出汗较多,需要补充水分,此时应喝
A.淡盐水 B.纯净水 C.富含氨基酸的饮料 D.富含糖分的饮料
16.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末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7.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18.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B. 成熟细胞比细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纵向伸长
19.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植物激素的有
①乙烯利 ②吲哚乙酸 ③吲哚丁酸 ④2,4-D ⑤α-萘乙酸
A.2种 B. 3种 C.4种 D.5种
20.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2N)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其果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A.1/2N B.N C.2N D.4N
21.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22.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23.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各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B.蝙蝠捕食 C.花香引蝶 D.孔雀开屏
24.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6.研究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通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目测估计法 D.记名计算法
27.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B.DDT是挥发性物质
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含有DDT的动物迁移了
28. 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29.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科学、有效、合理的途径是
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
B.利用小麦玉米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作燃料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D.培育具有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
3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使用一次性筷 ③农村发展沼气燃料
④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建造人工小平原 ⑤自备菜篮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二.双项选择题(31-38题,每题有且仅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正确选择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6分。)
31.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系统不参与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B.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是信息分子
33.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下图①--⑤所示的处理:①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②
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若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中央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
34.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达到的目的是
A.降低蝗虫出生率 B.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C.降低蝗虫死亡率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3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终呈“S”型
B.如果时间充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
36.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对该图
说明正确的是
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图中缺少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37.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C.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D.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38.下列关于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三.非选择题(共4大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54分)
39.(10分)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
⑴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号家兔。
⑵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⑶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______号家兔;最先得到缓解的是 ______________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0分)据报道:2011年12月31日深圳宝安沙井39岁患者陈某某,被诊断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而引发的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禽流感再一次又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右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
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C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______。
(2)物质A为____________,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的效应_________ 细胞,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并使其通透性、渗透压发生改变,最终___________,释放出病毒与抗体结合,使病毒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宿主细胞的能力。
(4)T细胞由__________分化而来,成熟于______________,并随血液和淋巴在体内流动。T细胞在人体免疫应答中除具有图示增殖分化的功能外,还能 ______________。
41.(10分)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对照组 实验组
1 2
注射物 玉米油 H(浓度100mg/L) H(浓度200mg/L)
精子数均值(个) 7.13 5.09 4.35
(1) 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__________。
(2) 小鼠脑中的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释放的___________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___________细胞(2n)经_________发育来的。
(3) 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
(4) 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_________和DNA片段___________所致。
(5) 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42.(9分)某校学生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____________。
(2) 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____________。要统计地里田鼠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 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方法步骤: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甘蔗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B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3.(15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KJ和_________KJ。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克(2分)。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可能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2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41. (10分)
⑴减少 ⑵下丘脑;垂体;促性腺;精原;减数分裂
⑶负反馈调节
⑷断裂;丢失 ⑸食物链;
新芽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Cu-64;Ag-108;Fe-56;Pb-207;
请保留好试卷,以备下学期初讲评用!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NH4++H2ONH3H2O+H+
B、S2-+2H2OH2S+2OH-
C、CH3COOH+H2OCH3COO-+H3O+
D、CH3COOH+OH-CH3COO-+H2O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4.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得到112mLH2(标准状况),此时电解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的pH为 ( )
A. 13 B. 12 C. 8 D. 1
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乙烷和氧气,电极反应为:C2H6 + 18OH-→2CO + 12H2O + 14e-;14H2O + 7O2 + 28e-→28OH-,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B.在电解质溶液中CO向正极移动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
D.参加反应的氧气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PbI2和AgCl的Ksp的大小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
B.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HS溶液的pH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NH4HSO4溶液,后者的c(NH4+)大
D.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S2-、Br-、NH4+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7.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B.0.1 mol/L NH4Cl溶液:c(NH4+ )=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8.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molX和1 molY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升高温度Y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达到平衡时,X与Y的浓度相等
9.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s)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中c(Ca2+)减小 D.溶液pH值增大
10.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1,某化学反应其△H=—122kJ·mol-1, 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12.强酸溶液A与强碱溶液B,在常温下其pH之和为15,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为7,则A与B的体积比为( )
A、1 : 1 B、2 : 1 C、1 : 10 D、10 : 1
二、选择题(每题有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
1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14.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4+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为:2Cl- + 2H+ H2↑+ Cl2↑
B.锌铜原电池中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ZnSO4溶液
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D.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精炼铜时,用纯铜作阴极
16.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17.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
D.1 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18.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共34分)
19.(8分)右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1)写出B、C、D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g。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右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B电极上生成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____。
21.(7分)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4分)(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 。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24.8kJ·mol-1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2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H=+640.5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23.(3分)(1)以铜电极电解NaOH溶液,若产生1molH2,则消耗H2O mol。
(2)以铂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 (增大、减小或不变),有无晶体析出? (有、无)。
三、实验题(共8分)
2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的位置;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位置。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刚好变色,测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两次,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2mL、V3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 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
其读数为 mL
(6)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00 20.30
第二次 25.00 0.00 20.20
第三次 25.00 4.00 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
四、计算题(4分)
25.在ZnS沉淀中加入10mL0.001mol/L的CuSO4溶液是否有CuS沉淀生成?(必须写出判断理由)(已知:Ksp(ZnS)=1.6×10-24mol2/L2 Ksp(CuS)=1.3×10-36mol2/L2)
19.(8分)(1)Cu2++2e-== Cu 2Cl-2e-=Cl2↑ CuCl2 Cu+ Cl2↑
4Ag++4e-== 4Ag 4OH--4e-== 2H2O+O2↑ 4AgNO3+2H2O 4Ag+O2↑+4HNO3
(2)2:2:4:1
20.(12分)(1)PbO2 + 2e- + 4H+ +SO42- = PbSO4 + 2H2O 小 48 (2)Pb; PbO2 ;对换
21.(7分)(1)1 (2)否、大于 因为
=<K,反应向右进行。
(3)增大 减小
放电
充电
稀H2SO4
Cu
石墨
22
23
Q
=可能用到的结论:若则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且则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设则“且”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与椭圆共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方程是 ( )
A. B. C. D.
4.已知两座灯塔A、B与一岛C的距离都是,灯塔A在岛C的北偏东,灯塔B在岛C的南偏东,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为( )
A、 B、 C、 D、
5.与圆及圆都外切的动圆的圆心在( )
A、一个圆上 B、一个椭圆上 C、 双曲线的一支上 D、 一条抛物线上
6.设变量满足,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2,-2 B、2,-4 C、 4,-2 D、 4,-4
7.设是和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8.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10.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11.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12.函数的定义域为:
13.已知点P及椭圆,Q是椭圆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14.下列4个命题
其中的真命题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12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F(1,0)和直线,动圆M过点F且与直线相切。
(1)求M的轨迹L的方程;
(2)过点F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曲线L于A、B两点,求|AB|的值。
16.(12分) 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且
(Ⅰ)求的面积;(Ⅱ)若,求角。
17.(14分) 如右下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 4, AD =3, AA1= 2。 E、F分别是线段AB、BC上的点,且EB= FB=1.
(1) 求二面角C—DE—C1的余弦值;
(2) 求直线EC1与FD1所成的余弦值.
