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3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下列选项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长篙(hāo) 创伤(chuàng) 目眦(zì) 不加思索B. 踯(chí)躅 辽夐(xiòng) 百舸(kě) 苍海一粟C. 惊蛰(zhé) 笨拙(zhuō) 体恤(xù) 星辉斑斓D. 溯(sù)源 忤视(wǔ) 忸怩(niè) 准备就序2. 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 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 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C. 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 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些曾经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B. 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回到谈判桌上比进行军事演习有效,重启六方会谈总比炫耀武力同盟可行,这个道理是不容置喙的。C. 政府力挺开发商已是图穷匕见,使得很多城市房价下跌变得困难起来,客观地说,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还在上涨。D. 第11届全运会男篮决赛中,尽管山东队有巴特尔等老将坐镇,但广东队在进攻中草木皆兵,多点开花,最终以大比分战胜了山东队。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B. 武广客运专线开通在即,大部分航空公司下调了广州往长沙、武汉方向的机票价格,广州到武汉的最低机票价格只需要190元左右。C. 真正的政绩不在于GDP增速多高多快,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于是否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D. 为民族情绪提供制度化的宣泄渠道,意味着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政府自身能够及时回应公民维护民族自尊心的诉求。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C. 《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D. 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天狗》是极力张扬自我的一首奇诗,每行都以“我”字开头,突出了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充分宣泄了他那激荡不已的激情。7. 填入后边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_。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8~9题。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9.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三、文言阅读(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一)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回答10~13题。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0.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登上,乘B. 终已不顾 回头看C.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从小道D. 张良入谢 表示谢意11.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B.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D. 项伯杀人,臣活之12. 与例句“荆轲和而歌”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1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吾属今为之虏矣”相同的一项是A. 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 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沛公安在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二)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14~17小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人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kūn)钳(qián),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宜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越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疲弊。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疲弊,不忍出战,而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虫出:指死不得葬。14. 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祖箕踞骂之 箕踞:席地而坐,像个簸箕,借指态度傲慢。B. 王长者,不倍德 倍:背离,背叛C. 微陛下,臣等当虫出 微:假如没有。D. 士争临城死敌 敌:敌人,仇敌。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B.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C.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 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失其所与,不知16.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长者也⑤王长者,不倍德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⑤1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B.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C. 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D. 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第II卷(非选择题 共86分)四、(共2道小题,共13分)18.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取材于《问说》)1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②吾入关,______________,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③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④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⑤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0分)中国现代诗中国的现代诗,如果从被称为“象征派”首创的李金发算起,以他发表于1925年2月6日出版的《雨丝》杂志第14期上的《疯妇》和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编入“新潮丛书”出版的诗集《微雨》为标志,迄今已近80年了。在20世纪充满坎坷与辛酸的历史夹缝中曲折沉浮的中国现代诗人,不能不面对中国苦难而又多变的现实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诗的这种“中国”方式的改造。首先,中国现代诗人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不足的背景下的现代诗创作,大抵是以在中国多难的战争与离乱历史缝隙中所产生的生存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来代替西方现代诗人在机械文明对人的心灵侵扰、挤逼、异化中所产生的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其次,在对现代诗的哲学、心理学、美学基础和艺术技巧的某些可操作的层面上,中国的现代诗人不仅引介自西方的哲人和诗人,往往还从博大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中找到了可以与之相沟通、融洽、替代的对象,从而从精神内涵到外在形式上,赋予了现代主义的“中国”方式。洛夫诗歌就是一个典范的例子。洛夫把西方奠立在尼采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等基础上的现代主义审美方式与东方建立在庄子哲学与禅悟精神基础上的艺术思维方式沟通起来。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展了它的现代视野,也为中国的现代诗创作寻找到它的民族本源。这种把现代诗的创作引入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努力,还表现在相当多的现代诗人都积极地从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学中开拓重新诠释与蕴藉现代空间中。他们或者翻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以创造新的意境,或者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给以现代诠释和观照,或者溯游在古代人文环境的历史胜迹中,以抒写现代的感怀。这一趋向,从“五四”新诗草创初期即已开始。在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中,有一个时期,这种被余光中称为“新古典主义”而在“命名”上为洛夫坚决反对的艺术趋向,曾经成为许多诗人共同的实验,并以此来扭正屡受“西化”的现代诗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联系。80年代以后的大陆现代诗,在“朦胧诗”的初潮过后,也出现了一股加溯传统的努力,以和当时文坛上的“寻根”热潮相呼应。不管如何为中国现代诗发展上这一趋向“命名”,它都表现了现代诗人重新诠释历史与经典的现代意识的另一侧面,和现代诗人从接受西方的引介到寻回自己人文传统的努力,同时也为现代诗呈现了它在中国的一种存在方式。这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70多年前引自西方的最初一声吟唱,到70年代后以“中国”方式广泛存在于至今还残留裂痕的国土上,中国现代诗的起起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摘自《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20. 中西方现代诗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为什么说“中国现代诗的起起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下列对文段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A. 从全文看,“中国现代诗”与“中国现代诗歌”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B. 中国现代诗人无论是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还是借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在内容上大都赋予它现代的感情与关照,在形式上予以翻用和创新。C. 台湾诗人余光中与大陆诗人洛夫,对现代诗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向、命名有不同见解。D. 中国现代诗人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宽了现代诗的视野,为中国现代诗创作找 到了它的民族本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3分)流浪的二胡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湖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滔滔,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湖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23. 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文章的第6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 《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B. 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有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心声。C. “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D. 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E. 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六、作文(50分)27.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与物,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欣赏。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欣赏人生;善于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领略到了独特的趣味。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C2. A 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所以应选A。3. A。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4. D A. 句式杂糅:“靠的是……”和“……取得的”杂糅 B. “最低价格”和190元“左右”矛盾 C. 一面对两面5. C 应该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6. B 《左传》是编年体7. B(简析:题目中所填语句为尾句,是对梅尧臣诗句的总结,诗句所谈的事物有两个,陈述方式为“梅逊雪”、“雪输梅”。可见,诗句表现的是梅、雪各自的短处,故选B。)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8. B 这种理解,与原诗的意境完全不符。9. A 参看其他选项的分析理解。三、文言阅读(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10~13题。10. D 谢罪 11. D 使动用法 A. 名作状 B. 名作动 C. 名作动12. B表修饰 A. 表转折 C. D. 表顺承13. B被动 A. 定语后置 C. 宾语前置 D. 判断句(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14~17小题14. D. 敌:对抗 15. A. 于是,就 B. 用\因为 C. 他们\单独 D. 和\依附16. A ①克己自信 ③忠义 ⑤忠义17. D 事先并未做调查四、18.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取材于《问说》)【评分参考】共10处,答错2处扣1分。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19. 略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0分)20. 中国现代诗是在中国多难的战争与离乱历史缝隙中产生的,西方现代诗是在机械文明对人心灵侵扰、挤逼、异化下所产生的。21. 因为不同时期的现代诗人在创作时都积极地从历史和文学中开拓重新诠释和蕴藉现代空间,努力地引入中国人文传统精神。22. C 解析:只是命名不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3分)23. 答案意思应当与文章第(7)节第一句话相关,参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或:乐器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24. 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25. (1)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2)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26. A、C(B中“墨客骚人”、“显贵官宦”之说有误;D中“悲剧性”之说无从谈起;E中“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有误)六、27. 作文指导:“欣赏”这个文题审题难度不大:可谈人生、青春、生活,也可以写环境与自然,乃至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既可写你的,也可写他的;框限少,但并不等于没有限制,但都必须紧紧扣住题目“欣赏”,要通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产生独特积极的感受。