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3.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C.当地民族行使所有权利
D.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6. 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主要是( )
A.由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B.由我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
C.由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决定的
D.由我国各民族在心理语言、习俗上的差异决定的
7. 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④杜绝了民族分裂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0. 内地西藏班普通高中学制由3年延长为4年,增加一年预科学习,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班高中阶段的学习,这体现了 (  )
A.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关注
B.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
C.全国各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D.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援助
11. 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是(  )
A.以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B.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C.各自在不同区域孤立居住
D.平均分布的格局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各民族共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
D.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13. 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定的目的是(  )
A、实施西部基础建设
B、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根本
C、修建青藏铁路
D、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边疆
14. 国家下列举措中,对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一国两制 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的少数民族电影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作,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并呈现出新发展、新格局的态势。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主改革 ③王进喜 ④西部大开发 ⑤经济特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为充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材料四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共同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3)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说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有何重要意义。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CD 6-10ABABC 11-15BBDDA
二、非选择题
16. (1)和平方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7. (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18. (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4)原因: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
意义:巩固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派遣优秀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