18(14分).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
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19. (14分)已知椭圆C:的两个焦点为、,且经过点,一组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C都相交于不同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证明:线段的中点都有在同一直线上;
(3)对于(2)中的直线,设与椭圆C交于两点M、N,试探究椭圆上使MNQ面积为的点Q有几个?证明你的结论。(不必具体求出Q点的坐标)
20.(14分)设数列的前项的和为,且,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通项;
(Ⅱ)设,,证明:
16(12分)解: =

(Ⅱ)由(Ⅰ)知ac=35,又a=7, ∴c=5,
由正弦定理得

17.(14分)解:(I)(法一)矩形ABCD中过C作CHDE于H,连结C1H
CC1面ABCD,CH为C1H在面ABCD上的射影
C1HDE C1HC为二面角C—DE—C1的平面角
矩形ABCD中得EDC=,DCH中得CH=,
又CC1=2,
C1HC中,,
C1HC
二面角C—DE—C1的余弦值为 7分
(2)以D为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A(3,0,0)、D1(0,0,2)、B(3,4,0),E(3,3,0)、F(2,4,0)、C1(0,4,2)
设EC1与FD1所成角为β,则
故EC1与F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4分
(法二)(1)以D为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A(3,0,0)、D1(0,0,2)、B(3,4,0),E(3,3,0)、F(2,4,0)、C1(0,4,2)
于是,,,
设向量与平面C1DE垂直,则有

令,则
又面CDE的法向量为
7分
由图,二面角C—DE—C1为锐角,故二面角C—DE—C1的余弦值为 8分
(II)设EC1与FD1所成角为β,则
故EC1与F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4分
18(14分)解:(Ⅰ)依题意知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为, 1分
全程运输成本为 3分
故所求函数及其定义域为 5分
(Ⅱ)依题意知S,a,b,v都为正数,故有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中等号成立
若,则当时,全程运输成本y最小,
若,则由于,当时为减函数,则在上为减函数
当v=c时,全程运输成本y最小. 12分
综上知,为使全程运输成本y最小,当时行驶速度应为;当时行驶速度应为v=c. 14分
(3)代入得
或 |MN|=,
设点Q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由=得
(法一)设Q在与直线MN平行的直线上,则直线与直线MN的距离为 解得,
时,代入得①

方程①有两不等实解,即有两个不同点Q满足;同理可得,时也有两个不同的点Q满足。
综上,共有4个不同点Q满足条件
(若求点Q坐标,则为)
法(二)设D为椭圆上不同于M、N的任一点,D到MN的距离为

即椭圆C上点到直线MN距离的最大值为,
而,故由图可知,椭圆C上有4个点Q能满足条件。
82615980本试卷共10页,100 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哲学是
A.科学之科学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关于人生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知识 D.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2.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主观世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正确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科学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5.哲学的任务是
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B.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文化的灵魂
6.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7.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10.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科学的学问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美的学问
C.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1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事物依赖于主观精神客观
C.物质决定意识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12.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13.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
14.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表明
A.科学知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D.意识对改造世界都有积极作用
15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却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这些著名的大学都把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高高举起,是因为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人类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这说明
A、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C、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人能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自然
17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18.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19 .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0 .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回答21--22 题
21 .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2 .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
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②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④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⑤认识有无限性,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 D、①④
23.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4.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25.“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语言寓意是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26.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27.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这个观点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消灭或创造规律
B、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8.“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29.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30.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3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32.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33.中国人常见的问候语是“吃了吗”“干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对自身隐私权的重视,人们问候语正变成“忙呢”“你好”发财吗” 等。 可见
A、先前问候语是主观与客观背离,是错误的 B、问候语变化体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问候语变化表明社会状况随思想观念的进步而变化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35.“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3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内容角度理解的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7.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可见物质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有属性
③物质有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 ④物质既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38.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 复杂多样的 B 、不可捉摸的 C、 因人而异的 D、 固定不变的
薇甘菊是盲目引进我国并造成严重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害草之一。据专家估算,我国仅珠三角一带每年因为薇甘菊泛滥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约在5---8亿元。回答39—40题。
39.材料表明
A、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D、事物的联系都是人们创造的
40.经过科研攻关,在薇甘菊横行的树林里引种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让它汲取薇甘菊的营养供它自己生长,从而找到了抑制薇甘菊蔓延的有效方法。这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大力发展引种寄生植物 ④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这里的“升华”、“飞跃”,从哲学角度来说是一种
A、量变 B、质变 C、联系 D、矛盾
42.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的意识无关
43.节能型住宅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的特点。它能有效降低人们取暖或降温的同比能耗,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广受欢迎。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 新事物一出现就会受到人们欢迎
C、 节能型住宅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D、 新事物应该符合社会上每个人的要求
44.“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45.“世间最可怜的,就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这句话启示我们:
A 、要重视事物的量变        B、 要重视事物的外部联系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46.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7.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反映了的观点。
A、发展变化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C、对立统一 D、物质离不开运动
4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这句话说明:
A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        B、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49.美国科学家一度时期只宣传盐的害处,许多人避盐惟恐不及,结果患上了缺盐引起的疲劳症。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应善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应善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应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 D、应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据此回答50—51题。
50.这里所说的两点论,是指
① 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又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②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
③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④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1.这里所说的重点论,是指
① 矛盾的普遍性是主要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次要
②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主要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次要的
③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
④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点论和重点论可以分离 B、两点论和重点论应相提并论,地位相同
C、两点论就是抓全面,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D、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5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从哲学上看
A、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的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D、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
54.《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55.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抱薪救火 (2)沧海桑田 (3)唇亡齿寒
(4)覆巢无完卵 (5)画饼充饥 (6)挥汗如雨
A、(4)(5) B、(3)(4)(5) C、(1)(6) D、(2)(3)(4)
56.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1)滴水穿石 (2)物极必反 (3)刻舟求剑 (4)断章取义
(5)墨守成规 (6)浅尝辄止 (7)统筹兼顾 (8)固步自封
A、(1)(2)(6)(7) B、(3)(4)(5)(6)(8) C、(1)(3)(4)(5)(6) D、(3)(4)(5)(6)(7)
57.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版拼合成,其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主要说明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有决定作用
C.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可能有的功能 D.事物是由各个部分有机联结而成的整体
58.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世纪,是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轰轰烈烈到受到挫折,又由于改革
开放而焕发生机和活力的世纪,说明
A.新事物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C.新事物抛弃旧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东西 D.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59. 宗教是指信仰上帝、鬼神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
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是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60.下列没有体现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是 ( )
A.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唇亡齿寒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61.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2.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静止与运动
C.对立与统一、绝对与相对 D.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
63.战国时期,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思想繁荣局面。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明
A.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只要实现了哲学的发展就能实现社会的发展
64.“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65.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0,这说明
①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②抓重点是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③矛盾双方依据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④要善于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6.以下与“防微杜渐“反映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A.流水不腐,户枢不蟗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6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讲,这符合______的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④真理根源于正确的实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8.我国古代哲学家说过:“万物莫不有对”,“万物莫不相异”。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矛盾有主次之分
④矛盾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⑤矛盾就是既对立又斗争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69.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0.一些地方以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压制群众上访。这种做法从哲学上讲
A 、是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的做法 B、违背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违背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D、违背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道理
71.美国前总统林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任何矛盾都有主次方面 B、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C、分清主次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D、人生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总和
72.当今的一种时尚,是把战争艺术应用于商业、行政管理和社会交往等领域,这本是科学艺术发展
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些兵法原则并不能在非战争领域应用,比如“兵不厌诈”,用之于战争是无可厚
非的,而用之于商业和社会交往则是不道德的。这说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颠倒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实践中是错误的
D、颠倒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会遭致失败的结果
73.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
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各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74.我们认为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态度。
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法兰西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矛盾特殊性
75.广东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述材料体现了:
A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C.分析问题应坚持联系的观点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76.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
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7.有人认为走路摔倒是好运气的表现,如果去买彩票一定会中奖,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条件性    D.多样性
78.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质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79.杜甫有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其包含的哲理是
A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
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据此回答80
—81题。
80.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81.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8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6年经济工作,在总体部署中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
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材料中的统筹兼顾是指
A、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主要矛盾 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
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坚持两点论,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
83.掌握系统优化的观点要求我们
A、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4.“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
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5.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
A 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将虫子踩死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将小麦磨碎
86.“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87.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
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A.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88.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
“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
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③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④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89. “又到浇水的时间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9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只选一项都不得分。
91.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
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
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
9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我们不仅要批判和继承,
更要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从哲学上看,这一认识坚持了
A.一分为二的观点 B.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观点
C.辩证否定观 D.联系的客观性观点
93.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反之,政府往往采用
扩张性财政拉动经济增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的原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94.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成为现实,
这表明
A.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B.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C.意识因其能动性,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D.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95.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对于这一观点,下列说法
与题目题意相符合的是
A.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B.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D.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96.随着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剧烈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体现了
A.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C.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97.下列谚语或俗语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有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
98.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说明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A.圆圈式循环运动 B.直线型运动 C.波浪式前进运动 D.螺旋式上升运动
99. 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反之,政府往往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B.联系多样性原理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0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从基本形成到走向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体现的哲理有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D.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全卷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Even though it was only October, my students were already whispering about Christmas plans. With each passing day, everyone became more 1 waiting for the final school bell. On its ringing, everyone would run for their coats and go home, everyone except David.
