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2.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 C.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 建国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在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基础上,促进了民族地区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 A.村民举行“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 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6. 西藏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0%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主体地位。这表明( ) A.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切权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C.我国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7. 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定的目的是( ) A、实施西部基础建设 B、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根本 C、修建青藏铁路 D、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边疆 8. 国家下列举措中,对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一国两制 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引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式是( ) A.进行三大改造 B.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0. “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小聚区 B.小杂居、大聚区 C.小杂居、小聚区 D.大杂居、大聚区 12.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3. 进入21世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4. 下图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自治区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各个领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的变化。 (3)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2004年中央对西藏地区财政补助投入累计达968.72亿元;对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区企业先后派出援藏干部2892人,支援建设项目1698个,投入资金64亿多元。到200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GDP达到7779元,西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正迈出新的步伐。 材料二 旧西藏,占人口5%的领主把持着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等管理事务,全区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现代的医疗机构。新西藏,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主管理西藏社会内部事务,翻身的西藏人民饱含热情投身建设。如今,西藏已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2017年上半年,西藏经济运行良好,财政收支不断增长,各项指标持续攀升。1—6月,全区生产总值实现555.4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57.22亿元,同比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0.05亿元,同比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0元,同比增长13.9%。 材料三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藏人民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和发展。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藏地区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BAA 6-10CDDBB 11-15ADADD 二、非选择题 16.(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西藏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交融促进社会发展;等等。 1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选举权、受教育权、健康权。西藏的和平解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经济援助;西藏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 (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共同为中华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1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援助少数民族地区。 (4)西部大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