例如: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多姿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熔炼出的生命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等。面对众多的素材,我们要慧眼独具,从中筛选出感受深的,趣味浓的。从小处入手,“喜人的春色不须多,万绿从中一点红”即可。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比如欣赏音乐,不能通篇云山雾罩,只说些“三月不肉味”的话,而要点出美在何处。文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因此“欣赏”的过程应是写作的重心,或让人欣赏的过程,议论抒情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切不可寡味低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运用手法:或以小见大,或设置悬念,或情节波澜。作文批阅时,强化文体意识,强化明确文章意旨,力求挖掘深刻,想出点意思,悟出点道理,品出点情味。【附参考译文】田叔是赵国陉城人,做人以严谨廉洁为乐,喜爱与众公交游。赵王张敖让他作了郎中。汉高祖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而骂他。当时赵王相国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请求反叛他。”赵王把牙齿咬得出血说:“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赵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败露被觉察,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这时汉高祖下诏说:“有敢追随赵王的赵人三族都要获罪。”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穿红衣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称是赵家的奴隶,跟随赵王张敖到长安。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出来,被废做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堂上没有能超出他们的人,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做了郡守、诸侯的相国。田叔做了汉中太守十多年。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谁是天下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最严重,被免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做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敢追随赵王的赵人,三族都要获罪。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这件事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做云中太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匈奴冒顿刚使北方少数民族臣服,前后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争着据城抵抗,如同儿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孝文帝)于是又召见孟舒让他做了云中太守。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C. 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2,经过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为v3,则正确的关系是A. v1=v2>v3 B. v1 = v2<v3 C. v1<v2=v3 D. v1>v2=v33. 某人将一个小球从2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又竖直向上弹起,在5m高处被另一人接住,这一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发生的位移大小分别是A. 7m,3m B. 2m,5m C. 7m,2m D. 7m,7m4. 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A. 24km/h B. 32km/h C. 35km/h D. 36km/h5.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内位移为x,其加速度为A. B. C. D.6. 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A. 2 m/s,3 m/s,4 m/s B. 2 m/s,4 m/s,6 m/sC. 3 m/s,4 m/s,5 m/s D. 3 m/s,5 m/s,7 m/s7. 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 0.75cm B. 1.5cm C. 3cm D. 6cm8. 一个人沿平直的街道匀速步行到邮局去发信,又以原速率步行返回原处,设出发时的方向为正,在下列四个图中近似描述他的运动的是 9.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1m/s 向右 D. 1m/s 向左10.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仍然可以独立存在C. 重力、弹力、摩擦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D. 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效果一定相同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B. 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方向总是在沿着绳、杆的直线上C.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12.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 若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D. 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3.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t2=t1 则: A. 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B. 质点在某个位置附近来回运动C. 在0~t2时间段内,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最大D. 在0~t2时间段内,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最大14.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从A点沿光滑斜面上滑,最远可达 C点,B为AC的中点,已知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为t,则 A. 物体从B到C所用时间为tB. 物体从C回到B所用时间为(+1)tC. 物体返回时,从B到A所用时间为tD. 物体返回时,从B到A所用时间小于t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反B. 武警战士用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且大小相等C. 将酒瓶竖直用手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再增大手的用力,酒瓶受的摩擦力不变D. 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细土,人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6. 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3s末的速度是11m/s,第5s末的速度是17m/s,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m/s2,初速度为 m/s,前10 s内的位移为 m。17. 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刹车后10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18. 汽车由甲地开出,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和t~4t两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19.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重为200N的A木块被B木块拉着,当B为100N时,A刚好开始移动,当B为80N时,A可保持匀速运动,则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如果B为50N,A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如果B为120N,A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 20. 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间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如图所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可求得计数点2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四、作图题:(共12分)21. 请画出物体A所受的弹力 22.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图所示。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3. 如图所示,用一轻弹簧拉着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地板上匀速前进。此时弹簧伸长量x=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g=10m/s2)求:(1)弹簧弹力大小F;(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4.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 s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50 m/s,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问该巡逻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追上前方2000 m处正以3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至少需要多少时间??【试题答案】1~12为单选题(3分×12=36分),13、14、15为多选题(4分×3=12分,少选得2分):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C B A C D B C B A D B AC BC CD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6. 3 m/s2, 2 m/s, 170 m;17. 32 m, 36 m;18. 1:3 , 3:1 ;19. 0.4 , 50 N, 80 N;20. 0.19 m/s, 0.20 m/s2。四、作图题:(共12分)21. 22.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23. 4N,0.2;24. 150s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集合,则的个数是A. 6 B. 7 C. 8 D. 92. 下列函数中图象完全相同的是A.B.C.D.3. 设为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为增函数,则、的大小顺序是A. B.C. D.4. 已知函数,那么等于A. B. C. 1 D.5. 函数的值域是A. B.C. D.6.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的定义域是A. (0,2) B. (-1,0) C. (-4,0) D. (0,4)7. 若,那么满足的条件是A. B. C. D.8. 图中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为A.B.C.D.9. 设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3) B. (,-1) C. (1,) D. (0,1)10. 已知函数,且,则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12. 已知函数,若为奇函数,则_________。13. _________。14. 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15.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等于_________。16. 若关于的不等式对一切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56分)17. 已知全集,集合,(1)求;(2)求18. 设(1)讨论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19.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小值-2,求的值。20. 设函数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且(1)求的值;(2)若,解不等式21. 今有甲、乙两种商品,经营销售这两种商品所能获得的利润依次是P和Q(万元),它们与投入资金(万元)的关系,有经验公式,今有3万元资金投入经营甲、乙两种商品,对甲、乙两种商品的资金投入应分别为多少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D 2. B 3. A 4. A 5. D 6. B 7. C 8. B 9. B 10.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12. 0.513. 214.15. 0.516.17. (1)(2)18. (1)是奇函数(2)在上是增函数19.20. (1)(2)21. 解:设甲种商品投资万元,则乙种商品投资万元,设所获得的总利润为万元,则由题意得:令,则∴∴当时,此时,,答:甲、乙两种商品的资金投入分别为0.75万元,2.25万元,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是1.05万元。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召开,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深受社会欢迎。“泰山童子”已经作为知识产权进行了商标注册。对此,从经济生活角度认识正确的是①作为商标的全运会吉祥物标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②其价值是由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决定的③其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以“泰山童子”为内容的文化产品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并促进经济发展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2.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按包月方式订制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访天气情况。这里的“气象信息”A. 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 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 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 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3. 李老师领取了3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实际支持80元。在这里,3000元、100元、8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A.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4. 在某地粮油批发市场,2011年3月份的色拉油价格为8.35元/500克。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A. 李某缴纳税款400元 B. 小李用168元买了一件衬衣C. 某企业付给小张2000元薪金 D. 某款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5. 人民币原来的面额较大,计算不便,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单位为元,按1元折合旧人民币万元进行兑换。对此正确认识是A. 国家有权确定纸币的面值,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B. 国家有权确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C. 纸币面值的变化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D. 纸币面值代表多大价值是国家确定的6. 