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37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37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看完视频,思考:如何评价该男子行为?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
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
——霍姆斯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板块一 行使权利有界限
公众场合有人抽烟,工作人员提醒他,他说:抽烟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叶欣却在大声说话,班干提醒她,她却说:说话是我的权利!
这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44页)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言论自由≠自由言论
言论自由权的界限:
道德
法律
行使权利有界限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p42探究与分享
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板块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1.广场舞大妈有权利跳广场舞吗?侵害了居民的权利了吗?
2.泼粪公民做法对吗?他应该怎么办?
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应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小组代表发言。
含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
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的含义、意义及要求?
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42下面的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协商较为合适。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权利
探究与分享P42
张某和村民、厂家的纠纷
张某
村民
厂家
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出苗缺行,要求赔偿
不同意赔偿村民的相关损失
为村民播种,收取费用
可以通过包括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诉讼的方式比较合适。
张某和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1)协商
维护过程
原则
特点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快速、简便
自愿、互谅
几个环节
适用范围
维权方式
达成协议
纠纷解决
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
分清责任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社会公德
依据
调解人疏导、劝说,促使双方相互谅解,
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调解过程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调解方式
(2)调解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的区别:
人民调解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本身不具有
强制力,经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力
行政机关主持
法院主持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3)仲裁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3)仲裁
适用范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异于诉讼,仲裁需要双方自愿,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仲裁的特点
灵活性: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一裁终局原则: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
保密性:不公开审理
广泛适用原则:现有100多个缔结国家和地区承认和执行
(4)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是一种法律行动,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
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侵犯(民告官)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争议
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犯
非诉讼途径
(最常用的途径)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途径:
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维权的最后屏障
诉讼
▲4、消费者如何维权?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我是网民我怕啥,我的言论我作主”对此言论,你的观点是(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真实广泛,言论绝对自由
②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要好好珍惜
③公民发表言论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③
B.
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巩固练习
2.
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  )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B
3.下列公民基本权利分类与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社会经济权利--劳动者的休息权
D.社会生活权利--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D
4.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维权方式是(

A.调解
B.仲裁
C.协商
D.
诉讼
C
5.市民小刘的轿车停放在超市停车场时车牌被盗,他很担心在路上行驶时被交警查处。为此,他应该(

A.去偷别人的车牌来用
B.
马上报警,同时去车管所补办车牌
C.自认倒霉,只能去补办新车牌
D.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6、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这样做有利于(

①公民实际享受权利
②保障公民的一切权利
③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④提高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D
7、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但陈皓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陈皓同学的观点是(

A.错误的,因为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
B.正确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合一性
C.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权利受法律的保护
D.正确的,因为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A
8、
“广场舞扰民,业主们‘高音炮’还击。”这告诫我们(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外行使权利 
③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9、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C
1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肖像权和名誉权。
(1)强强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3)如果你是强强的好朋友,你会推荐哪些具体的方法帮助他解决问题?
(1)强强可以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2)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有关部门进行调解。
(3)当受到的侵害较严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