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简单的计算》常见问题及答案 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简单的计算》常见问题及答案 人教版

资源简介

《简单的计算》常见问题
1
问题内容:在计算中部分学生不能将计算结果中超过
10
角的单名数及时转换成复名数。
【学生问题:5
角+8
角=13
角】
解答内容:思考“13
角怎样付钱最简便?”课堂中注重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细致指导,解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时,计算结果的单位是角,
超过
10
角的要换成几元几角表示。
归纳总结: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习惯出发,
加深单名数化成复名数的意识。
问题内容:在计算中部分学生不够关注单位,不同单位名称也直接进行运算。
【学生问题:1
元+3

1
角=3

2
角】
解答内容:元和角的单位不同,1
元=10
角,不能直接将数字加在一起。一定要注意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不同单位要先换算。
归纳总结: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即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单位不同时,
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满
10
分进为
1
角,满
10
角进为
1
元。
《解决问题》常见问题
2
问题内容:部分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正好”,把“正好”与能够买混淆。
【学生问题:在例题中学生认为只要能用“13
元”买到就行,可以有剩余。】解答内容:从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正好”的意思
是正合适,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也就是买的两种杂志价格总和为
13
元。
归纳总结:判断一定的钱数可以买哪些物品,将物品的总钱数和已给的钱数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可以买的物品。
问题内容:
学生解决问题时随意性很大,不能全面有序考虑问题。
解答内容:抓住学生思考的过程,追问:你刚刚很快找到了正确答案,
其他的书你没有试一试吗?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试的。
归纳总结: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策略,本单元重点教学调整的方向性和罗列的有序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化。
《认识人民币练习》常见问题
3
问题内容:单名数与复名数的钱数计算时,部分学生容易遗漏不参加计算的一部分。
【学生问题:1
元+3

1
角=4
元】
解答内容:虽然
1
角没有参与计算,但它也是计算中的一部分,算出结果后应该照抄下来。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及时进行检查。
问题内容:学生对不同人民币大小比较时不能及时转换单位,错误率较高。
【学生问题:5
元>51
角,只看单位,认为元比角大,不结合数据综合分析。】解答内容:课堂中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规范性的指导。比较钱数
多少时,如果单位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如果单位不同,可化为几元几角再去比较:先比较“几元”那一部分,如果相同,再比较“几角”那一部分。
问题内容:减法计算错误率较高,尤其是“角”不够减时,不能及时给“元”
退位。
【学生问题:2
元-1

2
角=1

8
角】
解答内容:课堂中应通过细致的方法指导突出对单位换算的灵活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单位间的关系,通过单位换算灵活解决问题。如:相加满
10
角进为
1
元,如果角减角不够减,就从前面元里面拿出
1

化成
10
角与角合并再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