2009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如图,从变化趋势看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②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7. 今年甘肃某市休闲购物节举行,共发放总额500万的消费抵用券,顾客凭消费抵用券既能参加价格“满就抵”活动,又能参加抽奖活动。这种消费抵用券①能够在短期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②是纸币和商品交换的媒介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购买一切商品;④能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民生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时代到来。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图1和图2表示。据此回答9、10题。9. 由图可以看出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10. 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A. 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B.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C. 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D. 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11. 假定2009年生产1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3件C商品=2件A商品。如果2010年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3件C商品的价格用B商品表示为A. 10件 B. 15件 C. 20件 D. 30件12. 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降,是因为A. 价格太高,人们不会购买B. 政府要加强对价格的宏观调控C. 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D.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且价值决定价格13.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 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这似乎意味着,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使房价回归理性的根本原因是A. 价值规律的作用 B. 房价受政策支配C. 房价受需求影响 D. 房价由企业决定15.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以来降价成了各地房地产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企业意味着是一场竞争激烈的“内部革命”。因为A. 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 B.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C. 价格高低决定市场占有率 D. 降价迫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16. 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本是A. 生产技术条件不同 B. 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C. 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 D. 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最近鸡蛋价格呈现一路攀升的态势,十天涨幅达18.42%,创历年新高。鸡蛋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鸡成本增加;二是7~8月份鸡蛋产量减少。据此回答17~18题。17. 鸡蛋价格不断上升的现象表明A. 价格决定价值的变动B. 价格的变动违背价值规律C. 商品的价格是由消费市场决定的D. 商品的供求情况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18.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经济生活上的启示是A. 商品生产者只要生产鸡蛋就能获利B. 商品生产者要遵循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规模C. 消费者应该减少对鸡蛋的消费D. 消费者要坚持绿色消费,保护环境19. 2009年上半年,随着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不断加大,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要想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就必须A. 坚决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B. 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D.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 经济学家发现: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因为A. 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B. 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C. 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D. 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入水平21.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是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增发信用卡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22. 住在甘肃天水的林先生一家在2011年“五一”期间雇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到海南旅游观光。这些消费属于①劳务消费;②生存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租赁消费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3.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 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 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 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 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24. 近年来,“绿色饭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悄然兴起。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A. 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 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C. 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D. 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25. 2011年中秋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的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重现“豪华版”包装。商家不惜“重金”包装礼品,看中的是中国人喜送礼、“爱面子”。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该①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②增加资源节约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③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26. 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11月食品价格对CPI贡献率: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4.7%,食物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这将会①导致食品的需求弹性增大;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生活成本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导致食品的价值上升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27. 广东发展银行与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组织的国内外投资者团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投资团队中的花旗集团、中国人寿和国家电网分别持股20%,中信信托、普华投资和IBM信贷分别持有12.8%和4.74%的股权。通过重组的广东发展银行是A. 国有企业 B. 集体企业 C. 混合所有制企业 D. 私营企业28.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9. 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下列能直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是①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②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③某地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劵;④提高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税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0.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使相关药物不断走俏,作为治疗流感专用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八角,在南方主产区价格持续上涨。这说明商品价格A. 受供求关系影响 B. 由价值量决定C.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 能调节生产规模31. 决定商品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最终原因是A. 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是不断变化的B.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C. 因为价格变动具有调节社会生产的作用D. 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32. 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开通。受京沪高铁的影响,同期北京飞往上海的机票纷纷降价,并推出特价机票1.8折起。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高铁与飞机是互补商品;②飞机票价价格降低,会导致乘高铁的人数减少③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④降低票价必然会带来高效益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33. “中国精神,男人不止一面”——这是2010年福建男装品牌七匹狼的最新广告词。一向以出奇制胜的七匹狼,一口气聘请了四位明星为其代言。商家通过明星代言,利用的消费心理是A. 攀比心理 B. 从众心理 C. 求实心理 D. 求异心理34.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从消费目的上看,旅游消费属于A. 物质生活消费 B. 精神生活消费 C. 钱货两清的消费 D. 享受资料消费35.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36. 2011年春节期间,庞大的学生流、民工流等消费群体拉动“春运经济”急速升温,也为商家提供了巨大商机。商家实时推出降价、优惠等促销手段,做足春运经济。这表明①生产决定消费;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③供求决定价格;④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37. 我国居民对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A. 消费决定生产 B.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C. 消费结构决定生产 D. 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38. 针对水资源短缺带来的水价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海尔集团积极研发生产了达到国家A级标准节水型洗衣机,这说明A.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新产业的出现B. 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决定生产D.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9. 面对市场疲软,一些商家推出“以旧换新”、“分期付款”、“以租代售”等方式,有效刺激了大宗家电商品的消费需求。这主要表明A. 生产的发展促使消费升级 B. 消费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C. 扩大消费需要流通环节的创新 D. 人们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化40. 2010年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广东深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广东省大胆改革创新,使全省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目前,广东公有制经济份额已不足三成,但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却不断得到巩固。下列对公有制认识正确的是①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成为主体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41.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②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③控制着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④控制着重要的稀缺资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42. 随着改革的发展,股份制已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因为实行股份制①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②可以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③可以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④可以增强公有制的主导作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43.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费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A. 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B. 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 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44. 针对近期出现的“用工荒”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部分地区用工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招工难现象在部分待遇较低、工作条件不好的企业依然存在,但福利待遇较好的企业基本不缺工。这启示企业①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②要实现和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要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待遇;④要依靠自主创新,形成竞争优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5. 王老吉原先的广告词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没有让销售有多大起色。