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 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量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2. 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曾专门悬赏鼓励人们发展新型纺织机器,1768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申请到了专利。他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3. 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 ) A.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 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D.瓦特改进蒸汽机 4. 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A.飞梭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5. 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是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 A.一本书 B.一个人 C.一机器 D.一宣言 6.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7. 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瓦特 8. 下图为1750年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德意志)、英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 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10.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旅行者号”机车的动力来自于( ) A.牛力和马力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1.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12.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13. 城市化的标准之一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据资料记载:1801~1831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农村自然灾害严重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14. “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5. 火车运行初期,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对此有人感叹“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了( ) A.火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科技进步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C.火车消灭了人们的等级差别 D.科技进步有利用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年 155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年 1550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说:“当革命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示均是这场“变革”中发明的机器。A图所示机器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在这场“变革”中具有什么意义? (3)B图所示机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B图所示机器与C图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BC 6-10BBBBB 11-15DDDAD 二、非选择题 16. (1)珍妮机 (2)瓦特 (3)火车 (4)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促进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等。(答对两点即可) 18. (1)珍妮机。 (2)瓦特。 (3)火车。 (4)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促进了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等。(回答出两点即可) 19. (1)工业革命。 (2)哈格里夫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 “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出现为火车提供了动力。 (4)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