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2. “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是( )????
A.?“两个凡是”是不变的真理
B.?毛泽东思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群众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4. 新中国历史上由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 下列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 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B. 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D. 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7. .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都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③都明确了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 老百姓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老百姓歌唱的“大包干”是指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道路
C.人民公社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对农村改革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B.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是中央制定并推行下去的
C.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0.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1.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特区还包括(  )
①上海浦东 ②海南 ③深圳
④珠海 ⑤汕头 ⑥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13. 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 )
A. 深圳 B. 上海
C. 广州 D. 厦门
14.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公私合营企业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私营企业改革????????? ? D.外资企业改革
15.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 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奋起。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__①__年12月在__②__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中①、②分别应该填________、________。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依据材料二完成下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指导方针 “两个凡是” ③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中心 “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二年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的历史,后一个时期是在这以后的十三年。……在前二十九年中,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可以说,走过的道路十分坎坷。我们党甚至犯过两次大的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两次大的挫折。一次发生在以“大跃进”为标志的1958年到1960年,另一次发生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1966年到1976年。这两次大错误、大挫折都是由于我们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严重偏差而造成的。
这十三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方面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成就。在这期间固然也有些小的曲折,但是党总是能够及时地纠正偏向,解决问题,取得新的经验。实践证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991年出版)
(1)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分为几个时期?这种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的“前二十九年中的两次大错误”指的是什么?并选择其中一次错误,分析它发生的原因。
(3)在距1991年15年后的今天,再看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更是远远超过了前二十九年,根据你了解的情况,举一个典型例子说明这种变化。
18.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 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①你知道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吗?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②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在沿海地区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位于香港对面的特区是?设在福建省的特区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BBD 6-10CDDBB 11-15ACDBB
二、非选择题
16. (1)①1978 
②北京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2)③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17. (1)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2)“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等。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错误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党内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等。
(3)如住房面积的变化、收入的变化、生活质量的变化、道路交通的变化等等。
18. (1)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2)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深圳;厦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