后来,王老吉提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广告语,专业定位于“消火”,销量猛增。由此可见A.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形象B. 优美的广告语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C.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D. 成功的企业经营离不开正确的经营战略46. 中国产品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对企业而言,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要A.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C.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D.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7. 前段时间,圣元奶粉存在致儿童性早熟的猜疑在民间广为流传。2010年8月15日,卫生部公布圣元奶粉的检测结果,为圣元公司澄清了事实,还其清白。然而,在过去被诸多质疑的一周里,圣元的品牌形象、现实销量以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损失,却难以计算,这充分说明A.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 公司要诚信经营C.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D.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48. 热播电视剧《蜗居》因一句“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台词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反感。“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做法损害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A.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C. 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D.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49. 前几年等离子电视昂贵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今年等离子电视已降至1万元左右。等离子电视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的厂家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C.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D. 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牺牲了部分利益50. 18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A. 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C. 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D. 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51. “治一个感冒也要花一两百元”,在老百姓普遍感叹药价虚高的今日,一家制药企业推出了“一元感冒药”,在广州试销一个月以来,受到低消费人群的欢迎,销量比降价之前暴涨了10倍以上。“一元药”的出现深受低消费人群的欢迎表明A.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 物价水平是影响人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C. 价格决定商品的供求关系D. 疗效好的高价药不符合我国的市场需求52.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下列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大的是A. 自来水 B. 大米 C. 汽车、珠宝 D. 煤气53. “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行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_______消费心理A. 从众和攀比 B. 攀比和求异C. 求实和求异 D. 求异和从众54.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其发行量必须A. 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B. 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限度C. 与待售商品的总价值相一致D.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55. 在我国,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一切商品,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A.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 本质是商品 D. 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56. 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A. 8000 0.5 通货膨胀 B. 4000 0.2 购买力降低C. 16000 2 纸币升值 D. 2000 3 购买力提高57. 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A. 支票 B. 汇票 C. 信用卡 D. 电子货币58. 下列函数图象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一定大幅度减少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9. 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A. 是互为替代品 B. 是互补商品C. 是高档耐用品 D. 是生活必需品60.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A. 适度消费 B. 保护健康,节约资源C. 可持续性消费 D. 理性消费二、简答题(每空4分,共3空12分)61. 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 手机拥有超过200项目专项技术,在全球引起消费者的热捧。但手机价格加上服务费约为1400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约6000~8000元人民币,多项调查表明:在欧美,购买此类手机的多为中高档收入人群,很少有刚出校门的青年人。大约40%有意向购买iPhone的消费者会等到它的价格降低之后再出手。分析上述材料影响价格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消费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28分)63.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光明?(12分)6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网络词汇“给力”,在2010年红遍大江南北,2011年“伤不起”又横空出世,人们试图用更精炼的词语来表达周围的生活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很多的企业“给力”,生机勃勃;也有很多的企业“伤不起”,“不给力”,最后黯然退出。“给力”的企业一般都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注重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加强管理、兼并联合等措施,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实现“给力”,避免“伤不起”现象?(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CBDB 6~10 DACCB11~15 CDDAD 16~20 BDBCA21~25 BACDB 26~30 BCDCA31~35 DCBDC 36~40 CBBCD41~45 DAACD 46~50 DCABD51~55 BCCDD 56~60 ACBBC二、简答题(12分)61.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4分)②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物价水平。(4分)6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从交换。(4分)三、问答题(28分)63. (16分)(1)材料一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材料二说明,在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投资大。(4分)(2)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4分)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分)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只要有市场需求的存在,与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就会很光明。(4分)64. (12分)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材料中“给力”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开发新产品等体现了这一点。③题中“注重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表明了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遵守法律及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公平竞争,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⑤通过兼并和破产,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每点3分写出4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第I卷 机读部分(满分80分)一、听力理解第一节(每小题1分,共5小题,满分5分。)请听1~5段对话,回答1~5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 What will the man have for breakfast A. Eggs. B. Coffee. C. Bread.2. Why does the man visit the woman A. To say sorry to the woman.B. To borrow some milk.C. To help cook the meal.3.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Working in an office. B. Helping the woman. C. Asking the way.4. What is the time now A. 5:00 B. 4:45 C. 5:305. What does the man offer to do A. Carry the boxes for the woman.B. Find a parking lot.C. Drive for the woman.第二节(每小题1分,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段材料读两遍。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小题。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man like A. Fish. B. Coffee. C. Tea.7. What is the woman’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 A. Cold. B. Careful. C. Friendly.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8~9小题。8.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teaching post. B. A French teacher. C. A high school.9.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can speak Chinese.B. He can speak French.C. He can’t work 35 hours a week.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10~12小题。10. What will the woman do on Saturday morning?A. Walk the dog. B. See a film. C. Help clean the house.11. Where will the woman have to go at 12:00 A. To the science museum.B. To her school.C. To the dentist’s.12. 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o to Julie’s A. At 12:30 pm. B. At 2:00pm. C. At 1:00 pm.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13~15小题。13. When will the manager interview Chen Hua A. On May 8. B. On May 18. C. On May 28.14. What will Chen Hua have to do a week later A. Turn in a work plan.B. Begin to work in the company.C. Take a medical examination.15. Who is Mary Walter probably A. A secretary. B. A company manager. C. A doctor.第三节 听写请听第10段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下关键信息。听力材料读两遍。Time to get up At ___1___am.Time to get into work At around 9:00 amWork in the mornings Answering phones and ___2___People to have lunch with Some ___3___Work in some afternoons Visiting other musicians;going to lots of___4___Attitude towards the job He ___5___ it.二、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满分15分)16. The mother asked her son ______.A. what time he got up that morning B. where did he find his lost walletC. what did he do the day before D. that if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17. He asked me ______ I would go to Beijing by air the next day.A. if B. that if C. that whether D. how18. Anne said that she ______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A. doesn’t B. won’t C. didn’t D. wouldn’t19. Do you happen to know______ A. what her address is B. in which place is her addressC. where is her address D. the place her address is20. The policeman warned the driver ______so carelessly.A. to not drive B. to never driveC. never to drive D. doesn’t drive21. I’ve won a holiday for two weeks to Florida. I ______my mum.A. take B. have taken C. am taking D. will have taken22. The rain______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It looked more attractive.A. added up to B. added C. added to D. added up23. We should consider ______use can ______such books.A. what’s be made of B. how; be made ofC. what; be made from D. what; be made up24. —Tony is off to Hong Kong tomorrow.—Who ______him off A. saw B. had seen C. is seeing D. has seen25. As neither of them would ______, no decision was taken that day.A. give in B. pick up C. some up D. pack up26. —Sorry I didn’t break the plate ______.