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同步练习
1.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
)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3.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
)
①人为的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8世纪的“乾隆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国家出现了工业革命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朝官员称马戛尔尼使团为“贡使”,所翻译的英王的国书有“吁请天恩”之类的文字。当时英王“吁请”的是(
)
A.鸦片合法
B.开埠通商
C.割占香港
D.开设工厂
7.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最准确的为(

A.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
B.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
C.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
D.开辟英国在海外的广阔市场
8.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9.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10.乾隆时期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
B.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11.“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最能证明马戛尔尼这一推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北伐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存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踌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曾往中国.英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何不同?
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尔国王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菅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德成无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小海岛一处,以便商人停歇,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此事尤不便准行。”
(2)据材料:简要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三:l
6世纪到l
8世纪期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一些殖民者组成的英国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英国女王甚至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英方提出要求的原因。
13.材料一
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三
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结果。英国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马戛尔尼在其《纪事》中写到:“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与英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此原因给近代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拓展题选做)
材料三中马戛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有人说中国经济在明清时期落下了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这一顽疾一直影响着近代经济的发展。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这一“毛病”是怎样造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