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862年秋,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奴们在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万分的惊喜:林肯总统宣布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参军,他们获得自由了。这是因为林肯总统颁布了()A.《美国联邦宪法》B.《宅地法》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独立宣言》《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建立了()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政体D.三省六部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转折”是指俄国()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C.农民免费获得“份地”D.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D.促进了对外扩张《大国崛起》中说到∶“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下列选项中与这些日本社会新现象出现关系最为密切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B.发展工业C.文明开化D.君主立宪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C.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D.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B.来克星顿枪声C.《独立宣言》的发表D.萨拉托加大捷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②穿西服,吃西餐③不允许自由土地买卖?④实行征兵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A.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B.带领南方人民赢得了解放黑人奴隶的胜利C.颁布了《宅地法》和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宅地法》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打击了种植园经济B.加速了西部开发C.维护了国家统一D.激发了农民积极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于()A.1870年B.1871年C.1872年D.1873年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下列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宅地法》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对外掠夺B.工业立国C.学习西方D.鼓励人民富起来论及明治维新,有学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向欧美等国学习的主要内容有()①天皇制度?②科学技术?③生活方式?④学校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大国的崛起过程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国崛起的背后往往能看到思想文化的影子。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从哪里开始?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18-19世纪中叶,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的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了一个范围最广、势力最强的殖民大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当时政治制度和经济生产两方面分析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原因。材料三:美国的建国者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建国者”是谁?通过什么文献实现“对前人的经验加以转化”的?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的要求?材料四: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国内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此后,日本迅速强大起来。(4)根据材料四,写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措施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花费。”——《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材料二: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如下:派别方案地主贵族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革命民主主义者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材料三: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家)工人(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车1874200051937(1)结合材料一,分析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这场改革的性质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1861年改革产生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材料二:19世纪晚期,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材料三: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注: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分别指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概括俾斯麦的主要观点。(2)俾斯麦是如何依靠铁和血来实践自己的观点的?(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对德国的影响。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答】C.依据材料《解放黑奴宣言》是合众国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未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此宣言虽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联邦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故C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ABD。?故选C。2.【答案】B【解答】B.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明治宪法》标志着日本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即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B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ACD。?故选B。3.【答案】A【解答】A.依据材料“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可知经过此次改革之后俄国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向了资本主义社会,故A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BCD。?故选A。4.【答案】B5.【答案】C6.【答案】B【解答】A.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是明治维新在思想方面的意义,故A项正确。B.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政府,为改革创造了条件,故B项错误。C.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故C项正确。D.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故D项正确。故选B。7.【答案】C【解答】C.独立日(国庆日)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故C正确。ABD.三项所述均与题干主旨无直接关联。故AB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答】①②④?.1868年明治维新时,日本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初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_上学。在社会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许多人穿起了西装。在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据此判断①②④都是可能在20世纪初的日本出现的。③.而在土地制度方面,明治维新时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所以③不可能在当时出现。故选A(①②④)。9.【答案】C【解答】C.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了民心,使北方获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C正确。A.本项所述与华盛顿有关,故A错误。B.“带领南方人民”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D.本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答】B.《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加速了西部开发,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B正确。A.本项所述与题干主旨无关,故A错误。CD.两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CD错误。???????故选B。11.【答案】B【解答】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的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1871年,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故B正确。AC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ACD。???????故选B。12.【答案】A【解答】A.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主张日本不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应该脱离亚洲,与西方国家同甘共苦,说明福泽谕吉主张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国家学习?,“脱亚入欧”,故A正确。B.福泽谕吉主张日本“脱亚入欧”,不主张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故B错误。C.题干主旨是主张向西方学习,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D.此时日本还没有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故D错误。故选A。13.【答案】C【解答】A.《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大陆会议颁布的文件,标志美国诞生,故A错误。?B.《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件,时间是1789年,故B错误。?C.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踊跃参军,故C正确。D.1862年5月,林肯颁布《宅地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故D错误。???????故选C。14.【答案】B【解答】A.对外掠夺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A错误。?B.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主张的最终落脚点是:国之强弱决定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即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是否大力发展工业,因此,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工业立国,故B正确。C.学习西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D.此项没有体现大久保利通思想的核心,故D错误。???????故选B。15.【答案】C【解答】②③④.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故②③④正确。①.明治维新尽管建立了近代天皇制度,但天皇制度不属于向欧美学习的内容,故①错误。故选C(②③④)。16.【答案】(1)文艺复兴。意大利。(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华盛顿;《1787年联邦宪法》;民主共和制。(4)明治维新;措施: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7.【答案】(1)农奴制度下,地主不愿意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材料二中“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反映了这次改革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材料三反映了俄国经济快速发展,说明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8.【答案】(1)当时的德意志四分五裂,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俾斯麦认为应该由普鲁士依靠武力(或依靠铁和血)来实现统一。?(2)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统一大业。?(3)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但德国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一些旧制度,同时,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完全实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