—It’s OK. Don’t worry about it.A. no longer B. on purpose C. at present D. as usual27. —Do you know the town at all —N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here.A. was B. am coming C. came D. have been28. I asked my boss for a month’s holiday and, ______, she agreed.A. believe it or not B. that is to sayC. what’s more D. in other words29. Sometimes ______Englis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______English in many ways.A. speaking, writing B. spoken, writtenC. speaking, written D. spoken, writing30. —Oh, it’s you. I ______you.—I’ve just had my hair cut and I’m wearing new glasses.A. don’t recognize B. hadn’t recognizedC. haven’t recognized D. didn’t recognize三、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小题,满分20分)A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恢复短文原貌。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___31___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___32___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___33___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at’s ___34___since I was here.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___35___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___36___myself. But as the moon ___37___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___38___open a window. 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___39___dusk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I didn’t go downstairs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 held me ___40___in their power,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31. A. upset B. crazy C. amazing D. concerned32. A. during B. over C. when D. which33. A. could B. must C. may D. should34. A. ignored B. requested C. destroyed D. changed35. A. turned B. became C. stayed D. appeared36. A. for B. by C. with D. on37. A. gave B. showed C. shone D. saw38. A. need B. dare C. want D. hope39. A. of B. in C. on D. at40. A. equally B. finally C. generously D. entirelyB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My life is always filled with sadness and little joy. However,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 can always face it bravely.Last year, I couldn’t believe the ___41___that I was allowed to enter the only key high school in my hometown. Then I rushed to my home and told my parents. But my father didn’t seem as ___42___as I was. He just kept smoking without saying a word and my mother put her head down and couldn’t help ___43___.I knew very well what my family was ___44___. My mum had been ill in bed for 2 years. We lived a hard life and I couldn’t continue my schooling. I felt so upset but I could say ___45___to my parents. I decided to help my father with his work ___46___my family.To my surprise, things completely changed ___47___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term. My head teacher came to my family with some money, which had been ___48___by my schoolmates. He encouraged me, “Always have a dream.” With tears in my eyes, I stepped into the key high school.I have been studying hard since I entered the high school. Whenever I meet difficulties, I always ___49___ my teacher and schoolmates. I have a college dream and I must work hard for it, no matter ___50___ hard life is. Just as a great man says, “When one door shuts, another opens in life.”41. A. idea B. news C. story D. thought42. A. nervous B. interested C. excited D. worried43. A. laughing B. crying C. saying D. shouting44. A. about B. before C. like D. against45.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46. A. support B. supporting C. to support D. supported47. A. after B. since C. before D. on48. A. spent B. raised C. planned D. saved49. A. think of B. dream of C. hear of D. talk of50. A. what B. which C. how D. that四、阅读理解 第一节(每小题2分,共15小题,满分30分)AEvery day we go to school and listen to the teacher, and the teacher will ask us some questions. Sometimes, the classmates will ask for your opinions of the work of the class. When you are telling others in the class what you have found out about these topics, remember that they must be able to hear what you are saying. You are not taking part in a family conversation or having a chat with friends—you are in a slightly unnatural situation where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will remain silent, waiting to hear what you have to say. You must speak so that they can hear you—loudly enough and clearly enough but without trying to shout or appearing to force yourself.Remember, too, that it is the same if you are called to an interview whether it is with a professor of your school or a government official who might meet you. The person you are seeing will try to put you at your ease (not worried) but the situation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 ordinary conversation. You must take special care that you can be heard.51. When you speak to the class, you should speak ________.A. as slowly as possible B. in a low voiceC. forcefully D. loudly52. Usually, when you speak to the class, the class is _________.A. noisy B. serious C. having a rest D. quiet53. You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n offici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_______.A. to show your ability B. to make sure that you can be heardC. to be very gentle D. to put the official at easeBA student is learning to speak British English.He wonders,“Can I communicate(交际)with Americans Can they understand me "Learners of English often ask,“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How important are these differences ” Do you know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Certainly,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There are a few differences in grammar.For example,speakers of British English say“ in hospital” and“ Have you a pen ” While Americans say“ in the hospital” and “Do you have a pen ”Pronunciation is sometimes different.Americans usually sound the “r” in the words like “bird” and “hurt”.Some speakers of British English don't sound the “r” in these words.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spelling and vocabulary.For example,“colour” and “honour” are British.But “color” and “honor” are American.These differences in grammar,pronunciation,spelling,and vocabulary are not important,however.For the most part,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re the same language.54.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student who is learning to speak American English might be afraid that ___________.A. American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B. British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C. the grammar is too hard for himD. the spelling is too hard for him55.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are different in ____________.A. spelling B. all of the aboveC. grammar D. pronunciation56. Most ___________say “Do you have a watch ”A. Americans B. British people C. children D. teachers57. What is NOT mentioned(提及)in the passage A.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B. 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came about.C. Whether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re one language or two.D. How important the differences are.COn August 27, 1783, the people of the village of Gomesse, in France, looked up into the sky and saw a strange and terrible animal. It was huge and round, flying down from the sky. It landed in the filed just outside the village. It was clear to the people of Gomesse that they had to defend themselves. The animal was clearly some kind of terrible “spirit”. They were afraid of the spirit but they were also very brave. They rushed out into the field and fought the animal with knives and sticks and farming tools. The “spirit” made terrible noises, like an animal that can breathe only with great difficulty.But that was not the worst thing. When the villagers cut into the spirit’s skin, it gave off a horrible smell, and even after the villagers had cut the thing open, it still moved. Finally the villagers tied it to a horse. The horse ran through the fields and the “Spirit” was torn to pieces. What was the terrible spirit The answer is that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hot air balloons”. Its skin was made of silk and a kind of rubber. The terrible smell was the hot air inside the balloon. When the air got out through the cuts in the skin, it also caused the horrible noises.58. The terrible noises were made because __________.A. the spirit could hardly breatheB. the spirit wanted to frighten the villagersC. hot air got out through the skinD. the spirit was afraid of the villagers59. The terrible smell was __________.A. the hot air inside the balloonB. the smell of silk and rubberC. the smell of burnt houseD. the smell of burnt crops60. The spirit didn’t stop moving until __________.A. the villagers cut it openB. the villagers cut into its skinC. the hot air in it ran out completelyD. it gave off a horrible smell61. The villagers tied the