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钱库三中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社会答题卷
卷 Ⅰ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卷 Ⅱ
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二、连线题:(共16分)
21、将左边的航海家与右边的相应内容用直线正确相连:(8分)
A、迪亚士 ①、印度西海岸
B、达 伽马 ②、好望角
C、哥伦布 ③、环球一周
D、麦哲伦 ④、美洲大陆
22、将下列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主张或成就用直线连起来。(8分)
①哥白尼      a、提出“地心说”
②托勒密   b、《哈姆雷特》       
③布鲁诺      c、提出“宇宙无限论”        
④伏尔泰      d、人民主权思想       
⑤卢 梭      e、天赋人权     
⑥莎士比亚     f、万有引力定律     
⑦牛 顿      g、提出“日心说”
⑧培根 h、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三、出谋划策(12分)
23、(1)(4分)
(2)(4分)
(3)(4分)
四、材料题(共32分)
24、(1)(2分)
(2)(6分)
25、(1)(6分)
(2)(6分)
26、(1)(6分)
(2)(2分)
(3)(4分)
试场 校牌号 姓名 班级 八年( )班 座号
……………………………………装……………………………订………………………线…………………………………………………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B C B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A B C D A C C
二、连线题:(共14分)
21、将左边的航海家与右边的相应内容用直线正确相连:(8分)
A—② B—① C—④ D—③
22、将下列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主张或成就用直线连起来。(8分)
①哥白尼      a、提出“地心说”
②托勒密   b、《哈姆雷特》       
③布鲁诺      c、提出“宇宙无限论”        
④伏尔泰      d、人民主权思想      
⑤卢 梭      e、天赋人权     
⑥莎士比亚     f、万有引力定律     
⑦牛 顿      g、提出“日心说”
⑧培根 h、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三、出谋划策(12分)
23、.(1)不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4分)
(2)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4分)
(3)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还要珍惜人们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4分)
四、材料题(共34分)
24、(1)新航路开辟(2分)。(2)、 A为各大陆之间人们的迁徙提供了方便(2分);B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2分)C大量印地安人被屠杀(2分);D大量非洲黑人被卖到美洲充当奴隶(2分)。
25、(1)(6分)达·芬奇(2分)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2分)文艺复兴运动(2
(2)(6分)伏尔泰 卢梭等(4分)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2分)
26、(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共同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努力学习宪法知识是每一个公民培养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基础,等等。钱库三中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思品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卷 Ⅰ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明清时期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原因是……………………( )
①、经济高度发展 ②、处于封建社会 ③、商路发达 ④、工艺精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6世纪的西欧,新诞生的社会阶层有……………………………………………( )
A、手工工场主和雇佣工人 B、贵族和知识分子
C、领主与农奴 D、资产阶级和工人
4、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的是………………………………( )
A、但丁 B、达 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莎士比亚
5、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反映的是当时哪一阶层的愿望?………( )
A、新兴的工人阶级 B、没落贵族
C、新兴的资产阶级 D、广大劳动人民
6、面对罗马的教会的腐败,决心进行宗教改革,并提出:“他的主张是在信仰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个宗教改革家是………………………………………………………( )
A、达·芬奇 B、马丁·路德 C、牛顿 D、莎士比亚
7、“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法国大革命时期
8、17世纪时,被形象地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
A、英国人 B、荷兰人 C、葡萄牙人 D、西班牙人
9、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 C.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D.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对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②、来克星顿枪声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
④、萨拉托加大捷 ⑤、美国宪法制定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④⑤②⑥
11、“不要问你的国家给了你什么,而要问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肯尼迪的这名言体现了公民应…………………………………………………………… ( )
A、树立国家观念 B、培养民主意识 C、增强法律意识 D、自觉遵守法律
12、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 )
A.外籍华人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C.港、澳、台同胞 D.海外华侨
13.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有……………………………………………………… ( )
A.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不加入外国国籍,不崇洋媚外
C 、与外国人交往不卑不亢 D.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14. “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说明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15.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 (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义务
16.张某为盖私房而备料,邻居告诉张某说钱某偷了他一根木料。张某找到钱某便上前
棒打断了钱某的腿,结果张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这个案例中,张某的教训在 ( )
A.张某盖私房是不合法的 B.张某无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C.张某未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张某没有权利在侵害面前实施防卫
17.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目的是 ( )
A.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B.适应普通法律的变化
C.进一步完善宪法的内容D.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
18.我国公民 ( )
①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既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
③只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放弃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就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真实的 B.权利和义务没有任何差别
C.公民的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D.权利和义务具有制约性
20.“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卷 Ⅱ
二、连线题:(共16分)
21、将左边的航海家与右边的相应内容用直线正确相连:(8分)
A、迪亚士 ①、印度西海岸
B、达 伽马 ②、好望角
C、哥伦布 ③、环球一周
D、麦哲伦 ④、美洲大陆
22、将下列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主张或成就用直线连起来。(8分)
①哥白尼      a、提出“地心说”
②托勒密   b、《哈姆雷特》       
③布鲁诺      c、提出“宇宙无限论”        
④伏尔泰      d、人民主权思想       
⑤卢 梭      e、天赋人权     
⑥莎士比亚     f、万有引力定律     
⑦牛 顿      g、提出“日心说”
⑧培根 h、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三、出谋划策(12分)
23.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常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吧!”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们家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 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2)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4分)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4分)
四、材料题(共32分)
24、阅读材料,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北美新大陆。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700---1860年北美新大陆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
<单位:万人>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1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 麦迪森(Angus Maddison)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回答问题:(8分)
(1)上述人种的变化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 (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25、(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发动了启蒙运动。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这一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6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两位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这次运动对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影响?(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 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6分)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分)
(3)问题(2)的答案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