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戴氏教育名校冲刺教育中心初三化学【我最最亲爱的伙伴儿:过了这条河我们就可以抵达花的海洋;爬过这座山我们就可以到达山的顶峰;战胜这个困难我们就可以来到梦想的地方!相信自己!化学其实很简单!】溶液一、教学目标重难点:(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3)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考点:(1)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换。(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二、课堂内容○考点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知识点点拨:1、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2、浓溶液与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含溶质多的为浓溶液,所含溶质少的为稀溶液。溶液的“浓”“稀”与饱不饱和无关。3、用溶质质量分数准确表示溶液的组成:①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②公式:③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典型例题】: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这表示每100g 中含有10g 。○考点二:配置一定溶液质量分数的溶液知识点点拨:1、①计算:按配置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计算质量,液体计算体积)。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2、用到的主要仪器: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等。◆【典型例题】:(2008年攀枝花市)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巩固练习】:用氯化钠固体配置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⑴⑵ ⑶○考点三: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知识点点拨:1、在饱和溶液中◆【典型例题】: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225g,需取60%(密度为1.5g/cm3)的硫酸( )A.45mL B.50mL C.35mL D.67.5mL◆【巩固练习】:有五种溶液,根据已知量计算未知量(假设均为饱和溶液),填入下表。溶质/g 溶剂/g 溶液/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g 溶质的溶解度15 1006 10060 50g200 30%10 25%○考点四: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知识点点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溶液的混合物,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应求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或求出生成物溶质质量进行计算。命题主旨往往以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可能作为生成物列入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某溶液反应,根据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混合物中该物质的含量,并计算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注意:化学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加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典型例题】:在托盘天平两边左边放一个盛有100g9.8%稀硫酸的烧杯,右边放一个盛有100g7.3%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盘中烧杯加入ag铝粉,右盘烧杯中加bg镁粉,充分反映后,天平平衡,则a与b的合理关系是( )A.a等于b且大于或等于2.4g B.a等于b且大于或等于1.8gC.若a等于1.65g,则b等于1.6g D.若a等于1.8g,则b等于2.4g◆【巩固练习】: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12% B.24% C.20% D.30%○考点五:溶解度曲线的分析知识点点拨:1.一般液体、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熟石灰除外),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2.过饱和溶液:高温配置的饱和溶液,小心滤去未溶解的固体,使温度缓缓降低而并没有晶体析出得到的高于这个温度溶解度的溶液。◆【典型例题】:(2008年宜昌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巩固练习】:(2008年达州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三、课堂练习1.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溶于水都会使溶液温度升高C.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物质不配制成溶液,物质就不能反应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3.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孔,分别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4.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5.60℃时,将12g硝酸钾完全溶于48g水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再将其溶液均分为三份。(1)取一份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80℃(无水损失,也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另取一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5倍,则需加入硝酸钾晶体 g,或者蒸发 g水。(3)取第三份溶液,是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入 g水。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7. 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的成分,取10g该合金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3.7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 。(2)10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多少克?(3)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四、过关检测1.下列各物质分别取5g,分别加入95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大于5%的是( )A.Na2O B.CaO C.SO3 D.NaCl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会引起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偏小的实验操作的是( )A.称量固体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B.实验所用的故体NaOH已在空气中久置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移取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4.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5.将某盐酸与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当达到Ph=7时,测得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20(设水都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A.6.0% B.6.4% C.10.0% D.14.0%3.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次数 加入锌的质量/g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ZnSO4的质量/g1 2 60 52 4 603 6 60 154 8 60 175 10 606 12 60 17(1)第2、5两次产生ZnSO4的质量一次是 g。(2)在下图中划出ZnSO4的质量函数关系曲线:(3)(10+m)g锌与6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4)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图Ⅰ 图Ⅱ溶解度/g40乙20 40 温度/℃甲温度/℃溶解度/g0abA温度/℃0abB温度/℃0abD温度/℃0baC溶解度/g溶解度/g溶解度/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