spirit to a horse __________.A. shortly after they caught sight of the spiritB. after it was torn to piecesC. because it didn’t stop moving though it was cut openD. because the villagers wanted to take it awayDIn the UK, most children have their midday meal at school, but in many schools, parents can choose what their children eat. The children can have a school lunch —a hot, cooked meal; or they can take a packed lunch with them, which usually includes cold food like sandwiches.Often parents prepare lunches on the basis of what their children want. Cathy, a mother of three children, told us, “My children have packed lunches, because they say they hate school dinners. I make 3 packed lunches every morning, so we’re like a sandwich bar in our kitchen in the morning.”However, another mother, Susan, made her choice based on the nutritious value of the food. She said, “My daughter always has school dinners. I think she probably gets healthier food by having a cooked lunch at school than she would if I made sandwiches.”But how healthy are school dinners Kaz, a father, wasn’t impressed with them. “Fizzy(有泡沫的)drinks were offered and I think there were a lot of chips.”The question of how healthy school food is was brought to Jamie Oliver, who launched a campaign to improve children’s nutrition, after spending a year working in a school kitchen. The TV series about the campaign won an award this week.He was horrified(惊恐的)at the junk food he saw being served, which included burgers, pizza and chips. He decided to ban the junk, and started cooking good stews(炖菜)and curries for the children instead.Jamie improved the school dinners in that particular school, and trained the dinner ladies to cook healthy food. Then he put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school food across the country. And it looks as if the changes have begun.62.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School Dinners B. Healthy FoodC. Dinners in the UK D. Research on Dinners63. The underlined phrase “on the basis of”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A. by comparison B. according toC. ever since D. for the goof of64.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A. in Britain, all children have their lunch at schoolB. Cathy’s children like school dinnersC. stews and curries are healthy foodD. Jamie Oliver works in a school kitchen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many schools in Britain.B. Susan chooses food for her daughter according to its nutrition.C. In the past, the food provided by British schools was not healthy enough.D. None of the parents in Britain like school food.阅读第二节 七选五(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 ___1___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du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 ___2___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精心选择的)process. ___3___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___4___·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速记). 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 ___5___A. 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B. 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C. 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D. 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E. 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F. That mane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G. 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听力填空题答案:1. _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阅读E篇答案: 1. 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_ 5. _______写作知识:I方块词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小题1分,共l0小题,满分10分。)persuade, dust, concern, organize, express, commander, actual, suffer, recover, graduation,1. Mary________ from medical school last year.2. tried to________ my father to buy me a mobile phone,but he refused.3. She is very stubborn and insists that she should________ the trip.4. He has a good_________ of the French Language.5. He looks old,but_________ he is in his thirties.6. At that time she was in London,knowing little English she was________ from loneliness7.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remember some useful words and_______.8. It was already 11 pm and we were all ________ about her safety.9. He spent the whole morning cleaning the _________________ house.10. With the help of the doctors,he _________ from the serious illness and was back towork.四.书面表达(共1小题,满分15分。)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父母天天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健康这个问题,你很为他们担忧。请你以此为话题,并结合提示给他们写一封信。提示:1.要走路去上班,而不是开车或坐车;2.每周至少去体育馆锻炼一次,或打球、或游泳;3.不要工作太晚,要早休息。要求:1. 短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2. 80—100词左右;3. 开头和结尾部分己给出第I卷 机读部分(满分80分)一、听力理解(每小题1分,共20小题,满分20分)1~5 BBCBA 6~10 BCABC11~15 CBBCA二、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满分15分。)16~20 AACAC 21~25 CCACA26~30 BDABD三、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小题,满分20分。)31~35 BCADC 36~40 BABDD41~45 BCBCD 46~50 CCBAC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 共11小题,满分22分。)51~53 CBC 54~57 BBAB58~61 DBAB62~65 CACC第II卷 笔答部分(满分40分)一、听写(满分5分。)1. 7:30 2. letters 3. singers 4. concerts 5. loves/enjoys二、七选五(满分10分)1. G 2. E 3. F 4. A 5. D三、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满分10分)1. graduated 2. persuade 3. organize 4. command5. actually 6. suffering 7. expressions 8. concerned9. dusty 10. recovered四、书面表达(共1小题,满分15分)Dear Mum and Dad,I am writing to remind you of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a healthy life. You’re so busy every day that you do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your health. I’m worried about that all the time so I’d like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First, Your company isn’t far from home and I hear walking is the best sport. Why not walk to the office Besides, you’d better take exercise at least once a week, such as playing tennis in the gym. Going to swim is also a nice choice. What’s more, try not to stay up too late. Having enough sleep can help your brain work better.I hope you will find these ideas useful.Love,Li Hua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 西周初年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A. 同姓亲族 B. 异姓功臣 C. 殷商降族 D. 先代贵族2.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A. 封邦建国 B. 建立周王统帅的军队C. 制定周礼 D. 建立庞大的都城3. 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 内服制度 B. 外服制度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度4.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 大禹 B. 成汤 C. 周武王 D. 秦王嬴政5. 分封制是西周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基本形式。被分封的诸侯要承担的义务包括①镇守疆土;②随天子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6. 《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A. 分封制的作用 B. 宗法制的作用C. 郡县制的作用 D. 君主专制的作用7.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内外服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宗法分封制度 D. 礼乐制度8. 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A. 李悝变法 B. 吴起变法 C. 邹忌变法 D. 商鞅变法9. 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C. 军国大权最终掌握在太尉手中 D. 三公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10. 秦国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举荐 D. 皇帝任命11. 秦朝郡县制基本适应了封建集权统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不得世袭1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 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 D. 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13. 据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出现“郡”“国”并存的情况,这一朝代应是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14.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察举制 B. 设置刺史 C. 取消封国 D. 创设御史大夫15. 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其目的是A. 加强各地经济往来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D. 发展封建经济16. 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A. 宦官专权 B. 武臣专权 C. 相权过大 D. 王国问题17. 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的是A. 秦始皇分封、行郡县 B.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C.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D. 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8. 《文献通考》记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这段材料说明的办事程序应该是A. 中书省草拟政令尚书省审批门下省执行B. 尚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中书省执行C. 门下省草拟政令中书省审批尚书省执行D.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19. 北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 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C. 防止人民反抗 D. 为抵抗少数民族进攻筹措军粮20.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①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21.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A. 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B. 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C. 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D. 从纷繁的事务中解放了出来22. 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 礼仪制度逐渐规范 B. 君臣关系日益紧张C. 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D. 对地方控制更严密23. 明太祖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 增强对地方的控制 B. 