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大讨论。这次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B.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3. 下列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时,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残余
B.前者使中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C.后者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8. 下图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包产到户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下,农民生产最大的变化是(  )
A.不再集中劳动 B.自负盈亏
C.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D.农民分散经营
9. 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际已不存在是在哪一年以后 (? ??)
?A.1980年???? B.1982年?? ??
C.1984年??? D.1985年
10.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2.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1980年,国家也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是(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开放的广州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5.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 .解放社会生产力
B .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徘徊——乍暖还寒】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
【转折——春雷惊天】
材料三 一名国外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学生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3)197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1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下图为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三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 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 000斤
(1)材料一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3)哪一项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1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一条路,自井冈山延伸,蜿蜒曲折,在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那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条路指的是什么路?走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图①“凤阳四年垮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②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BDD 6-10BBCCD 11-15BABAD
二、非选择题
16. (1) “两个凡是”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继续。
(2)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原因: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1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造成三年粮食产量下降。原因: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8.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关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
(4)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