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B、爱迪生C、瓦特D、贝尔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D、垄断组织的出现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6、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有直接关系()A、内燃机的研制成功B、电话的发明C、汽车的发明D、蒸汽机的发明7、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C、石油工业的兴起D、钢铁工业的发展8、19世纪末引发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主要依据是()21教育网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手段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10、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1、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12、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3、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14、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心成果。21cnjy.com(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评述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DDBC6-10、AABCC11.C12.B13.B14.A二、非选择题11、(1)进步:电动机、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轮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2)现象: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室第一生产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2参考答案: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理由: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公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亚非拉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其社会进步。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