健全政府职能C. 强化思想控制 D. 加强君主专制24.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最初是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 B. 军机大臣职权不断扩大,品极较高C. 完全听命于皇帝 D. 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25. 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A. 城市组织 B. 部落联盟 C. 国家形态 D. 城市联盟26. 将雅典民主政治引上轨道的历史事件是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设立五百人的议事会27. 梭伦改革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A. 出身的高低 B. 文化程度的高低C. 财产的多少 D. 所立战功的大小28. 公元前509年,使雅典最终确立民主制的执政官是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柏拉图29. 雅典民众法庭是A.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C. 日常司法机关 D. 分管财务、宗教等事务的行政机关30. 以下对雅典公民大会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公民大会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B. 公民大会的最重要程序是某项议案展开辩论C. 公民大会成员经过选举产生D. 其开会形式促进了演说术的发展31. 在雅典公民大会休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 民众法庭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执政官32.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 除妇女之外的全体雅典人 B.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33.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 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 雅典人热衷于政治34.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件事反映了雅典A.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B. 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C. 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D. 民主政治存在局限,导致国家权力误用35.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的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6.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 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 它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C. 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 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37.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汉谟拉比法典》 D. 万民法38. 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A. 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 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C. 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D. 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39. 英国资产阶段革命前,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了A.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B. 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C. 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 D. 议会实际上是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40. 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A. 政变时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B. 政变后国王完全丧失了统治权C. 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D. 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41. 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是在A. 《大宪章》签署后 B. 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C.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后 D. 1832年议会改革法通过后42. 关于英国《大宪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使国王签署的;②保障贵族特权;③限制王权;④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3.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B. 国王与议会共商国事成为一种制度C.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 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44. 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A.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 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 1688年光荣革命 D. 《权利法案》颁布45.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 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46. 英国整个政治制度的基础是A. 责任内阁制 B. 君主立宪制C. 代议制民主 D.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47. 下列阶级或阶层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在议会中地位的是A. 新兴工业无产阶级 B.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C. 封建贵族地主 D.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48. 独立战争后美国面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A. 商业不景气 B. 中央政权软弱无力C. 南北矛盾尖锐 D. 战争债务负担沉重49. 在制定1787年宪法过程中,坚持分权制衡原则,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是A. 华盛顿 B. 富兰克林 C. 麦迪逊 D. 林肯50. 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主要体现在A. 确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 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C. 确定了三权分立原则D. 认为人民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51. 邦联无法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的主要原因是A. 州的权力过大 B. 商业不景气C. 统治秩序不稳定 D. 缺少强有力的中央政府52.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 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 B. 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 解决州权问题 D. 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53. 以下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A. 自由原则 B. 民主原则 C. 中央集权原则 D. 分权制衡原则54. 美国两党制中的两党是指A. 共和党和保守党 B. 民主党和保守党C. 自由党和保守党 D. 民主党和共和党55.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A. 美国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B. 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C. 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 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56.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政府A.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B. 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出发点C. 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D. 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57.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体现出①联邦法律至上;②维护国家统一;③削弱州权主义观念;④取消各州自主权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8. 《人权宣言》最积极的意义是A. 宣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 B. 赋予公民政治权利C.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D. 实现人的自由平等59. 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1791年宪法的通过C.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 1875年宪法的颁布60.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庭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A. 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 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C. 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二、非选择题(第1题14分、第2题10分、第3题16分,三道题共40分)1.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结合有关史实回答:(1)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2分)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4分)(2)依据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展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8分)朝代 措施秦朝 中央: 地方:废分封、置郡县西汉 中央:设内外朝 地方:隋唐 中央: 地方:略北宋 中央:削弱相权,宰相只有行政权 地方:元朝 中央: 地方:行省制明朝 中央: 地方:略清朝 中央: 地方:略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根据图一图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0分)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结构 图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秦朝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 民主制决策者 皇帝政治基础 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特点 君主世袭、独裁、中央集权积极意义 奠定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材料三:每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力、国家的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3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规定及作用。(10分)(3)根据材料三的叙述,对比两个国家的权力运作模式,你有何认识?(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5 AACDD 6~10 BCDCD11~15 DABBB 16~20 BCDBC21~25 ACDBC 26~30 ACBCC31~35 BCADC 36~40 DBDBC41~45 BCCDB 46~50 CDBCB51~55 DAADC 56~60 AACDA二、非选择题(第1题14分、第2题10分、第3题16分,三道题共40分)1. (1)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1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1分)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日益加强。(2分)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分)(2)朝代 措施秦朝 中央: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各1分) 地方:废分封、置郡县西汉 中央:设内外朝 地方:实行推恩令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略北宋 中央:削弱相权,宰相只有行政权 地方:从财政、行政、军事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元朝 中央: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 地方:行省制明朝 中央:废除丞相,设内阁 地方:略清朝 中央:设军机处 地方:略2.秦朝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民主制决策者 皇帝 公民大会政治基础 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小国寡民的城邦基本特点 君主世袭、独裁、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积极意义 奠定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3.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3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3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的出现。(4分)(3)中国的制度最高权力属于皇帝,容易导致专制;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1~4题。1. “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 总星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地月系2. 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A. 18时59分57秒 B. 未到18时59分57秒C. 已过18时59分57秒 D. 次日18时59分57秒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A. 没有大气层 B. 存在生命现象 C. 有公转运动 D. 有自转运动4. 地球上具有这种特殊性的条件是①有液态水存在;②距太阳最近;③有固体外壳;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⑥地球的自转周期适宜A. ①③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2010年12月21日凌晨3时(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当地的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罕见红色月全食照片,同时给北京(东8区)的朋友分享。据此完成第5题。5. 北京的朋友收到照片时约为A. 凌晨 B. 上午 C. 正午 D. 下午6. 