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 ①统治阶级实力雄厚 ②民族的认同意识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④领导人的卓越才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我是日尔曼人,但为什么我们要和其它日尔曼人分裂,……为什么日尔曼人不致投向俾斯麦帝国的怀抱? ”十九世纪的“俾斯麦帝国”统一最终战胜的 对手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奥地利 3. 德国后来逐渐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其历史根源是( ) A.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德国殖民地面积过小 C.日耳曼人特别骁勇善战 D.德国通过“铁血道路”,奠定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出现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的要求 B. 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 C. 阶级矛盾的尖锐 D. 统治者扩张的要求 5.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6.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部自由州有19个,忠于联邦的蓄奴州有5个,南部蓄奴叛乱州11个。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月1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据此判断当时废除奴隶制的州有( ) A.5个 B.16个 C.19个 D.11个 7. 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于1863年元旦起实行于( ) A.美国全国 B.美国北部地区 C.美国叛乱各州 D.美国南部地区 8. 《宅地法》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 打击了种植园经济 B. 加速了西部开发 C. 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9. 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0.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 11.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将圣彼得堡称为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窗口”。圣彼得堡地区是彼得一世通过北方战争从瑞典夺取的。在这次战争中,俄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 B.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彼得一世的正确战略战术 D.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服务 12. 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 A. 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 向欧美学习先进制度 C.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13. 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 ) ①将军 ②台甫 ③商人 ④武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2018年是日本明治政府开始走上维新道路150周年,当年维新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民族、民权、民生 D.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15.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表明明治维新( ) A.在教育方面实行全面西化 B.促进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C.为封建幕府统治培养人才 D.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当前各种重大问题,不是靠议会的空话和多数票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非用铁和血不可。 ——俾斯麦《回忆和思考》 请回答: (1)俾斯麦的这个著名演说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被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有人说德国统一是俾斯麦“铁血政策”的胜利,你能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17. 有人评价林肯说,他是通过个人的殚精竭虑,换来了国家的凤凰涅槃。今天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来探究美国历史上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揭总统之选,追战争之源】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这是伟大的胜利。这是对国家的拯救,这是自由的胜利。 ——诗人费罗(北方) “这是最好的借口”,“我们的人民永远不会同意一个黑色共和党人的统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南北双方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析总统之愁,探战争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南方的里士满,大败而归。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结合所学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扭转局面?有何作用? 【叹总统之死,究战争之绩】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的意义。 材料六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5)材料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8.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永远在路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富国强兵,走上侵略扩张之路】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俄国现状: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构、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解放农奴,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三 如表。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1810年 83次 1811—1820年 124次 1821—1830年 156次 1831—1840年 143次 1841—1850年 351次 1850—1861年 591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在亚历山大二世首座雕像的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树立他的雕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4)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放千百万俄国农奴的? 【大道行思,分析改革影响】 材料五 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共同的影响?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俄国的改革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法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俄国、日本进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日本的工业化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中日本的改革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BB 6-10DCBCB 11-15ABCDB 二、非选择题 16. (1)“铁血政策”,即以武力手段解决统一问题。 (2)不完全正确。俾斯麦的“铁血政策”顺应历史趋势,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17. (1)矛盾表现在劳动力、原料、市场、关税、西部领土方面;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措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政治上: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经济上: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美国内战结束后,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依据: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作出了杰出贡献。 18. (1)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3)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一份土地。 (5)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俄国国力等。 (6)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言之有理即可) 19. (1)共同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特点: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3)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