David was a small boy in ragged clothes. I had often 2 what kind of home life David had, and what kind of mother could send her son to school dressed so 3 for the cold winter months, without a coat, boots, or gloves. But something made David 4 . I can still remember he was always 5 a smile and willing to help. He always 6 after school to help with the cleaning. We never talked much. He would just smile and ask what else he could do, then thank me for letting him stay and slowly 7 home.
Weeks passed and the excitement over the coming Christmas grew into restlessness until the last day of 8 before the holiday break. I smiled in relief as the last of them hurried out the door. Turning around, I saw David 9 standing by my desk.
“I have something for you” he said and 10 from behind his back a small box. Handing it to me, he said anxiously. “Open it”. I took the box from him, thanked him and slowly upwrapped it. I lifted the lid and, to my 11 , saw nothing. I looked at David’s smiling face and back into the box and said. “The box is nice, David, but it’s 12 ”.
“Oh, no. It isn’t” said David, “It’s full of love. My mum told me before she died that love was something you couldn’t see or touch unless you know it’s there”.
Tears filled my eyes as I looked at the 13 dirty face that I had seldom given 14 to. After that Christmas, David and I became good friends and I never forgot the meaning 15 the little empty box set on my desk.
1. A. anxious B. courageous C. serious D. cautious
2. A. wandered B. wondered C. realized D. learned
3. A. modestly B. naturally C. inaccurately D. inappropriately
4. A. popular B. upset C. special D. funny
5. A. expressing B. delivering C. wearing D. sharing
6. A. praactised B. played C. studied D. stayed
7. A. head for B. aim at C. turn to D. pull off
8. A. school B. year C. education D. program
9. A. weakly B. sadly C. quietly D. helplessly
10. A. searched B. found C. raised D. pulled
11. A. delight B. expectation C. appreciation D. surprise
12. A. cheap B. empty C. useless D. expensive
13. A. proud B. guilty C. round D. cold
14. A. advice B. support C. attention D. order
15. A. from B. behind C. over D. towards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Crying marriage 16 (surprise), isn’t it Factually, the custom of crying marriage existed a long time ago in man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and 17 (remain) in fashion until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18 not so popular as before, the custom is still observed by people in many places, especially Tujia people, who view it as a 19 (necessary) to marriage procedure..
It is very much 20 same in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elderly people, every bride had to cry at the wedding. 21 , the bride’s neighbors would look down upon 22 as a poorly cultivated girl and she would become the laughingstock of the village. In fact, there were cases 23 which the bride was beaten by her mother for not crying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In a word, crying at wedding is a means by custom to set off the happiness of the wedding through falsely sorrowful words. However, in the 24 (arrange) marriages of the old days of China, there were indeed quite a lot of brides who cried over their 25 (satisfy) marriage and even their miserable life.
第二部分 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Soon Tommy's parents, who had recently separated, would arrive for a conference on his failing schoolwork and bad behavior. Neither parent knew that I had called the other.
Tommy, an only child, had always been happy, cooperative and an excellent student. How could I convince his father and mother that his recent failing grades represented a broken-hearted child's reaction to his parents' separation and coming divorce
Tommy's mother entered and took one of the chairs. Soon the father arrived. Good! At least they were concerned enough to be here in time. They ignored each other.
As I gave a detailed account of Tommy's behavior and schoolwork, I prayed for the right words to bring these two together to help them see what they were doing to their son. But somehow the words wouldn't come. Perhaps if they saw one of his dirty, carelessly done papers
I found a sheet in the back of his desk. Writing covered both sides: not the assignment, but a single sentence scribbled (潦草地写) over and over.
Silently I gave it to Tommy's mother. She read it and then handed it to her husband. Then his face softened.
At last he folded the paper carefully, placed it in his pocket, and reached for his wife's hand. She wiped the tears from her eyes and smiled up at him. He helped her with her coat and they left together.
In his own way God had given me the words to reunite that family. He had guided me to the sheet of yellow copy paper covered with the pain outpouring of a small boy's troubled heart.
The words are "Dear Mom...Dear Daddy... I love you ..."
The author called Tommy's parents in order to _______.
A. solve the couple's problem B. scold them for their divorce
C. help them realize their influence on Tommy D. blame Tommy for his failing grades
27.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written by ______.
A. a teacher B. a journalist C. a lawyer D. a doctor
28. How did Tommy's parents feel after seeing the words
A. Satisfied B. Troubled C. Depressed D. Moved
29.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the author knew Tommy often wrote to his parents
B. Tommy hated his parents divorcing
C. the author said a lot to make the parents reunite
D. Tommy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is parents
3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separate family B. Tommy's essay
C. Never divorce D. A good teacher
B
A team of US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at talking to another person for ten minutes a day helps with memory.
"Socializing is just as effective as more traditional kinds of mental exercise in boosting memory and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Oscar Ybarra, a psych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said in a statement.
In one investigation, they analyzed data on 3610 people, aged 24 to 96.
They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ir level of social interaction (交流), the better their cognitive (认知的) function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es getting together or having phone chats with relatives, freinds and neighbors.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conducted lab tests on 76 college students, aged 18 to 21, to evaluate how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intellectual exercises affected the results of memory and mental performance tests.
Th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social interaction group had a discussion of a social issue for 10 minutes before taking the tests; the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group completed three tasks (including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exercise and a crossword puzzle) before the tests; and a control group (对照组) watched a 10-minute clip (电源片段) of the Seinfeld television show.
"We found that short-term social interaction lasting for just 10 minutes improved participant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as much as engaging in so-called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for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Ybarra said.
