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面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材料说明(?? ) A.?科学研究的新技术. 发明越来越多 B.?实际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广泛 C.?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 发明紧密相结合 D.?科学研究要追求纯粹的知识 2. 给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发明大王”的人是( ) A.爱因斯坦 B.格雷 C.富兰克林 D.爱迪生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电力的开发和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 C.汽车的诞生 D.飞机的出现 4. 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力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5.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6.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的人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 洗衣机. 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负担,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A.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D.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7. 当你漫步街头,会看到各种品牌的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设计者是( ) A.斯蒂芬森 B.爱迪生 C.本茨 D.莱特兄弟 8. 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展示的交通工具,它使用的发动机是( ) A. 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9. 下图是从网上搜索到的图片,其输入的关键词应该是( ) A. 莱特兄弟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卡尔·本茨 10.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 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 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 世界经济. 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2.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 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13. 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 播种机. 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欧美国家普遍通过立法,加强社会保障 C.英国先行展开工业化,成为世界发达地区 D.世界各地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15. 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以之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 B.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C.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二. 非选择题 16. 材料一 (见下图一. 二)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发展一般分为平期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两个阶段。到了第二阶段,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发电机的问世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大. 持久和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了________;图二反映了________。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自然科学革命D.天文学革命 (2)图一反映的重大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图二说明了人们已经进入什么时代? (3)科技革命对社会与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并发展起来了。自此,欧美先进国家在这一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 材料二 自从16世纪商业革命,所有各州的人民都已相互有了来往。就像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已经大的多了,但是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却小的多了,近的多了。我们的眼界已经不再限于一个单独的国家或一个单独的洲,而扩大到整个地球。我们在旋转的车轮上. 在快速的轮船上. 在航空的飞机上旅行。曾经一度是远地的陌生人,现在已成了我们的近邻。 ——选自60多年前美国历史学家海斯等. 人所著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 发展过程,也是它们对广大亚. 非. 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掠夺的过程。劳动力. 生产原料和市场都是殖民者的目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5——18世纪,欧美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什么事件发生后使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个世界已经大的多了”? (3)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所接触的世界却小得多,近的多了”的原因 。 (4)通过对15——18世纪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蒸汽轮船 图二 飞机 图三 汽车 图四 蒸汽机车 材料四 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生产高度集中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1879年成立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成立之初就掌握了全国石油产量的90%。1893年成立的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煤业辛迪加,集中了该地区煤产业的86.7%。 (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机”是谁改良的?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促使“电力”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汽船. 火车与飞机. 汽车在动力上有何不同点。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和消极方面) (4)材料四中说的“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通常称为什么组织?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DACC 6-10BCDAB 11-15ADDCC 二. 非选择题 16. (1)A;B (2)英国说明人们已经进入电气气时代 (3)社会: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人们更加注重学习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17.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等形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起来)。 (2)新航路开辟。 (3)①资本主义确立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经济的发展;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交通运输的革新,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4)建立资本主义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 (1)瓦特。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3)动力机不同:汽船. 火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机,汽车. 飞机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机。影响:汽船. 火车. 汽车. 飞机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结构,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发展,但也引起了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