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与社会复习 过关检测——世界史(2)【浙江专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历史与社会复习 过关检测——世界史(2)【浙江专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之世界史
1.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已达到相当高度,属于这一时期雕刻艺术成就的是
A.《掷铁饼者》 B.《雅典学院》 C.《蒙娜丽莎》 D.《荷马史诗》
2.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A.《十二铜表法》 《史记》 B.《荷马史诗》 《论语》
C.《十二铜表法》 《论语》 D.《荷马史诗》 《黄帝内经》
3.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4.下图反映的是
A.印度种姓制度 B.伯里克利完善雅典民主机制
C.法兰克王国改革 D.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5.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无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6.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明治维新 B.大和统一日本
C.大化改新 D.幕府统治建立
7.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信仰耶稣
③三大宗教都曾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④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C.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9.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有关阿拉伯与伊斯兰教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②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③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④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③② D.①②④③
11.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它们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2.下列关于阿拉伯人或阿拉伯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亚洲东部是阿拉伯人的家园 ②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上帝
③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 ④阿拉伯医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3.大化改新后,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庄园。为适应这一趋势,逐渐形成的阶层是
A.市民阶级 B.早期资产阶级 C.骑士阶层 D.武士阶层
14.关于日本的大化改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隋朝统治时期 ②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大化改新把土地收归国有,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④大化改新以后,日本开始有学生到中国留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这里“新时代”的实质是
A.建立天皇制度 B.实行中央集权
C.打破豪强贵族特权 D.确立封建制度
1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A.奴隶制度 B.宗法制 C.等级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17.历史图片包含着生动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又一本“教科书”。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图1和图3各代表的是什么制度?
(2)图1中的封主与封臣之间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关系,这一关系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图2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哪一特点?这对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图3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真实写照。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庄园中农奴的生活境况。
1.A
A项《掷铁饼者》属于公元前5世纪雕刻艺术成就,符合题意;B项《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著名壁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C项《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D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2.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依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包括不全面,故A不合题意;古代雅典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图示就反映了这一改革,C当选。A、B、D都发生在奴隶制社会里,与图示中的关键信息“大封建主”“小封建主”不符,排除。故选C。
5.B依据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故选B。
6.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改革,从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社会。答案选C。
7.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①正确。基督教信仰耶稣,伊斯兰教则独尊“真主”安拉,②错误。由于三大宗教中都有麻痹人民的内容,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都曾得到过统治者的大力支持,③正确。佛教诞生于南亚地区的古代印度,基督教诞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于西亚的阿拉伯地区,④正确。故选C。
8.B法兰克王国采取采邑制,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而中国的皇帝则是专制权力的集中者,两者不一样。故B正确。查理大帝,是中世纪800年左右的法兰克国王,后来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建立了庞大的查理曼帝国,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而罗马帝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由此可知查理曼时期的法兰克帝国虽然强大,但远远小于罗马帝国的版图。故A错误。法兰克王国的奠基人克洛维就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法兰克王国也一直推崇基督教信仰。故C错误。法兰克王国疆域不包括不列颠岛屿,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奠定了近代德、法、意三国的雏形。故D错误。综上故选C。
9.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最大的城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②不符合题意;西欧庄园经济才是自给自足,西欧城市经济不是,④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②或④的ACD项排除。①③项内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是在622年;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是在8世纪;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是在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是在伊斯兰教创建之后,由于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加,因此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11.A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不是耶稣,A错误,符合题意;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三大宗教创立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C和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中部是阿拉伯人的家园;阿拉伯人信仰的是真主安拉,因此①②错误,ABD选项排除,C选项符合题意。
13.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豪强建立军事集团,形成了特殊的阶层——武士,D符合题意。ABC项不是在日本大化改新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4.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统治时期,①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前,日本就开始有学生到中国留学,④表述错误,符合题意。②③项内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故选择D。
15.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新上任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
16.C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图二是我国的分封制,体现的也是等级制度。图三是日本的等级制度,由此可知它们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信息是等级制度。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奴隶制度、宗法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故排除ABD项。故选C。
17.1)图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图3:封建庄园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
(2)影响:复杂的关系使封建领主之间产生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战争。
(3)基督教在中古西欧的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消极影响:文化和教育被基督教教会所垄断。
(4)从国王、教会、贵族手中租种土地,缺乏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