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除法的练习(1)》常见问题1问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边分小棒边说一说分的过程。举例:如果把20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解答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可以教给一些叙述方法,例如:20根竹笋,我先2根2根地分,分成4份,没分完,再继续分,直到将竹笋分完,每盘里有5个。问题内容: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解答内容:在学习了加、减、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对各种算式的名称会有一些混淆,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说一说,互相考一考,加深印象进行区分,主要是除法算式得数的名称。问题内容:有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几个灯座?用小棒先摆一摆,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解答内容:在解决此题之前,重点先让学生了解“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的含义,让学生先说一说如果用小棒代替灯泡摆一摆,你怎么摆?学生:两根小棒分成一份就是装一个灯座。摆完后,学生会发现,分法就是12个灯泡,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在摆的同时也理解了除法的含义。《除法的练习(2)》常见问题2问题内容:写出除法算式。解答内容:为了分散难点,本节课的做练习只写列示,不写单位名称和答题。问题内容: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解答内容:先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含义。再列出除法算式,分别说说两个除法算式的含义后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通过算式,学生会发现乘法中的积是除法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乘数分别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这是算式中的联系。可以再引申到每个数的含义中,还会发现:每个数在图中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充分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问题内容:看图理解题意,先圈一圈,再填一填。解答内容;此题学生很容易将算式错列成:24÷6=4和20÷4=5,原因在于学生做此题时先圈出了答案,列算式时忽略了图中的分法,导致算式列错。建议学生们遇到此类型的题先将算式列出,再圈一圈,找出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前面错误的出现。在练习时可以将等分和包含除进行对比性练习。《除法的练习(3)》常见问题3问题内容:读一读,圈一圈解答内容:此题是让学生按照算式圈一圈,题目中只给出了平均分的算式,需要学生根据除数自己确定几个为1份,由抽象的算式到动作、圈画,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的理解。问题内容:学会看简单的线段图,提出问题。解答内容:在一年级看线段图列式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观察你找到了哪些信息?学生:一共有24个苹果。问:把这些苹果怎样分的?学生会看到平均分成了3份。当找到了这两条信息学生就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了:每份分几个?问题内容:请学生猜一猜△和☆各代表多少?解答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口诀求商,所以此题应该从第二个算式入手思考,想:哪句口诀相乘得6?一六得六和二三得六。再将两句口诀分别带到除法算式中,发现:二三得六在除法算式中不成立,所以结果应该是6÷1=6,再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含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