The study was expected to be published in the February issue of the journ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The underlined word "boosting"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
A. improving B. decreasing C. preventing D. training
32. Which is not included in social interaction
A. Having a talk with a neighbor. B. Attending a birthday party.
C. Watching TV at home alone. D. Calling your classmates
33.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on 76 college students
A. To judge the effect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memory and intelligence.
B. To find out what is real social interaction.
C. To learn how much time is needed for social interaction.
D. To show the function of people's cognition.
3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be asked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 group in the experiment
A.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how us
B. Do you like living in a big city or a small one
C.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fill in the blank
D.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Intellectual exercises improve memory.
B.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communication
C.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keeps you healthy.
D. Social interaction makes you smart
C
When we think of leadership, we often think of strength and power. But what are these really, and how do they operate
Leadership today is not about forcing others to do things. If this is even possible, it is short-term, and tends to backfire. If you orde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against their will, they may do it because they feel they must, but the anger they feel do more harm in the long-term. They will also experience fear.
Fear causes the thinking brain to shut down, making the person unable to function at his or her best. If they associate you with his emotion of fear, they will become less functional around you, and you will have succeeded in not only shooting yourself in the foot, but possibly making a very good employee or partner unable to perform effectively. Fear has no place in leadship.
The way we influence people in a lasting way is by our own character, and our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emotion. We can orde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which may be part of the work day; or we can employ them at the emotional level, so they become fully devoted to the projects and provide some of their own motivation. Today’s work place is all about relationships.
Anyone works harder in a positiv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are recognized and valued as a human being as well as a worker. Everyone produces just a bit more for someone they like. Leaders understand the way things work. They know the pay check is not the single most motivating factor in the work life of most people.
The true strength of leadership is an inner strength that comes from the confid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knowing your own emotions, and how to handle them, and those of others. Developing you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the singl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f you want to develop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around you,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leadership skills.
36. An employee may have a feeling of fear in the work place when ________.
A. he is forced to do things B. he can’t work at his best
C. he feels his brain shut down D. he thinks of his work too heavy
3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eople tend to associate leadership with fear.
B. Working conditions affect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C. Good relationship is the key to business success.
D. Smart people are more functional in the work place.
38. To positively influence employees, a leader should first of all ______.
A. provide better suggestions B. develop his own personality
C. give his employees a pay rise D. hide his own emotion of fear
39. Good leadership is mainly seen in a leader’s ability to ______.
A. provide a variety of projects for employees B. help raise employees’ living conditions
C. give employees special instructions D. deal wisely with employees’ emotions
40.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not forcing others to do things B. how to develop you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 how to be a good leader D. how to influence people
D
Advertising in America offers some great advantages to consumers.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keep prices low through mass production, companies must have a mass market for their products. Mass advertising creates mass markets. Producers cannot afford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put them on the market and wait for customers to discover them. This would take too long. Demand for some products must be created. This is done through advertising.
But advertising sometime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consumers to make wise decisions. The fact is that when people are constantly flooded with massages through the mass media persuading them to buy particular products, many respond by buying them.
Advertising is designed to influence an individual to buy a product. Sellers often study human behavior to discover what will convince consumers to buy a certain item. This reason for buying is called a buying motive.
Buying motives are usually broken down into two categories: rational and emotional. Rational buying motives include the desire to save money, the desire for comfort, or the desire for good workmanship. Emotional buying motives include buying out of fear, wanting to liked, and wanting to have something better than your friends have.
Emotional appeals are found in most consumer advertising today. Certain cars promise to make the driver feel "younger" and "freer". Shoes promise to make the buyer's whole life "springier".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promise to take the "care out of living".
Most consumers believe that they are not easily influenced by emotional appeals. However, companies that sell consumer product obviously think differently. They spend many millions of dollars every day on radio, televisio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ds that use these appeals.
4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advertising for
consumers is that _______.
A. it can create a big demand for consumer goods
B. the mass market created by it leads to low prices
C. producers can introduce new products to consumers
D. it helps consumers discover new products
42. Consumers sometimes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a sensible decision when buying a particular
product because _________.
A. many advertisements are too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B. they are afraid to be taken in by dishonest advertisements
C. mass advertising offers them a range of good and cheap products
D. they are confused by the quantity of advertisements promoting it
4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oothpaste ad promising that people who use the product will make a
lot of friends is an example of an ad that appeals to ________.
A. rational buying motives B. the consumer's common sense
C. emotional buying motives D. the desire for a good product
44. The reason why companies spend enormous amounts of money on advertising is that _______.
A. they believe people can be influenced to buy a certain product
B. it takes a lot of advertising to convince people to buy a certain product
C. most consumers are not easily influenced by emotional appeals
D. advertising based on emotional appeals are every effective
45.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___.
A. Advertising can create demand B. The advantages of advertising
C. What effective advertising can do D. The role of advertising in selling products
第二节 信息匹配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首先,请阅读下列课程信息:
A City Water Skiing Centre
We are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and give you an easy chance to enjoy the fun and excitement of water skiing. We offer half hour lessons every hour between 9 am and 4 pm. A fun way to get a lot of exercise quickly and then stay fit.
B Horse Riding School
Our experienced teachers provide one-on-one instruction that makes learning to ride a horse safe and easy. We are located on a large farm where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to enjoy lots of fresh air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Open 7 days a week between 8 am and 6 pm.
C Ballroom Dancing Society
The dancing society is organizing a special course for new members. No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and if you don’t have your own partner we will arrange one for you. Have fun learning to dance and making new friends in class and at our many social events. Classes every Monday and Thursday from 7 pm to 9 pm.
D Hiking Club
The club is looking for new members to join us in our regular hikes. Each weekend we go to local mountains and forest locations for long walks providing the chance for plenty of exercise and fresh air. Different members take part each week so you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make new friends. The hikes vary in difficulty from easy to very hard and we expect our members to be fit before they join.
E Ron’s Boxing Gym
We don’t just teach you how to box; we teach you how to keep fit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Our training includes many different activities such as running, skipping and lifting weight, as well as ------of course------ actual boxing. Once a month we also organize practice fights for members of the same sex and weight. Open 2 pm to 10 pm.
F Water Polo Club
If you can swim and like ball sports then you’ll love water polo. It is like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water, a fun and low-effect way to stay healthy. As a water-based sport it is also the ideal way to recover from injury. Open weekdays 9 am to 11 am and 4 pm to 8 pm.
请阅读下列个人信息, 然后匹配人物与拟选的课程。
46.Harold------is a busy bank manager working in the city. He has put on a lot of weight in recent years and wants to take up a sport that will help him get fit. He enjoys thrilling and exciting sports but as he often has to work late into the evening and on the weekend, he only has time to go during his workday lunch hour.
47.Maude------has been retired for 2 years. She is in good health but wants to keep active and remain in shape. She is interested in a hobby that isn’t too difficult to learn and will give her lots of fresh air and the chance to meet some new friends. She only has free time on the weekend as most weekdays are spent taking care of her grandchildren.
48.Sid------is a high school student that recently hurt his knee playing football. The doctor has told him that for the next 6 months he shouldn’t put too much pressure or weight on it and he needs to do some sport that will help him build up his strength but will not cause any more damage to his kne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s his preferred time.
49.Nancy------is a university student who loves excitement and is always willing to try out something different. She has little patience however and wants a sporting activity that will give her the chance to do many different things. As she works part time after class and on the weekend she is only free on weekday afternoon.
