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之世界史 53232051328420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就和地图中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 A.故宫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种姓制度 2.人类文明的产生受地理环境影响而出现了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下列古代文明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3.“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出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后果,不包括 A.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融合 D.对西欧地区的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马帝国 ②罗马共和国 ③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人类文明成就的是 A.太阳历 B.金字塔 62972955678170C.《汉谟拉比法典》 D.象形文字 6.下图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关于这部法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 B.它在当时维护了全体居住者利益 C.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悠久 D.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7.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下列台词不正确的是 A.“我拥有万贯家财,我可以用巨额财富买个官职。” B.“我是一个得道高僧,位于本国第一等级婆罗门。” C.“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D.“我国是佛教的起源地,释迦牟尼曾是我国的王子。” 8.下列属于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商业发达 C.民主政治 D.尚武善战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里“愈益民主化”达到全盛时期是 A.斯巴达克起义 B.伯里克利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屋大维称帝 10.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它是由凯撒大帝建立的 ②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③它的都城是巴比伦 ④它的民主制度非常发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古罗马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 ③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 ④“哲学”一词来自希腊的拉丁语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的共和制度 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①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利的最重要机构 ②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高的官职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④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精品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中古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14.安第斯山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 A.玛雅文明 B.两河文明 C.印度河文明 D.印加文明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154805801370 材料二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以下是其中两条规定:①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②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但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 材料三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1)请将材料一中字母A、B、C、D、E、F所代表的古代文明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16.重大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使区城联系日益密切 ②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了工厂制度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小敏同学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绘制了如下图思维导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表明 A.资本主义已经灭亡 B.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科学 C.社会主义已经胜利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 19.所谓全球史观,简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20.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至今仍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下列属于马克思作出的贡献有 ①创造了无产阶级理论 ②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指导工人运动 ④提出空想社会主义 53270157270115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见右图)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由马克思结合人类思想成果独自完成 C.在百年之后仍然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D.对巴黎公社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22.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 ①批判资本主义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3.倍受同学们喜爱的美国NBA球星很多是黑人。下列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美洲有关的史实是 A.战争中的难民流亡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4316730783717024.分析下图可知三角贸易对非洲最大的影响是 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 B.获得了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5.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6.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其中,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海地独立 B.巴西独立 C.玻利维亚独立 D.阿根廷独立 27.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范围包括美洲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28.下列对印度民族大起义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展现了印度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②给同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 ③强烈震撼了英国殖民统治 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下列人物中,能够按照“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组合在一起的是 ①克伦威尔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圣马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二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1853年,印度第一条运载旅客的铁路开通。1851年,印度国内出现了第一封电报。1865年,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1)结合材料一说出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 (2)材料一中的“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导致什么后果?引发了哪一罪恶事件的发生?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请举出19世纪美洲和亚洲反抗殖民统治的两件大事。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而谈谈殖民侵略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提高和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请举出一个殖民主义垄断公司的名称。 (2)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海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3)从哪里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4)材料中的“宗主国”主要指哪些国家? 1.B地图中的A点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其文明象征是金字塔等,而故宫是中国古代文明,故A搭配错误。B点位于西亚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其文明代表性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等,B搭配正确。C点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其典型文明成就是种姓制度、佛教等,而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代表,C搭配错误。D点位于亚洲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其文明代表成就有青铜器、甲骨文、故宫等,而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文明,D搭配错误。A、C、D均搭配错误,故此题选B。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它们都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诞生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故选C。 3.D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相关知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融合,并没有对西欧地区的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答案是D。 4.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②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③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④西罗马帝国灭亡于476年。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答案选D。 5.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人类文明是古埃及,《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成就,不属于古埃及,因此C正确。太阳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都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排除ABD,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因此C正确。 6.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一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悠久;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而不是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B;其余选项ACD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B。 7.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是种姓制度,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不能流动,因此花钱买官的说法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表述符合史实,排除。 8.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和雅典属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其基本特征,A选项符合题意;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属于军事寡头政体,尚武善战,因此BCD选项排除。 9.B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斯巴达克起义、屋大维称帝是古罗马的,故A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②③符合题意。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①不符合题意。民主制度非常发达的是雅典,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①不符合题意;拉丁语不是希腊的,④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①或④的BCD项排除。②③项内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A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7年屋大维独揽罗马大权,③错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成文法典,④错误,①②说法符合罗马法内容和特点,选择A正确;BC和D错误。 13.D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西欧封建制度、圣索菲亚大教堂,均是古代欧洲文明的代表,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D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安第斯山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印加文明,D对;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A错;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B错;印度河文明位于南亚,C错,故选D。 15.(1)海洋文明:A、B大河文明:C、D、E、F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3)《十二铜表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16.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开始的新航路,使区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①正确,符合题意;1785年,瓦特改了蒸汽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工厂突破了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出现了工厂制度,②正确,符合题意;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进行了戊戌变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③正确,符合题意;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17.B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所以①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所以②错误;无线电报是由马可尼发明的,不是西门子,所以③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领先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所以④正确。所以思维导图中的①④是正确的,故选B。 18.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指明了革命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基本力量、实现目标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了科学。A、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9.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扩张,掠夺了殖民地的大量黄金、白银和各种资源,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看待殖民扩张。据此分析四个选项,A、B属于殖民扩张的积极影响,C属于殖民扩张的消极影响,只有D全面反映了殖民扩张的双重性影响。故选D。 20.B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起草《共产党宣言》,创造了无产阶级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热情指导工人运动,故B符合题意。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是欧文等人,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受到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并不是独自完成的,因此B叙述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A叙述正确,自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天起,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巨大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在百年后仍然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因此,C叙述正确。巴黎公社发生在1870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人类历史上第1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此D叙述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综上故选B。 22.D结合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故①③是共同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故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23.B此题考查欧洲殖民者扩张的向宽知识点。题文要求选出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美洲有关的史实的选项,联系所学知识点,非洲黑人是被欧洲殖民者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贩卖到美洲的,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24.A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影响。对欧洲,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精壮劳动力,经济倒退;对美洲,提供劳动力,促进美洲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 25.C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他地区基础上都是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排除;故选C。 26.A本题考查的是海地独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地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故选择A。 27.B本题考查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故A叙述正确;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的主要参加者是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故B叙述错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是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故C叙述正确;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的叙述正确,故D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8.C本题考查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有关知识。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重要力量和广大人民参加的民族大起义,对印度而言,这是印度人民第一次的全国性反英起义,充分展现了印度人民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抗击殖民者的决心和勇气;对英国而言,它沉重打击了殖民者,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对亚洲而言,它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高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同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故选择C。 29.D依据题干“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是推翻本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的人物,①不符合题意;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②符合题意;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共同领导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③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30.(1)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2)由于欧洲殖民者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导致美洲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三角贸易” (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4)英国的殖民统治在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深刻的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过程。 31.(1)英国东印度公司。 (2)建立在掠夺、屠杀和奴役的基础上。 (3)从殖民主义的罪恶,如种族灭绝和黑奴贸易等可看出。 (4)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