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现象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理解。 [教材分析]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液体压强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又为后面学习浮力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立足于让学生经历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认识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四个过程,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实验定性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建立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定量关系,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并会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2)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3)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仪器材料] 每组学生配备:两端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的玻璃管1个、侧面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的玻璃管1个、矿泉水瓶1个、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微小压强计、铁架台、水、盐、 [教学流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图片:人在潜入不同深度的水中时,所穿的服装不同, 思考:为什么潜至更深的海底,则需穿上厚厚的抗压潜水服? (板书课题:液体的压强) (设计意图: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液体的压强 演示实验1: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橡皮膜,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入其中,观察橡皮膜表面在加水前后有什么变化。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演示实验2:一个侧面开口并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入其中,观察橡皮膜表面在加水前后有什么变化。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演示实验3:向矿泉水瓶中倒满红色的水,拧紧瓶盖,用大头针在侧面不同深度处扎3个小孔,再拧开瓶盖,观察现象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兴趣。) 三、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1、猜想:我认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 因素有关。 2、设计实验: 【试一试】用手指轻轻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液体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 表明:U形管的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1)实验中还用到哪些器材? (2)压强的的变化通过什么表现出来? (3)如何探究液体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4)如何探究液体密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设计实验的步骤: 3、进行实验:按照设计好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深度(cm) 5 5 5 10 10 10 橡皮膜的朝向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探究浓盐水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深度(cm) 5 5 5 10 10 10 橡皮膜的朝向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4、讨论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1)同种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同种液体内部,液体越深压强越 ; (3)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 5、思考:本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得到相关的结论,培养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四、液体压强的大小: 用2min的时间阅读课本P34-P35的相关的内容,并试着推理液体压强公式 1、步骤:填入公式 ①水柱体积V= , ②水柱质量m= , ③水柱重力G= =ρgSh, 水柱对底面压力F= , ④底面受到压强p= 2、公式: ; 3、注意: ①单位ρ的用 ,h的用 ,p的才是Pa, ②根据公式P=ρgh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4、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5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5、出示规范解题步骤,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纠正。 (设计意图:练习液体压强公式的使用,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习惯。) 五、连通器 1、阅读课文P36,结合实验器材,思考:什么样的容器才称得上连通器? 2、分组实验:在连通器中加入红色水,不断倾斜连通器,观察液面。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总结连通器的原理: 3、想想议议:观察课本P36图9.2-6“生活中的连通器”思考: (1)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 4、观看视频,了解船闸的工作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实验结论: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密度的单位:kg/m3、深度的单位:m 3.连通器原理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