50.Spike------has recently moved to the city and doesn’t have many friends. He is not really a sports fan but wants to do something that is fun and that will give him the chance to meet new people. He is only free in the evening.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为40分)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假如你是刘凤, 你的英国朋友Bob 即将到你所在的国际学校学习。应他的要求,请你写一封e-mail, 介绍你校体育馆的基本情况。
【写作内容】
历史:40 年的历史,2008年重建;
位置:教学大楼的左边,大操场的西边,面朝学校大门;
结构: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共三层。设备现代,环境优美;
项目:游泳、排球、篮球、乒乓球等,三楼还有报告厅;
开放时间:早上6:30到晚上10:00;周末照常。
【写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上述全部内容;
2. 开头已给出,不计入句子总数。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左右的英语短文。
Dear Ms Jordan,
I am sorry for misbehaving in class. I won’t do it again.
Tyler Vincent Turner
This is a letter of apology that my six-year-old son Tyler wrote to his teacher. It was simple enough and took less than five minutes to write, but I hoped the message I was sending to Tyler was one that would have a lasting effect.
When I made the decision, I hoped it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 It turned out that Ms Jordan was thrilled when she received the note. She told me that in her 25 years as a teacher no student had ever written her a letter of apology for misbehavior. She literally looked like she was going to cry.
I want him to realize that h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behavior, good or otherwise. That’s why I decided to make him write the letter of apology. I didn’t tell him what to write------the words were his own. And he did so without any unwillingness and gave it to his teacher this morning with an oral apology. If it happens again, he’ll have to write another letter.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own actions should start as young as possible and a six-year-old boy is certainly old enough.
[写作内容]
1. 以约30个词概括这段短文的内容;
2. 然后以120词就“道歉信”这一主题发表看法,并包括如下要点:
1)你给老师写道歉信的一次经历;
2)假如你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 你会给老师写道歉信吗?为什么?
[写作要求]
1.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四.作文 (40分)
基础写作
Dear Bob,
I was so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coming to study in our school. The Gym of our school has a history of 40 years and was rebuilt in 2006. Facing the school gate, it is located on the left of the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 and on its east lies the playground. It is a three-storeyed building with very modern equipment and excellent surroundings, which covers an area of 750 square meters. In the Gym, you can swim, play volley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ect and on the third floor is a lecture hall. It opens from 6:30 a.m. to 10:30 p.m. on weekdays, and works as usual on weekends.
Sincerely yours一、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乔布斯曾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眼下,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3.蔡元培曾说过:“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正确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④
4.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和而不同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对症下药
5.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说明
A.矛盾就是对立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6.我们认为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态度。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许多国家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矛盾特殊性
7.许多成功的公司有这样一个生存之道: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B.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C.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D.事物自身的统一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9.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民生更加引人关注。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往往提到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等,政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表明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0.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 
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说法中蕴含了价值判断的是
①我们应该限制人类的碳排放量  ②栀子花开得真漂亮
③昨晚下了一场雪        ④人类的碳排放量在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 )
①其真理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多数是不可信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古时候游子远行时,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思念之苦。唐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附,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忘忧”“宜男”之说虽“无一验者”,但并不妨碍人们借此表达某种愿望。这表明 ( )
A.某些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眼见不一定为实 D.艺术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15.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7.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不同国家文化有其共性
③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④文化渗透推动文化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 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9.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20.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①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芭蕾舞剧《牡丹亭》于2011年8月13日晚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进行了欧洲首演。芭蕾版《牡丹亭》是用西方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将中国爱情经典通过西方古典芭蕾这一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重新诠释和生动呈现。这说明要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  )
A.固守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C.推崇外来文化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民主改革50年,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这是因为(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24.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 )
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26.最近流行一《管理的三境界》段子:一个人不敢做坏事,是因为怕老板,这家公司是人治;一个人不能做坏事,是因为没机会,这家公司是法治;一个人不愿做坏事,是因为想都没想,这家公司是心治。这主要说明
A.良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社会道德的重建最终要靠文化的力量
C.企业文化是公司经济竞争力的标志 D.管理是一项需要文化支撑的艺术
27.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截止2011年10月,在全球9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与传承,使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所广泛尊崇。这告诉我们 ( )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
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 ④必须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30.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往往反映和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精彩的文化活动呈现于中国各地的舞台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大餐。这说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既创造文化,也享受文化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的精神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18道题共36分)
3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今天,党和政府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说:“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变革。”可见,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材料体现了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
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③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④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3.下列这些说法中符合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有
①见贤思齐 见不贤内省   ②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③事在人为 境由心生 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医学讲究天人合一,强调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加强预防、调动人体的积极性来提高健康状况,治疗病症。中华医学讲究天人合一,体现了
A.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注重综合的系统优化思想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5.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规律的客观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6.2010年11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强调,要把基层党建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据此回答37~38题。
37.从哲学上讲,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因为 ( )
①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 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8.“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 )
①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要注重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应坚持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④ C.①③ D. ②③④
39.今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深入基层大走访”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和厂矿,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商量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深入基层大走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0.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下列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包含同一境界的有
①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③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中央电视台隆重打造《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直播活动》。直播活动突出了感受、见证、体验,让节目更加贴近观众,加深观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从而使观众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来。纪念和保护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它能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④要开发其经济价值,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傲然挺立的碉楼,淡雅素洁的外墙,白石兀立的房顶,家家户户插着羌字旗,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震后重建的传统的羌寨民居建筑是:( )
A.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
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43.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
A.学海无涯 B.学以致用 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D.温故而知新
4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45.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履”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最关键的是继承
46.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7.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告诉我们(  )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文化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C.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
D.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必然代替旧文化
48.丰田章男在华盛顿出席就“召回门”事件举行的听证会时的45度鞠躬惹来了争论。美国人认为丰田章男这个躬鞠得太浅,甚至在鞠躬的时候,眼睛没有看他们,显得好像躲躲藏藏。但是,日本人认为,45度的鞠躬其实最标准、最完美,眼睛不看美国人的意思,就是表达忏悔,不敢看美国人。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受文化的影响 
②日美两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因素等不同,因此,日美文化难免存在差异、优劣 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关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主观题(49题20分,50题14分,2道题共34分)
49.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必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2分)
50. 材料一: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材料二:因提出“取消黄金周,推行带薪休假”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蔡某某被网民在百度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贴吧,里面出现了大量侮辱、威胁的言论。由于无法找到具体的发帖人,百度又拒绝封掉该贴吧,蔡某某根据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将百度告上法院。对此,不少网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某网民认为:文明上网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自律。如果不能阻止那些网络中的假恶丑,我们可以自发地弘扬和宣传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果不能文明整个网络,我们可以先文明我们自己。
(1)针对材料一,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6分(2)请揭示材料二中某网民的观点所蕴证法道理。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面列举的四种仪器或电器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回旋加速器 B.电磁炉 C.质谱仪 D.示波管
2. 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现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
D.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
3. 一带电粒子射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点是轨迹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粒子在M点的速率最大
B.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
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
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
4.如右图所示,电池的内电阻为r,R0为定值电阻,R为变阻器.为使R0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应将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A.R0 B.r C.0 D.R0+r
5.一带电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在竖直面内,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圆周所在平面向里,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B.小球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C.小球带负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D.小球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A B C D
6.如右图中,虚线右侧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半圆形闭合线框与纸面共面,绕过圆心O且垂于纸面的轴匀速转动。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那么下图中哪个图能正确描述线框从右图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二、双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电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电容变大 B.电容变小 C.质点保持静止 D.质点向下运动
8.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很大,感应电动势可能为零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整个装置处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当杆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杆ab刚好静止.则
A.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B.磁场方向竖直向上
C.ab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mgcosθ
D.ab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 mg/cosθ
10.如图所示,金属杆ab以恒定的速率v在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向右滑行,设整个电路总电阻保持不变,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杆中的电流强度与速率v成正比
B.电路产生的电热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
C.磁场作用于ab杆的安培力与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
D.外力对ab杆做功的功率与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
11.右图电路中,a和b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S,b灯比a灯先亮,最后一样亮
B.合上开关S,b灯和a灯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S,a灯、b灯均过一会儿才熄灭
D.断开开关S,通过a灯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12.如图,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从M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负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停下.则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Q电场中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B.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小物块所受电场力保持不变
D.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3.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读数增大
B. 电压表读数减小
C. 电流表读数减小
D. 电流表读数增大
14.如图,A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偏转极板间,偏转极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最终打在荧光屏P上的某个点,忽略电子的重力作用.
