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 ) A.信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太空时代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化学工业的出现 C.电的广泛应用 D.汽车的出现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 A.电力 B.水力 C.风力 D.蒸汽力 4.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引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发明了现代炸药 5. 电力的广泛应用改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电力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 6.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机械运动转为热能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7.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汽车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8. 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奔驰”是为了纪念卡尔·本茨,它的出现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马匹的驯化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力的应用 9. 如今汽车已逐渐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为此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 ) 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法拉第 10.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在当时他不可以( ) A. 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 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 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 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12. 科技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新科技成果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4.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远影响是(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加强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这种机器首先应用于什么部门?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 (2)材料二展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成果,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举出一个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3)以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科技发明显著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材料二 1870年和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 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多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器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死? 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为了增加发电量,人们首先在既有的动力机——蒸汽机上下功夫。蒸汽机体积大而笨重,运转缓慢,不能满足要求,人们不得不进行新的探索。不久,各种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内燃机体积小,效率高。它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发电量的问题,而且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内燃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的重要发明。这些重要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什么问题?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ACB 6-10ADCBD 11-15CBDDD 二、非选择题 16. (1)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机首先应用于生产部门;汽船、火车。 (2)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美国或德国。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17. (1)英国的煤产量迅速增加。改良蒸汽机。 (2)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加。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3)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煤和石油的大量开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利用高科技成果的同时,要注意兴利除弊。 18.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开创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 打出其中之一即可) (2)汽车、飞机。 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3)环境污染。 (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开发清洁能源,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