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间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感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进而让学生感知到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英明领导。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图表法、史料分析法、比较法、虚拟情境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基础认知】 一、“一五计划”: 1、背景: 新中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2、时间:1953-1957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苏联的帮助; 6、成就:①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交通方面:新建宝成、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蔵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7、意义: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主要内容: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②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人大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概念解析】什么是“一五计划”?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概念解析】什么是“两会”?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深化探究】 【探究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归纳: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 ③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④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探究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五四宪法》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归纳: ①从内容上看,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原则,在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②从制定过程看,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宪法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 【探究3】“两会”是指哪两会?1954年前后,政协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1)“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形势会议 (2)职能的变化:①1949—1954:代行人大职权; ②1954以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易错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叫五四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指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但1954年中国还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全国政协不再代行人大的职权;《共同纲领》不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经济--工业化起步:“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苏联帮助; 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政治--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堂反馈】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2.下列对“一五”计划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B.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C.各项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D.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内容有(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后延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