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别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当时哪一错误倾向( )A.浮夸风B.“共产”风C.“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2.如图,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以下四个人中完成了第三次历史巨变的是()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C.?“四五”运动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经济建设上来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二大的召开5.“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材料中的“变”是指()A.土地由地主私有变成农民私有B.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C.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D.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6.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A.彭德怀B.刘少奇C.林彪D.江青7.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遵义会议B.新中国成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8.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0.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因为()A.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B.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C.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它是在邓小平主持下制定的政策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沿海城市1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B.设立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3.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其形成的步骤是()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14.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有重点→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全方位A.有重点开放阶段B.由点到线阶段C.点线面结合阶段D.全方位开放阶段1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经营责任制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二、非选择题16.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文章发表的背景是什么?[](2)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有何反响?(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我国“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主要是指在农村实行哪一制度?“8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材料二(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DDCC6-10BCACC11-15AABDC二、非选择题16.(1)“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不满,需要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明辨大是大非。(2)在全国引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3)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7.(1)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国有企业,③深圳,④厦门,⑤海南。(3)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人民的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