A.若只使滑动触头向右移动,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
B.若只使滑动触头向左移动,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
C.若只使电压U增大,则电子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变
D.若只使电压U增大,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不变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实验题(18分)
15.(1)下图为用10等分游标尺进行一次测量时的示意图,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________mm.
(2)右上图为某同学根据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U-I图,由此可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内阻r = Ω.(E、r的结果分别保留3位和2位有效数字)
16.(1)有一个未知电阻R,用图中P和Q两种电路分别对它进行测量,用P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5.5V,0.49A,用Q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4.4V,0.50A,则用 图所示电路测该电阻的阻值误差较小,测量值Rx =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2)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四、计算题(共38分)
17.(12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的质量均为0.02kg,电阻均为R=0.1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保持静止,取g=10m/s2.
(1)通过cd棒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拉力F多大?
(3)拉力F做功的功率P是多少?
18.(13分)如图所示,ABC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绝缘圆弧轨道,A点与圆心O等高,B、C点处于竖直直径的两端.PA是一段绝缘的竖直圆管,两者在A点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管内与C点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球离开圆管进入圆弧轨道运动.已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g为重力加速度),小球运动过程中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忽略圆管和轨道的摩擦阻力.
(1)求小球在圆管内运动过程受到圆管的压力.
(2)求小球刚离开A点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
19.(13分)在真空室内取坐标系xOy,在x轴上方存在二个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区Ⅰ和Ⅱ(如图),平行于x轴的虚线MM’和NN’是它们的边界线,两个区域在y方向上的宽度都为d、在x方向上都足够长.Ⅰ区和Ⅱ区内分别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从坐标原点O以大小为v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射入Ⅰ区的磁场中.不计粒子的重力作用.
(1)如果粒子只是在Ⅰ区内运动而没有到达Ⅱ区,那么粒子的速度v满足什么条件?粒子运动了多长时间到达x轴?
(2)如果粒子运动过程经过Ⅱ区而且最后还是从x轴离开磁场,那么粒子的速度v又满足什么条件?并求这种情况下粒子到达x轴的坐标范围?
b
θ
a
θ
I
R
a
b
v
0
10
3cm
2
U/V
I/A
0.4
0.8
1.2
1.6
2.0
2.4
2.8
0 0.1 0.2 0.3
0.4
0.5
图a


学 号 (五位数)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9] [9] [9] [9]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答题卡(物理科)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试室号: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班级、姓名和试室号、学号,
用2B铅笔将学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2.用黑色水笔在规定区域内作答,超出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1页(共4页)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三.填空题(共18分)
15.(1)_23.3(或23.4)
(2)_1.50(或1.49) 0.60~0.64
评分标准:每空2分,图4分。
四、计算题
17.(12分)
解:(1)(3分)对cd棒受力分析可得:
BIl=mgsin30° ①(1分)
代入数据,得:I=1A ②(1分)
根据右手定则判断,通过cd棒的电流I方向由d到c。 ③(1分)
(2)(4分)对ab棒受力分析可得:
F=BIl+mgsin30° ④(2分)
代入数据,得:F=0.2N ⑤(2分)
(3)(5分)根据:
⑥(2分)
P=Fv ⑦(1分)
得:P=0.4W ⑧(2分)
18.(13分)
解:(1)(3分)由受力分析得:
小球受到圆管的压力 N=qE ①(1分)
即N=mg/2,方向水平向左 ②(2分)
(2)(5分)离开A点瞬间,设小球速度为v,有
③(1分)
根据受力分析,设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1,有
④(2分)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
⑤(1分)
则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方向水平向左 ⑥(1分)
(3)(5分)设小球能沿轨道到达C点,小球由P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⑦(2分)
在C点,由受力分析有
⑧(1分)
联立以上两式,整理得:
N2=0 ⑨(1分)
假设成立,小球恰能沿轨道到达C点 ⑩(1分)
19.(13分)
(2)(7分)粒子经过Ⅱ区而且刚好能从x轴离开磁场的轨迹如图(图1分)
依题意,有 及 ⑥(2分)
由几何关系得: ⑦(1分)
整理得: ⑧
设此时粒子离开磁场的坐标为L,则
⑨(1分)
联立⑥⑦⑨,整理得: ⑩
故粒子速度应满足 ⑾(1分)
粒子到达x轴的坐标范围为 ⑿(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 “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2.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
A.维护清朝统治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5.1915年,在巴拿马泛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生产的白兰地、红葡萄酒、雷司令等产品荣获金质奖章。当时以张裕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下列有关“短暂的春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结果  B.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酿酒业
C.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D.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6.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7.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B.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C.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8.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B.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0.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其中与“选饭吃”有关的是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1.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了“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指的是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12.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13.右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扬扬。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均用美元作为本国的流通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15.于丹教授的《论语》讲座很受欢迎,很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走向一致 B.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C.优秀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D.儒家学说需要重新解读其在现代的意义
16.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某些对立面的是
①老子—韩非子 ②墨子——孙武 ③荀子——庄子 ④孔子——墨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
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 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 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1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21.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22.“……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主语)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2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3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2分)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摘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5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及特点,(4分)并分析他们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原因。(3分)
⑶材料三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措施相比较,有何特点?(4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⑷“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6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王夫之(1619——1692年)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年)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2分)
该主张顺应还是违背了历史潮流?(1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3分)
(3)上述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试从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条件三方面分别加以比较分析。(6分)
26.(1)①社会财富分配不均;②工人极端贫困;③“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④犯罪率增加;⑤阶级矛盾激化。(5分)
⑵措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立法保障失业者和低收入者)。(2分)
特点:①立法;②涉及多方面;③自愿为主。(答任2点得2分)
原因: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增长;②社会矛盾尖锐;③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④受自由主义影响;⑤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等。(答任3点得3分)
⑶特点:①政府主导(管理);②形成完整的体系;③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答任2点得4分)
影响:①英国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促进经济繁荣。 (4分)
⑷①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
②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一、单项选择题Ⅰ。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北高南低,山脉呈网格状分布
2.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3.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可以影响到我国西部内陆地区
C.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按秦岭—淮河线分为南方和北方
D.东部季风区主要包括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两大区域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4~5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4.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右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6~8题。
6.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7.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8.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酸雨危害严重、生态破坏严重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多旱涝灾害
9.根据我国南方自然条件特征,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选址一般要求
A.尖屋顶,地势高 B.平屋顶,地势高
C.尖屋顶,地势低 D.平屋顶,地势低
10.我国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
A.人口稠密,劳动力较多 B.土壤十分肥沃
C.气温较高,热量较足 D.有丰富的水源
11.我国南方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是因为
A.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主要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
C.深受季风影响 D.地势的影响
12.世界上有三大优质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除我国新疆外,还包括
①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棉花带 ②印度德干高原西部棉花带
③埃及尼罗河流域棉花带 ④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棉花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下列关于地中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处在东北信风与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地带
C.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是直布罗陀海峡
D.沿岸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4.中东输出的石油,大部分是通过波斯湾沿
岸港口用油轮运出。右图中B石油输出路
线是
A.波斯湾一地中海一大西洋一西欧
B.波斯湾一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欧、北美
C.波斯湾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日本
D.波斯湾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澳大利亚
15.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太高。关于这一特点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常,无不冻港
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须经他国海域
16.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区域的划分,边界都是十分明确的
B.区域之间共同性明显,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C.区域划分的指标只能是自然要素
D.区域可以由不同等级组成,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区域
17.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时,其产业结构是
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18.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A.平衡-不平衡-平衡 B.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19.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A.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B.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C.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20.我国下列铁路枢纽的组合中,全部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A.西安、株洲 B.重庆、郑州 C.包头、武汉 D.昆明、兰州
21.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中西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D.“西部大开发”使东部经济地带失去了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的优势
2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气东输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B. 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扩大内需
C. 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 有利于减轻煤炭等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的压力
23.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①局部逆转,整体扩大 ②局部扩大,整体逆转
③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④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
⑤维持在平衡状态 ⑥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⑦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A.①④⑦ B.②③⑥ C.⑤⑥⑦ D.②④⑦
24.我国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丘陵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5~26题。
