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专题检测13: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一、单选题1.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关联,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B.?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建立元朝C.?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国,灭亡辽国??????????????????D.?康熙帝——领导雅克萨之战2.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清朝大事年表,这组大事年表中与西藏相关的有(???)①1653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②1690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叛军③1762年乾隆设立伊犁将军④1793年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3.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序号①②③历史事件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驻藏大臣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及大小和旧叛乱雍正帝在西南小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4.《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设立军机处???????????????????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5.清军攻下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根据施琅的分析,设置台湾府有助于()???????????A.?稳定西北边疆?????????????????B.?巩固东南海防?????????????????C.?实行对外扩张?????????????????D.?赶走荷兰殖民者6.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册封“达赖”“班禅”????????????B.?收复台湾????????????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D.?抗击沙俄侵略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8.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9.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A.?①——出现“文景之治”???????????????????????????????????B.?②——推行崇文抑武C.?③——创立行省制度??????????????????????????????????????????D.?④——戚继光抗倭10.观察下面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材料二: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准噶尔部采取的政策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策有何不同?(3)简要说明上述措施的作用。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我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汉民族在秦汉时期形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其他民族融入,最终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多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少数民族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特殊的贡献。请问: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朝代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2)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请问:明朝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何影响?(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结合历史史实分析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4)针对“藏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为,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分析:A项唐太宗——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搭配不正确,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加以完善,隋炀帝创立科举制,不符合题意;B项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建立元朝搭配不正确,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不符合题意;C项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国,灭亡辽国搭配不正确,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后来改称辽,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政权,不符合题意;D项康熙帝——领导雅克萨之战搭配正确,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清朝前期,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搭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A分析:清朝对西藏的管辖包括册封“达赖喇嘛”、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①④与西藏相关。击溃噶尔丹叛军是对北方蒙古的管辖;设立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A项①④与西藏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时期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掌握清朝时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A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统治;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此分析,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相关知识。4.A分析: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时期,明朝还未产生;B,C,D均是明朝时期的事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5.B分析:A.稳定西北边疆,不符合史实;?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故选项B符合题意;?C.实行对外扩张,不符合史实;?D.赶走荷兰殖民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台湾府设置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6.A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的理解。本句描述了清政府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对当地的统治。清军入关后,清廷赐予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7.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并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元朝的建立人是忽必烈,修筑长城的是秦始皇,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辽,故选A。???【点评】知道古代帝王的主要事迹。8.C分析:材料中的“省”是关键词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元朝时期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省”字,“十省分天下之治”即为地方政策,由此可以链接到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而得出答案。9.B分析:A①代表的朝代是唐朝,但是文景之治发生于西汉初年,时间不符;B②代表的朝代是北宋,北宋为防止唐宋以来武将专横扈的弊端重现,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③代表的朝代是明朝,但是行省制度是在元朝创立的,时间不符;D④代表的是清朝前期,但是戚继光抗倭发生于明朝,时间不符。因此,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时序,要求学生会看年代尺,稍有难度。10.D分析:从地图可以判断出这是我国清朝的疆域图,明清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该时期的时代特征集中表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答案为:D。【点评】考生要识记清楚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就在每一单元的单元标题中。二、材料分析题11.(1)明朝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清朝采取开放的怀柔政策。(2)材料一体现清政府开放的怀柔政策,材料二体现清政府对叛乱分裂者采取坚决的打击措施,维护国家统一。(3)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名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分析:(1)据材料“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明朝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清朝采取开放的怀柔政策。?(2)据材料“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清政府开放的怀柔政策,材料二体现清政府对叛乱分裂者采取坚决的打击措施,维护国家统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措施的作用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名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故答案为:(1)明朝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清朝采取开放的怀柔政策。(2)材料一体现清政府开放的怀柔政策,材料二体现清政府对叛乱分裂者采取坚决的打击措施,维护国家统一。(3)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名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明清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的相关知识。12.(1)满族(女真族)。?清。(2)改土归流。(明成祖时,取消土司制度,设立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制度,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3)史实:清朝时,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4)我们青少年应该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统一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围绕维护民族团结,言之有理即)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满族建立的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2)本题考查的是改土归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明成祖时,取消土司制度,设立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制度,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3)本题考查的是西藏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4)本题考查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我们青少年应该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统一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的建立以及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识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