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2.某同学在学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后,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有许多共同原因,它们是()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 ②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④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高科技成果……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使科技成果很快就能转化为生产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A.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B.美国经济发展起伏不定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高D.美国重视发展教育4.观察下面一幅图片,它包含的寓意是()A.谋求经济大国地位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阴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5.吉田茂是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他在著作《激荡的百年史》中指出:日本经济发展不仅有内部调整,还“有生逢其时,凭借幸运的一面”。“幸运”应指()A.美国的扶持B.引进先进技术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D.发展“新经济”6.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B.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C.西欧国家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休化D.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7.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演变主要说明()A.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B.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C.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8.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4.8%。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杜鲁门主义的实施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9.如下图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C.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D.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10.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率三条道路”,推行改革,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B.保持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政府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新经济”主要牲是信息化和区域化D.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与以前有本质的不同11.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A.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B.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D.西欧国家欲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12.1965年,美国总统在经济报告中宣布:“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计划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之前予以防止。”下列哪一史实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论断()A.欧共体成立B.1973年美元危机C.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D.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1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A.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欧共体成立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D.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14.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它正式成立,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联合起了示范作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它”是()A.欧共体B.国际联盟C.欧洲联盟D.煤铁合营15.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美关系彻底破裂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一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17.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欧美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小组探究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请把A处补充完整。(2)第二小组探究了欧美在经济领域的变革:四国实力对比时间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1432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3214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542英法、美德的世界工业生产量先后位居前列分别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20世纪初,各国的自身实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第三组探究了欧洲的复兴之路:材料反映了欧洲是如何走上复兴之路的?(4)综合三组探究,谈谈欧美大国的兴衰演变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18.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大陆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个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材料二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和平衡的扩张,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关系。——摘自《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材料三(1)通过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美国战后经济发展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写出欧盟正式成立的时间。(3)分析材料三,1950~197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4)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5)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作为邻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此问题。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表格中的这些“计划”都是二战后日本为恢复发展经济而制定的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在题干表格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2.某同学在学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后,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有许多共同原因,它们是()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 ②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④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并直接扶植日本。同时西欧与日本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故①②④C项正确;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属于日本发展的原因,与西欧无关,故③⑤错误,排除ABD。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高科技成果……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使科技成果很快就能转化为生产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A.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B.美国经济发展起伏不定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高D.美国重视发展教育【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此时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高,故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美国重视科技,没有体现重视发展教育的情况,故排除D。4.观察下面一幅图片,它包含的寓意是()A.谋求经济大国地位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阴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答案】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企图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说明的是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正确;日本此时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地位,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5.吉田茂是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他在著作《激荡的百年史》中指出:日本经济发展不仅有内部调整,还“有生逢其时,凭借幸运的一面”。“幸运”应指()A.美国的扶持B.引进先进技术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D.发展“新经济”【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美国的扶植,因此A符合题意;BCD均属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排除。故选A。6.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B.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C.西欧国家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休化D.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欧洲先后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而后三个组织合而为一,进而又成立欧盟,体现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故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冷战”,故排除B;“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出欧洲国际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故排除D。7.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演变主要说明()A.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B.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C.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答案】B【详解】材料“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体现的是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霸主,D排除。故选B。8.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4.8%。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杜鲁门主义的实施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D正确;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表现是欧盟的建立,A排除;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9.如下图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C.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D.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答案】B【详解】根据图片中“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了”“一国驾照各国通行哦”“计划在荷兰工作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德国加入了欧盟,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所以出现了图片中的现象,故选B;材料现象反映的欧洲地区的情况,与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无关,故排除ACD。10.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率三条道路”,推行改革,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B.保持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政府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新经济”主要牲是信息化和区域化D.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与以前有本质的不同【答案】B【详解】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美国”、“新经济时代”,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但不是本质的不同。