图1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7. 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8.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B. 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C. 黑子活动释放 D. 耀斑爆发产生9.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地球上水循环提供了动力 B. 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C. 扰乱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 D. 对地球气候会产生影响公元前28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10~14题。10. 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A. 耀斑 B. 黑子 C. 太阳风 D. 日珥11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 光球 B. 色球 C. 日冕 D. 太阳大气层之外12.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 太阳风、黑子 B. 黑子、日珥 C. 耀斑、日珥 D. 耀斑、黑子13. 根据长期观测和记录,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大约为A. 6年 B. 60年 C. 11年 D. 22年14. 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 D. 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15.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 (40°N,116°E) B. (0°,120°E)C. (70°S,70°W) D. (23°26′S,0°)16. 甲地(120°E,20°S),乙地(150°E,30°S),有关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甲大于乙B. 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且甲地时间早于乙地C. 两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D.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甲小于乙17.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①昼夜更替;②月相变化;③北京白昼时间冬季比夏季长;④东京比北京先看日出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8. 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 1月1日 B. 10月1日 C. 6月1日 D. 8月1日19.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 昼夜长短相同 B. 地方时相同C. 日出时间相同 D.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0.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正确的是2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南回归线是南半球上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B.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C. 南极圈是北半球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最北界D. 北极圈是半半球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最南界22. 图3为北半球河流某河段的剖面图,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某河流由西向东流,则下图中正确的图示是23. 图4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2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发生偏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任何地方均发生偏转B. 在赤道上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向北偏C. 在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D. 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25. 北京和广州两地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26. 下列有关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的正确说法是每年A. 7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B. 1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C. 7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D. 1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27.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B. 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C. 晨昏线平面通过地心且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D.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28. 关于时区或区时的正确叙述是①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②西5区比西4区早1小时③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的统一时间④“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9. 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A. 地方时 B.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 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D. 中纬度四季更替30. 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带的范围将会变大B. 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变大C. 热带的范围将不会变化D. 北极圈的范围将会变大,南极圈的范围将会变小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以下是连续三天升降旗时间的资料,根据资料回答31~32题。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升旗时间 5:04 5:03 5:02降旗时间 19:18 19:19 19:2031. 此时,北京的昼夜状况是A. 昼长小于夜长 B. 昼长等于夜长C. 昼长大于夜长 D. 资料不全,无法判断3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 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北球,正向北移动C. 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北球,正向南移动图5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3~37题。33.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 E、F合为岩石圈D. 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34.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 软流层 B. 下地幔 C. 图中D层 D. 图中G层35.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划分依据是各层温度的变化B.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均一C. 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D. 莫霍界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36.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 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 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 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划分的不连续界面D. 通过卫星技术获得的信息37.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 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地球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6),回答38~39题。38. 图6中①表示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39. 岩石圈位于A. ①顶部 B. ②的全部 C. 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 ③的外部40.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高低空的气压差异 B. 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不同地形的海拔差异41.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 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季风环流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7),回答42~44题。42. 图3中字母表达大气逆辐射的是A. A B. B C. C D. D43.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44.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 A B. B C. C D. D45. 图8所示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46. 图9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读图10表示某地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47题。47. 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气压低于b地B. a地气温低于b地C. a地空气受热上升D. b地空气冷却下降48. 图11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侧大气的运动的是49.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风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 就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发生季节移动,而其他气压带和风带均不移动D. 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50. 下面四幅图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二、综合题(共50分)51. 读甲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乙图--“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分)(2)甲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地,最晚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地。(3分)(3)当出现甲图太阳光照射情况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________点。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4分)(4)当地球运行到乙图的④位置时,甲图中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地,B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此后半年内,A、B、C三地中昼变长的是________地。(3分)(5)当出现甲图太阳光照射情况时,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________,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4分)(6)当甲图中的A、B、C三地的昼长相等时,并且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________位置。(2分)(7)请你在乙图中,用“★”把今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标注上。(2分)52. 读丙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丁图--“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在丙图中适当的位置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分)(2)丙图中各点所代表北半球节气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丙图中各点所代表的日期分别是:③_________,④_________。(4分)(3)当地球处于丙图中_________点(填序号)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当地球处于丙图中_________点(填序号)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2分)(4)地球处于②位置时,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_。(2分)(5)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进行,此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位置(选择填空),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北京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_________。(4分)A. ①~②之间 B. ①~④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6)读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1分)A. 当地球位于①、②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B. 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 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日出时间越来越晚D. 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5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1)图中气压带名称是:A_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_。(3分)(2)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气压带是:_________(写字母)。(3分)(3)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全球),并注出北半球各风带的名称。(9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5 DCBBD 6~10 BDAAB11~15 ADCBB 16~20 AAABC21~25 AC BCD 26~30 CADDA31~35 CADAC 36~40 CBBCB41~45 ADBDC 46~50 DBCCD二、综合题(共50分)51. (1)画对晨昏线1分,画对夜半球1分(2)夏至;C;C(3)②;23°26′N(或北回归线);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4)C;12;A(5)极昼;变小;南;减小(6)①⑤(7)标在③~④4之间距离赤道大约1/3处。52. (1)略 (2)春分;夏至;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④;①(4)哈尔滨;哈尔滨(5)D;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昼渐短(或夜渐长);D(6)D53. (1)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BDF(3)风向画对分别得1分共6分,北半球风带名称写对得1分共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