2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7.读右下图红树林景观示意图,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    
③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天然海堤    
⑥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28.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库、稻田是湿地 B.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C.西北干旱地区没有湿地 D.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于其具有降解功能
29.造成我国“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河)造田 B.过度放牧
C.中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D.水体污染
30.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C.TVA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平原多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
31.下列关于我国流域治理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的开发可以把环境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结合起来
B.黄河的治理要注重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C.塔里木河可借鉴田纳西河治理的经验,大力发展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
D.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为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创造条件
右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32~34题。
32.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3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
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4.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35.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粮食作物都有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D.二者农场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36.下列有关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内水源充足,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B.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
C.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是鲁尔区的两大基础性工业
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37.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38.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群发展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靠海的地理位置
39.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B、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C、验证了劳动力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增加的特点
D、这种变化离不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后期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0.近年来,部分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4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C.相对于传统地图,延伸了管理和分析等功能
D.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主要强调时间因素
42.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共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
A.3颗 B.4颗 C.21颗 D.24颗
43.为了准确及时地监测某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淹没范围,可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雷达系统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 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右图,回答44~45题。
44.如果以上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
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45.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46.下列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且距日距离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B.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 D.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47.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48.月球上没有生命,与地球相比其缺少的条件是
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地球公转方向适宜
③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④地球体积和质量适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49~50题
49.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50.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①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极光现象
A.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51.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到达地球的,其能量在地表分布均匀
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故属于短波辐射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52.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最近某地区天气出现异常 D.月亮的阴晴圆缺
53.下列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54.赤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A.0° B.23°26′ C.66°34′ D.90°
5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恒星日为其自转的真正周期
B.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角速度全球各地均相等
C.产生了昼和夜的现象
D.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左南右
56.晨昏线任何时候都
A.平分地球和赤道 B.自西向东移动
C.与经线圈重合 D.与经线圈斜交
57.已知长春(125°E)地方时为11时,新疆和田地方时为8时,则和田的经度为
A.75°E B.80°E C.85°E D.90°E
58.以下是挂在某宾馆墙上的四座时钟,依次为东九区、西八区、东二区、零时区,如果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这四座时钟此刻指示的钟点错误的是
德班(29°53′S, 31°03′E)是南非夸祖卢-纳塔尔省的一个城市,也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清晨5时,在最终通过了《议定书》工作组和《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之后,德班气候大会艰难闭幕。据此完成59~60题。
59.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伦敦的时间是
A.12月11日3时 B.12月11日7时
C.12月12日3时 D.12月10日7时
60.此时,全世界
A.少一半的地方是12月1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12月11日
C.多一半的地方是12月11日 D.刚好全部都是12月11日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61.我国西北四大灌溉农业区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宁夏平原和新疆沙漠“绿洲” B.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C.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D.河西走廊和新疆沙漠“绿洲”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62~63题。
62.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3.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东非大裂谷是纵贯东部非洲的地理奇观,有“地球的伤疤”之称。读下图,回答64~65题。
64.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南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C.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非洲板块
65.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和西部虽都地处低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特征 D.大气环流
66.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日本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水道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英吉利海峡
67.关于美国所在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寒带领土 B.没有热带领土
C.领土跨寒、温、热带三带 D.领土跨南、北半球
68.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里海、阿拉伯海 B.地中海、红海
C.黑海、里海 D.地中海、黑海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69~70题。
69.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华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70.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资源
B.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②表示资金
C.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①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信息技术
D.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科技人才
7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产业基础较好 D.土地资源丰富
72.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A.风蚀荒漠化    B.冻融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73.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正确做法是
A.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开垦沼泽地与保护沼泽地应同步进行
74.洞庭湖地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A.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全部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
C.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D.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75~77题。
75.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6.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7.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下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珠江三角洲),完成78~79题。
78.两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转入和转出的产业主要以
A.原料指向性产业为主 B.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D.技术指向型产业为主
79.对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产业转入区具有交通、资源、科技等区位优势
B.资源枯竭、劳动力价格下降是造成产业转出的最主要原因
C.促进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D.可加快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8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不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81.寻求城市中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2011年4月至5月,嫦娥二号已成功完成了月球两极成像,实现了高分辨率月图的完整覆盖。目前,月球50米分辨率的全球图已经完成,7米分辨率的全球图将在今年年底产生,这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全影像。下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二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82题。
82.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3S技术
8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
A.地球既自转又公转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它的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
84.地球表面有适中厚度的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85.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最亮的部分 B.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
C.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D.通常黑子出现的高峰期,耀斑就不发生
86.在北京的晓黎与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5月4日22时结束在网上
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5月4日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
A.1小时 B.13小时 C.25小时 D.14小时
87.当我国某地(30°N,120°E)为地方时某日10:00,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地方时为
A.前一天22:00 B.同一天22:00 C.后一天22:00 D.同一天6:00
88.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度相同,地方时仍相同 ② 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
③ 太阳将西升东落 ④ 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读某日地球日照图和某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路线,回答89~90题。
89.如果此时赤道上西半球部分全部处在夜半球中,北京时间是
A.3 :20
B.15 :20
C.2 :00
D.14 :00
90.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从上述时间开始,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图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三、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道题有两项正确选项,正确选择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91.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可以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面积 人口 钢 煤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92.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城市分布相对均匀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93.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 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
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 D.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9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大气环流
95.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A.推广大型农业机械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C.大力改良红壤 D.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96.关于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 B.围湖造田 C.泥沙淤积 D.降水减少
97.我国黄河流域可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中借鉴的经验有
A.从防洪入手 B.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C.重点发展水运 D.先开发,后治理
98.关于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IS技术是传统地图的延伸 B.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C.数字地球就是“3S”技术 D.GPS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99.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图中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方向的是
100.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斜交