美国的“新经济”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A.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B.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D.西欧国家欲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并控制西欧各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各国经济基本达到战前水平(起了根本变化),要求摆脱美国的意识增强,如果再不走向联合,有可能成为美国(超级大国)的附庸。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选项B符合题意;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不断增强,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欧洲还没有走向联合,C排除;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D排除。故选B。12.1965年,美国总统在经济报告中宣布:“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计划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之前予以防止。”下列哪一史实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论断()A.欧共体成立B.1973年美元危机C.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D.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滞胀”危机,打破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之前予以防止”的说法,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A.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欧共体成立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D.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的内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各国家经济衰退,美国为了控制西欧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援助下,西欧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使得经济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于20世纪60年代走向了联合,成立了欧共体,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对美国形成了一定的威胁,C项符合题意;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描述的是西欧与美国的关系,不是苏联与美国的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同样的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但与题干的内容不符合,B项不符合题意;欧盟是1993年成立的经济联合体,不是1971年,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14.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它正式成立,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联合起了示范作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它”是()A.欧共体B.国际联盟C.欧洲联盟D.煤铁合营【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15.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美关系彻底破裂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美关系至今仍然处于盟友状态,B符合题意;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体现的是日本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体现的是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和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一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答案】(1)影响: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2)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组织:欧洲共同体。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的影响是: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综合题干内容,我得到的认识有: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17.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欧美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小组探究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请把A处补充完整。(2)第二小组探究了欧美在经济领域的变革:四国实力对比时间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1432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3214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542英法、美德的世界工业生产量先后位居前列分别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20世纪初,各国的自身实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第三组探究了欧洲的复兴之路:材料反映了欧洲是如何走上复兴之路的?(4)综合三组探究,谈谈欧美大国的兴衰演变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答案】(1)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2)1860年,英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1910年美德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70到90年代成立了欧盟,加快一体化进程。(4)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大力发展生产力;联合、合作是实现自强的必由之路。【详解】(1)依据题干的“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1860年,英法的世界工业生产量位居前列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前列。故1910年美德的世界工业生产量位居前列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和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可以看出,20世纪初,各国的自身实力呈现出的特点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依据题干的“经济援助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70到90年代欧洲国家成立了欧盟,加快一体化进程,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欧美大国的兴衰演变对我们国家建设的启示有: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大力发展生产力;联合、合作是实现自强的必由之路。18.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大陆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答案】(1)写出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即可。如:鉴真东渡(2)变化:由轻视转变为钦佩,并打算向日本学习。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或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朝统治者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3)只要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事件即可。如:九一八事变。(4)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等级等级描述得分水平5抽象拓展层次在水平4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材料运用充分,论证严密,表达清晰。水平4关联结构层次与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起联系,结合国际背景,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中日两国友好交往是符合当今世界主题和两国利益的必然选择”,并对此做出一定解释。材料运用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水平3多点结构层次使用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严密。水平2单点结构层次使用一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就直接得出结论,如“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灾难,因此两国要友好交往”。对材料的解读角度单一,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水平1前结构层次没有应答;应答与中日友好交往无关,如中国复仇论、中美关系发展等;同义反复。【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就有十多批。我国唐朝时期最有影响的高僧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根据材料“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和“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可知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由轻视转变为钦佩,并打算向日本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朝统治者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了八一三事变。(4)根据对题干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中日关系影响着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发展中日关系。本题是论述题,做论述题目要注意史论结合,论证严密。例如:日本在隋唐时期积极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国内的社会发展;近代以来中国曾以日为师,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思想觉醒。但是,强大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灾难。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反映了中日经济发展的高度依赖性。很明显,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因此,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个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材料二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和平衡的扩张,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关系。——摘自《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材料三(1)通过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美国战后经济发展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写出欧盟正式成立的时间。(3)分析材料三,1950~197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4)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5)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作为邻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此问题。【答案】(1)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四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国家。(2)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11月。(3)日本;联邦德国。(4)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5)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数据的对比,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四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国家。(2)根据材料“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和平衡的扩张,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关系。”并结合所学,从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分析欧共体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欧盟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11月。(3)根据材料三中各国经济增长率的柱状图可知,1950~197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日本,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联邦德国。(4)根据所学可知,在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重视科技和教育。(5)结合所学知识,从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角度进行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5.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一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原卷版).docx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5.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一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