C.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D.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2012.01
反射强度
反射强度




λ
λ1
图12单选题(60分,每题1分)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黄铜 C. 钢铁 D.金箔
.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西瓜是酸性食物 B.猪肉、牛肉是碱性食物
C.巧克力、奶油是酸性食物 D.大米、面粉是碱性食物
.光纤通信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A.碳 B.石英 C.锗 D.硅
.硅酸铜钡是当今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然而现在发现,我国秦朝兵马俑用的一种颜料竟是硅酸铜钡。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学说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属于硅酸盐 D.属于复盐
7.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醋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B.亚硝酸钠可以用作防腐剂,但不宜过量
C.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8.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
B.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我们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
9.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黄连素  B.海洛因、黄连素 C.大麻、摇头丸 D.黄曲霉素、尼古丁
10.下列药品对应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A.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
B.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因此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麻黄碱适合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D.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
11.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B.OTC表示处方药,R表示非处方药
C.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1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⑤ D.①③④⑤
1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吸附剂
14.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材料的办公用品、化纤地毯及书报、油漆等不同程度释放出的气味。该气体可能是
A.甲醛 B.甲烷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5.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16.大气污染是指
A.大气中含有少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B.大气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可以自净到正常值
C.大气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
D.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于氧气的含量
17.能显著地促进藻类在水中生长,最终导致水中生物缺氧的阴离子是
A.Cl- B.I- C.CO32- D.PO43-
18.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杆——防止污染空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气体——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9.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常用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
20.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的离子):Ag+、Ba2+、Fe3+、Na+、SO42-、NO3-、OH-、Cl-。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的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在相同的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D.Na+和NO3-一定来自不同的工厂
21.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 ②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③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 ④危害动物 ⑤加剧温室效应 ⑥引起赤潮
A.全部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2.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2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医院的废输液管、废旧轮胎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糖类 B.有机物 C.氧化物 D.盐
24.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较,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B.相同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可能不同,但其性能是相同的
C.镁铝合金在盐酸中不能完全溶解 D.合金具有各成分金属性质之和
25.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抗腐蚀能力 B.增加强度 C.降低熔点 D.增加延展性
26.用铜锌合金制成假元宝欺骗行人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27.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万港币购回了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上后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的铜器在时间稍久时容易出现铜绿。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240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下面对其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电镀上了一层耐磨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丝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D.它们是含有一定比例的金、银、锡、锌的合金
28.为了防止轮船的船体的腐蚀,应该在船壳下水线位置嵌入一定数量的
A.铜片 B.锌片 C.碳棒 D.银片
29.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在下列情况下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
A.在含有铁元素的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C.在自来水的铁管上用导线连接一块锌片后,再埋入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自来水的铁管上用导线连接一块铜片后,再埋入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30.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时候,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是
A.Fe-2e-==Fe2+ B.2H++2e-==H2 ↑
C.4OH--4e-==2H2O+O2↑ D.2H2O+O2+4e-==4OH-
31.实验室制备H2选择的最好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稀硝酸反应
C.纯锌与浓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32.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表面变暗
33.最近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99.9999%的铁,根据你的推测,下列性质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A.硬度比生铁低 B.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
C.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 D.与4mol/L盐酸反应的速率比生铁快
34.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
A.全部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5.下列各组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的是
A.石英玻璃 B.光学玻璃 C.陶器和瓷器 D.地壳和半导体材料
36.磷酸钙陶瓷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这是利用这类材料的
A.耐高温特性 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 D.生物功能
37.生石灰中往往含有杂质CaCO3和SiO2,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
A.水 B.盐酸 C.硫酸 D.烧碱溶液
38.对于某合成材料(如塑料制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废弃物混在垃圾中填埋在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用化学方法加工成涂料或汽油 D.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3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是
A.黏胶纤维 B.氯丁橡胶 C.白明胶(动物胶) D.毛发
40.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A.棉花 B.塑料 C.尼龙 D.氯丁橡胶
41.单糖是
A.具有甜味的物质 B.具有一个分子比较简单的糖
C.不能在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D.最简式为的Cn(H2O)m有机物
42.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是一种多糖,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
C.人体内含有能够促使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能够被消化吸收
D.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
43.在过去,糖尿病的检测方法是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4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属于混合物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属于酯类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45.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变性作用 C.盐析作用 D. 还原作用
46.蛋白质溶液分别作如下处理后仍不失去生理作用的是
A.高温加热 B.紫外线照射 C.加硫酸钠溶液 D.加福尔马林
47.天然皮革是
A.纤维素制品 B.酯类制品 C.合成高分子制品 D.变性蛋白质
48.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A.服大量食盐水 B.服用葡萄糖 C.服用适量的泻药 D.服用鸡蛋清
49.蛋白质的下列哪个性质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提纯分离
A.水解 B.盐析 C.变性 D.颜色反应
50.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51.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水果和蔬菜 B.鱼肉和猪肉 C.鸡蛋和鸭蛋 D.糙米和肝脏
5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53.我国继“食盐加碘”后,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1)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2)预防缺铁性贫血病 (3)改善酱油的味道
(4)增加黑色素 (5)减少厨房污染物 (6)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A.(1)(2)(3) B.(4)(5)(6) C.(3)(4)(5) D.(1)(2)(6)
54.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导致贫血
A.铁 B.钾 C.钙 D.钠
55.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
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
56.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蔗糖 B. 油脂 C. 纤维素 D. 淀粉
57.以乙烯、氯化氢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氯乙烷,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 B.加成 C.氧化 D.化合
58.如右图所示Cu-Zn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氢离子在负极得电子
C.铜为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D.电子从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
59.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C.稳定性:PH3>H2S>H Cl D.氧化性: I2>Br2>Cl2
60.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A.Cu、Fe3+ B.Fe2+、Fe3+ C.Cu2+、Fe D.Fe2+、Fe
选择题(40分。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61.现在市场上洗衣粉多为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棉织品 B.毛织品 C.腈纶织品 D.蚕丝织品
62.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6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锂、钠、钾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钠比镁活泼
C.溴单质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D.氢氧化钠比氢氧化钾的碱性强
64.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NaOH B. H2 C.KCl D. H2S
6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下列情况有
A.中子数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6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铁片改用铁粉
67.关于反应2NaBr + Cl2 == 2NaCl + 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反应中Cl原子得到电子
B.当1molCl2完全反应时,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C.NaBr是还原剂,反应中溴离子得到电子
D.当1molNaBr完全反应时,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
68.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CO2浓度不变 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69.下列产品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利昂 D.含汞电池
7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71.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二者含有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因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C.他们均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纤维素不能
72.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时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时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73.甲烷、乙烯、苯、乙醇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关于他们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四种有机化合物都是烃
B.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乙醇
C.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因此它与乙烯的性质相似,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这四种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而且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7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
D.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
75.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C.NaCl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
76.铝片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非氧化还原反应
77.某原电池工作时总的反应为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组成可能是
A.Zn为正极,Cu为负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B.Cu为正极,Zn为负极,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
C.Cu为正极,Zn为负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Fe为正极,Zn为负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78.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常见有硫酸和氢氧化钾两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的火焰
B.氧气为正极,氢气为负极
C.工作时电解液一定与H2反应
D.负极:2H2+4OH-—4e-===4H2O
79.下列物质能与乙酸反应的是
A.镁 B.氧化铜 C.苛性钠 D.小苏打
80.生活中涉及的许多问题与化学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包装袋等塑料垃圾
B.碘盐中的碘不是碘单质
C.“绿色食品”是指绿色的食品
D.工业酒精中因含较多甲醇,故严禁饮用


稀硫酸
金属导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